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xcel表格常用函数(sumif、vlookup、substitute)

Excel表格常用函数(sumif、vlookup、substitute)

VLOOKUP函数(查找匹配):
VLOOKUP是一个查找函数,给定一个查找的目标,它就能从指定的查找区域中查找返回想要查找到的值。

它的基本语法为:
VLOOKUP(查找目标,查找范围,返回值的列数,精确OR模糊查找)
举例:
例1:如下图所示,要求根据表二中的姓名,查找姓名所对应的年龄。

公式:B13 =VLOOKUP(A13,$B$2:$D$8,3,0)
公式解释:
1、指定查找目标(VLOOKUP(A13,$B$2:$D$8,3,0)):要求根据名字查找到对应的年龄,所以选中名字这一单元格,即公式中A13
2、指定查找范围(VLOOKUP(A13,$B$2:$D$8,3,0) ):这里也是极易出错的地方。

给定的第二个参数查找范围要符合以下条件才不会出错:
A 查找目标一定要在该区域的第一列。

本例中查找表二的姓名,那么姓名所对应的表一的姓名列,那么表一的姓名列(列)一定要是查找区域的第一列。

象本例中,给定的区域要从第二列开始,即$B$2:$D$8,而不能是$A$2:$D$8。

因为查找的“姓名”不在$A$2:$D$8区域的第一列。

B 该区域中一定要包含要返回值所在的列,本例中要返回的值是年龄。

年龄列(表一的D列)一定要包括在这个范围内,即:$B$2:$D$8,如果写成$B$2:$C$8就是错的。

3、指定返回值的列数(B13 =VLOOKUP(A13,$B$2:$D$8,3,0)):它是“返回值”在查找范围区域中的列数。

本例中我们要返回的是“年龄”,它是第
二个参数查找范围$B$2:$D$8的第3列。

这里一定要注意,列数不是在工作表中的列数(不是第4列),而是在查找范围区域的第几列。

4 、精确OR模糊查找(VLOOKUP(A13,$B$2:$D$8,3,0) ),最后一个参数是决定函数精确和模糊查找的关键。

精确即完全一样,模糊即包含的意思。

第4个参数如果指定值是0就表示精确查找,而值为1时则表示模糊。

在使用VLOOKUP时千万不要把这个参数给漏掉了,如果缺少这个参数默为值为模糊查找,我们就无法精确查找到结果了。

sumif函数(条件求和)
sumif函数的公式为:=sumif("求和条件所在的区域",“求和的条件”,“求和对象所在区域”)下面以一组数据为例:
例1:求王燊总分数:不难看出为100、100、90,求和为290
公式解释:
在A列中找出名字是“王燊”的,然后对他B列的分数进行求和。

即:A列为条件区域,条件是名字为“王燊”,对满足该条件的把B列的分数求和,B为求和区域。

例2:求4名同学中英语成绩不低于90分的
此例中,条件区域和求和区域为同一个,条件为分数大于或等于90。

sumifs函数(多条件求和)
sumif函数的公式为:=SUMIFS(求和对象所在区域,条件1所在区域,条件1,条件2所在区域,条件2, ...)
例1:
例2:
SUBSTITUTE函数(参数替换)
substitute函数语法:=substitute(需要替换的文本,旧文本,新文本)例1:情人节当天某鲜花预定平台群发通知短信。

分析:本例需要对姓名和订单号两个参数先后两次进行替换,由于短信模板是固定的,所以需要对A11单元格进行绝对引用;先是替换姓名;然后在替换姓名的基础之上替换订单号,本次为相对引用,无需加$符号。

欢迎各位指正批评,给个好评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