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一汽车制造厂以及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等先后从国外引进了MRR!软件。

九十年代(1990-1996)
一汽大众集团根据汽车市场的需求将小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的ERP管理模式和工具后,企业从制度上规范了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改善了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实现了采购计划及时,库存量降低,生产计划安排合理,均衡了生产,稳定了质量,跟踪市场更加灵敏,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声誉,整体运营水平大大提高1994年
SAP汽车行业的解决方案就签约一汽大众,SAP汽车行业先进的解决方案也由此进入中国市场。

如今,SAP在中国汽车行业的用户已经超过150 家。

2001年
1. 长安集团重新规划的基于Oracle技术平台的ERP系统正式启动,包括财务、销售和制造系统在内的三大模块先后上线,成为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领跑者。

2. 上海投资l 亿元人民币成立了上海汽车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
司。

仅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一家,当时就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上,
投资了8 千多万美元。

2002年
1.7 月中国重汽自主开发了基于明细表延伸设计的集团级网络版工艺路线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成为集团公司信息化的核心系统,为各生产单位ERP系统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2. 吉利则从2002年开始先后三次启动ERP项目,其计算机中心
也随着ERP项目建设的深入进行,变更为挂靠在经营管理办公室的信息系统部,五年来员工人数增长到超过60 人,主抓信息化的副总裁张爱群管辖的范围除了信息系统部,还包括人力资源部、经营管理部、综合办公室。

2003年
1. 中国重汽完成了《制造BOM管理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已成为
模块化的设计数据根据订单信息转换为生产用唯一数据的桥梁,为生产计划A类件的生成和物料计划的准确排产提供了保障;
2. 上海通用汽车建设协同管理供应链。

3. 北汽福田2003年建设了可支持200坐席的呼叫中心。

福田汽车信息化征程至此开始。

经过7年的磨砺,目前福田汽车信息化建设已呈现出平台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根据业务侧重点不同,共分为研发工程平台、营销及售后平台、供应链平台等相关的平台系统。

而这些已建成的基于价值链各主要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无论从系统规模,还是效益产值均处于国内比较领先的地位。

4. 奇瑞公司在2003年开始实施SAP/ERP系统。

5. 神龙汽车在2004年进一步对其SAP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
6. 东风公司则正在实施SAP系统。

2004 年
1. 中国重汽推出了集团级网络版试制计划管理系统和生产准备管理系统,建立了三维协同设计平台。

2. 长安集团投资近7500 万元,实施汽车工程研究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初步建立了以三维数字化设计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工程分析与数字仿真/ 逆向工程/ 辅助制造的汽车产品开发平台系统,涉及到新产品开发项目的三维建模、总装布置、工程化设计、电子样车装配检查、性能仿真分析、冲压成型分析、样车试制及夹、模具开发以及生产线建设等数字化产品定义方面。

利用产品设计平台,长安集团的汽车研发从原来的每年3个改进车型设计发展到8 个新车型和改进车型的设计,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并实现了全球化协同设计,可与意大利、德国等海外设计中心进行产品24 小时不间断的联合开发。

2005 年
1. 中国重汽开发了网络版机动车注册登记管理系统,将车型参数公告信息与下线车辆合格证信息有机结合,确保出厂车辆注册信息的准确和合法性,有利地保证了销售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华晨宝马9月开始启动SAP项目,至U 2006年4月27日结束。

十五”期间(2001-2005)
1. 江淮汽车结合商务车厂的建设,也先后引进了BAAN实施商务车、重卡、发动机等新建项目的ERP系统。

2006年
1. 中国重汽《网络备件管理系统》的开发,结束了纸制编制备件目录的历史,它使产品设计数据与出厂车辆的每个参数信息紧密关联,方便了车辆的维修和服务以及服务备件订购等工作。

2. 中国重汽申报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自主品牌
重型卡车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平台研发与实施》项目并获通过。

3. 一汽集团为实现“管理数字化”的目标,制定了名为“251 工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该工程建成后,将实现集团公司和各个子公司的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等多个环节的全方位信息化。

2007年
1. 中国重汽完成平台的搭建工作,同时PD嘛统集成基本完成,相信它的实施必定会进一步提升中国重汽的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2. 嗨租车使用了基于自主研发的订车管理ERP系统,并运用精确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全电子化的后台账单处理系统。

2008年我国大中型客车企业,在经历了地震引发国内局部地区销量下滑,奥运带来服务用车需求增长,国H转国皿使大量用户提前消费等一系列事件后,呈现以新能源、大容量和农村客车市场成为行业发展最
新方向、以结构调整为主,技术水平及配套环境逐步升级、加快客车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潜心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带动产业链共同做强做大等一系列新的特征。

在客车行业信息化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

客车厂商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时,订单中心能够通过ERP系统准确描述基于标准车型配置基础上的客户所有选配信息。

订单式生产决定了每个客户的订单都要按单设计,因此设计时间直接影响计划排产及交期,而且客户需求一旦发生变化,设计同时需要变更。

通过配置接单信息的实时共享、PDM和ERP的集成,保证设计BOM和生产BOM 同步,客户选配需求得到准确响应。

2009年
1. 中国市场汽车行业PLM产品销量就远高于ERP的销量。

2. 宇通客车把PDM定义成企业信息化平台的一个核心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了端到端的、覆盖整个运营模式的紧密系统。

在这个系统
里,以PDM为核心的EBOM MBO M产品配置、订单BOM的管理,都是基于PDM来进行,并且都是由研发中心来支持维护的。

这套系统已经能支持比较稳定的面向订单的快速运营模式,可以满足产品研发、工程更改以及订单响应和制造等环节协同的诸多精益要求。

3.2009年6月1日上海通用汽车自主品牌的GBO系统上线。

上线后,系统中的产品数据就下传到上汽临港工厂生产系统中,拉动了荣威550的批量生产。

目前,这个系统还在不断完善中。

上汽还要把TcBOM
与设计BOM进行匹配,GBOI的覆盖范围还要延伸到售后BOM CKD BO 等环节。

4. 11月份中国移动和中国长安签约研发“3G汽车”。

2010年
1. 中国联通和上汽合作推出了上汽荣威350 智能网络行车系统InkaNet,此系统依托中国联通WCDM网络,实现了信息检索、实时路况导航、电子路书、股票交易和社群交流等应用。

“十二五” (2011 年到2015年)福田汽车准备在十二五期间就是建立适应海外业务发展模式的高效信息平台。

比如0A系统、全球化
的财务管理平台、全球化的研发平台,以及为国外工厂规划信息管理平台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