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它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的类型:(1)实物直观(观察实物、标本、参观、实验等); (2)模像直观(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影片等;本质因素更易显现) (3)语言直观(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效果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质量)。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有:(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正确运用语言直观练习题: 1.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指导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乌申斯基指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所以主张在教学中运用()。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教师运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等进行生动教学的直观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图像直观答案:A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