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坍塌应急预案

边坡坍塌应急预案

边坡塌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设计为锚杆锚索格梁支护。

边坡分为五级,五级边坡的坡比分别为1:1/1:1.25/1:1.25/1:1.25/1:1.5。

第一级边坡为12m锚杆,第二级边坡为25m 锚索,第三级边坡为25m锚索,第四级边坡为12m锚杆,第五级边坡作挂三维网喷播,并在格梁间挂三维网客土喷播。

二、施工交通条件
附近主要的交通道路有:南北高速、通往和的二级公路。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坚持应急救援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原则,做好应对发生坍塌事故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资准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对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项目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互相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有关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

根据本应急预案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到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依靠科学,依法规。

采用先进技术,发挥专家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急管理、救援技术水平和指挥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使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规化、制度化、法制化。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应急救援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原则,加强宣传、培训教育和开展演练活动,提
高工程建设人员的自救、互救和防事故的综合素质。

注重实用,操作性强。

制定明确的专项应急救援措施,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对可能发生的坍塌事故有较强的应对指导作用。

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2、危险源监控
项目部建立健全了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和程序,进行了危险源辨识工作,如5米以上边坡及不足5米但地质条件不良、风化破碎、地表水、潜水丰富的地段,应列为危险源。

毛路掘进前应事先踏勘周边环境,对所有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形成了项目部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制定了预防控制措施,加强重大事故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对重、特大事故风险信息及时上报应急处理办公室,对危险设备和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化、标准化管理。

项目部建立了安全巡查、检查制度,每班对现场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巡视检查,及时查处并消除安全隐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应急处理办公室报告。

项目部各巡查值班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保证一旦发生事故,能在最短时间得到响应和处置。

3、预警行动
3.1预警条件
施工现场发生坍塌事故,或者是存在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的险情时,如:周边出现裂隙、土地碎落松动、支护有异常声响等,现场人员及时报告救援小组,由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发布预警信息。

并及时研究制定应对方案,通知相关应急机构采取相应的行动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3.2预警发布方式与程序
(1)项目部生产安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以及现场报告的实际情况,经现场查看后,决定是否发布预警信息,紧急情况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息。

(2)事故或险情预警信息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发布,以书面通知形式,紧急情况时可先通知现场做好防准备,事后补发文字通知。

(3)接到预警通知后,项目部各应急机构应当按照处置方案的规定加强现场监控、核实抢险救援设备、物资、人员准备情况,并及时将现场救援情况及时报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以便小组进行进一步的决策。

四、信息报告程序
坚持贯彻报告制度,灾情发生后,逐级向主管单位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根据灾情大小决定是否启动相应应急救援预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向相关业主领导报告,视现场救援情况决定是否启动上一级的应急救援预案。

现场报警方式采用联系。

五、应急处置
1 响应分级
灾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指挥机构须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级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一旦启动,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应急机构须迅速到位,按照各自的职责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服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应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必要时还应向地方有关机构寻求协助。

2应急处置措施
2.1应急预防措施
强化技术保障措施,从方案措施上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开挖坡比、支护方案等方面,尽可能达到本质化安全;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技术方案组织施工;
做好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施工前由技术部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措施交底,环境安全部组织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思想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加强现场监管,每班巡查到位,查处问题及时消除,在现场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技术指导,提高施工人员标准化、规化施工安全技术手段。

2.2应急处置措施
(1)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队,并保持应急救援队员的相对固定,对救援队员进行应急抢险方面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演练,遇到突发情况时随时准备快速、灵活、机动的开展抢险工作,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每班由专职安全员对现场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险情,及时上报、及时抢险,减小或挽回损失。

发现有人受伤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通知领导或值班人员。

(3)报告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后,由领导小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各应急救援机构赶赴事故现场,按照规定的职责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4)封锁事故现场,禁止闲杂人员入,并疏散围观人员,组织现场救援组抢救被困受伤人员,引导被困非受伤人员离开事故发生地点并疏散至安全地点安置。

(5)对有可能发生再次发生事故的地方立即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在抢
险过程对抢险人员造成危险。

(6)项目部医护人员赶赴现场抢救伤员,并拨打人民医院,对重伤人员进行急救或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7)项目部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根据预案要求,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赶赴现场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

(8)物资抢救供应队立即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的机械设备、车辆等应急救援物资;
(9)现场指挥人员和抢救人员,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办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

(10)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现场指挥人员调集吊车进行吊运,在接近被埋人员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改用人工挖掘,防止误伤被埋人员。

(11)被埋人员被救出后,应搬运到安全地方,进行现场抢救。

(12)如有人被坍塌的脚手架等物压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

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在伤者的杆件,将伤员移出,如脚手架太重可用吊车将架体缓慢抬起。

(13)立即清理受伤人员口、鼻、耳中的异物,检查呼吸心跳情况,心跳停止,立即实施心脏复或人工呼吸。

(14)清理创伤伤口,防止感染。

(15)肢体骨折,尽快固定伤肢,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搬运伤员时,使用担架、门板,防止伤情加重。

(16)发现有出血立即进行止血包扎。

(17)如无能力抢救受伤人员,应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或把受伤人员搬运到安全的地方,等待医务人员救治。

(18)加强排水、降水措施;迅速运走边坡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加强基坑支护,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削去部分坡体,减小边坡坡度。

19)遇冰雪路面要求车辆加装防滑链、车辆行进中应保持行车距离,限速5km∕h,并适当拉长车距降低车速,防止尾追事故的发生。

(19)现场救护领导小组及分工
组长:亮勤(项目经理)
副组长:军国肖荣徐家旺玉达变建中
安全员:韦清贝梁兴华胡锐明辉
组员:肖利红文国勇黄鑫韦庆勇
剑鸿程
人员分工:组长负责事故总协调和现场的救助指挥
副组长负责现场救治及送往医院途中的防护
财务部门负责医院费用的押金的支付。

办公室负责联系医疗机构。

其他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六、保障措施
1 卫生医疗保障
我部离南晓镇医务室较近,该医务室配备了必要的医疗救护条件,准备抢救伤员常用药品如消毒用品、急救药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止血袋等,一旦发生人员伤害事故,使受伤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基本的医疗救治,控制伤势发展,再将伤员送至地方医疗机构救治。

2交通运输保障
项目部交通运输充分利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的既有运输工具,加强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灾情发生时能随时投入使用。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项目部交通运输车辆除服务于本单位外,还要服从建管处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调配,以便充分发挥现有车辆的作用,顺利完成抢险救援任务。

3交通运输保障
项目部交通运输充分利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的既有运输工具,加强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灾情发生时能随时投入使用。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项目部交通运输车辆除服务于本单位外,还要服从建管处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调配,以便充分发挥现有车辆的作用,顺利完成抢险救援任务。

应急通信:
急救:120 交警六大队:0
消防:119 那马路政大队:0
信息中心:96333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亮勤:
专职安全员:宏伟
专职安全员:徐益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