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硬质景观施工标准

园林硬质景观施工标准

园林硬质景观施工标准!
园林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软质的东西,
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
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
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

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
通常是自然的;
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
通常是人造的。

硬质景观的的施工细节
更能反映出整个工程的质量标准
以下的内容将详细介绍
花池收边的施工要求
一、矮墙压顶类
1
1、石材要求:
此类的花池收边,首先石材的规格颜色符合设计要求,石材切割按给定的半径和角度定型加工,石材的厚度控制一致;
2、施工工艺要求:
按尺寸试拼,对弧线不流畅的部位,正式安装前调整校正准确。

厚度不统一的部位,按要求厚度调整。

3、质量要求:
1)接口严密,弧线流畅。

2)石材规格大小一致,相邻的石材间高差小于2mm。

3)和相邻地面的高差按设计要求控制
二、侧石类收边
2
1、材料要求:
1)规格尺寸符合景观设计要求;
2)弧线部分按半径和转弯角度等分加工;
2、工艺要求
1)材料验收合格后按规范施工;
2)正式安装前,先进行试拼排版,保证接缝严密,弧线流畅。

3、质量要求:
1)规格尺寸符合景观设计要求;
2)弧线部分按半径和转弯角度等分加工;不允许出现小边,小角。

保证施工质量的整体统一性。

3)缝大小误差小于1mm。

4)相邻两块材料间的高低误差小于1mm。

花池收边施工通病及预防
1、沉降断裂:基层处理强度不够,加强基层施工监管,保证基层施工质量;
2、缝隙大小不一致:材料加工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要求施工,加强材料验收控制,对不合格材料,采取拒收处理,施工前按尺寸放样试安装,对有瑕疵的材料修整好,方可进行安装。

3、弧线不流畅:安装前试拼调整,确保弧线流畅。

景观跌水施工要求
一、结构要求
1、钢筋的数量、规格、定位、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的搭接(锚固)长度、搭接(锚固)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的垫块数量、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结构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模板的支撑系统稳固;穿越防水层的模板拉杆应使用止水螺杆,止水环的大小、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一次浇筑到位,不得留设施工缝;应振捣密实,预埋的管道无移位、破坏现象;防水层顶标高一致。

4、砼表观质量验收合格后,应组织进行养水试验,养水时间不少于48小时。

养水试验期间,应设专人定时观测水平面的下降量,并结合当时的气温、风速等情况,判定防水层的渗漏量是否符合要求。

(温度25℃时,水平面下降8㎜)
二、防水要求
1、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必须将尘土、杂物等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和突出部分应铲平、扫净、压光,阴阳角处应抹成圆弧或钝角。

2、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保持干燥,并要平整、牢固、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等缺陷。

3、在找平层连接处的地漏、管根、出水口、等设备连接部要收头圆滑。

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部件必须安装牢固,嵌封严密。

水景施工通病及预防
1、沉降断裂:基层和结构处理强度不够,加强基层施工监管,保证基层施工质量;
2、出水口出水不均匀:铺装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加强铺装质量监控,出水口误差控制在1mm内,保证出水的均匀;
3、墙面水帘不协调:石材表面加工不平整(错面拉槽深度不一致)铺装接缝处理不平整;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对不合格材料坚决不予使用,加强铺装质量监控。

4、水池泄露:地基处理强度不够,结构质量有缺陷,防水不到位;加强结构施工质量监控,防水施工时混凝土结构表面应结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用于防水和各种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必须有使用说明书和质量认证文件。

防水涂料必须平整、均匀、无脱皮、起壳、裂缝、鼓泡等缺陷。

5、石材表面返碱;花岗石(大理石)背面及侧面做防碱处理,粘贴时采用石材专用粘合剂。

石材表面的缝隙采用同色的硅胶填缝密封。

水景钢性防水施工管理
水景驳岸的施工要求
1、石材的选料:这在叠山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取不当,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长期暴露在山体表面,风化层有自然花纹,侧面又有自然的水纹,叠出的山石驳岸用“折带皴”手法来做,会显得很自然,因石料的水纹线和水平线成一平行线,故让人感觉这石头就仿佛自然长在河边的,有一种被水浸蚀的痕迹。

山石驳岸施工时,要考虑水平面的高度。

为了省石料,通常用毛石或者钢筋混凝土做墙体,再在上面做山石驳岸。

一般水平面需超出山石驳岸底线500px左右,即使水位线少量下降,也不至于露出池壁。

驳岸要高低,错落有致,要前后进出有度,以达到更美的效果,有时需在水里放置一些石头,让山石因水而活,使山石驳岸更有生气。

有人认为,做驳岸假山是最容易做的,只要把石头驳上即可,其实不然。

明末画家、园艺家计成曾经说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当我们把山石驳岸同周边环境有机地合成一体时,我们的目的才算达到了。

叠石驳岸时也要考虑驳岸的造型、纹理、色泽等等。

山的造型有山矶、山脉、平台、汀步、山坳、山涧、山壑、山峰、山峦、跌水、瀑布等等。

这些千奇百怪的山形,是大自然的造化,我们要把这些景观精华溶进人为的空间里,使之成为造景所需要的素材,并充分展示自然山水的魅力。

1、清场应清除石块、挡土墙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必要时用水清洗。

2、造坡根据施工设计在适应的地方造坡改变湖岸的边际线,使之与湖岸有所高低起伏的变化。

在大致修整成形后,采用1:3的二步灰土拌和压实,作为驳岸石的基础。

3、石材的试摆在需设置石材的地方铺散80-100mm厚粗砂,以减少对石料边角的损伤。

按环境景观的需要,选择石材的较佳的观赏面进行摆放。

力求用好每块石料的最佳面。

4、砂浆的调制在确定好石料的观赏面后,利用龙门架或人工起开石料,铺设砂浆,灰缝厚实宜为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

5、勾缝及石粉密缝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为10-15mm,深浅一致,墙面清扫干净。

外露部分选取相应的石粉密缝,以减少人工作做的痕迹。

自然山石挡墙施工
1、检查水泥等原材料的合格证及复验报告;检查自然山石的表观质量及尺寸,石头不能太小、太大、太圆,石头外露面的直径宜在300㎜到600㎜之间。

2、挡墙山石面上的水泥砂浆等交叉污染物施工过程中随即清掉;挡墙地基的排水应顺畅,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或完工后地基土含水率过高,造成挡墙失稳;在土方回填时保证砌体强度达到要求,并控制好回填高度,防止回填土时侧压力过大造成挡墙倒塌;在砌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挡墙内侧不得集中堆载或通过大型车辆或机械。

山石砌筑要求
1、接缝自然、密实;自然完整面朝外,长条石垂直挡墙面砌筑,原则上山石砌筑规格宜下大上小,逐层递减,上下错缝搭接,错落有序;破面及砂浆不得外露,不允许用小块石、破残山石塞缝,保证外立面美观、石材外露面匀称。

2、检查放坡系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挡墙内块石分层坐浆(每层30CM左右),坐浆饱满(砂浆饱度不小于80%);墙身内块石或山石错缝咬合,不能出现通缝断层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