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主题合作学习
讨论:
1.当大家猜想电热与多个因
素有关,实验研究时应用什么方法
去研究?
2.实验时怎样来反映和比较
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提示:左右两透明密闭容器中
装有等质量的空气)
演示实验(一)研究电热与电阻
大小的关系
展示实验装置1:
观察本实验装置,讨论:
1.应控制哪几因素相同?
2.两电阻为什么要串联?
电路接通,进行实验,观察U
形管中液柱的上升情况。

利用平板
及投屏软件将实验现象直接投到大
屏幕上。

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
论?
演示实验<二>:研究电热与电
流大小的关系
展示装置2:
观察本实验装置,讨论:
1.应控制哪几因素相同?
2.右边电阻上为什么要再并联
一个电阻?
电路接通,进行实验,观察U
学生讨论得出:
1.控制变量法
2.通过空气受热膨胀程
度,观察产生热量的多少;

验中,通过观察两个U形
管中染色水柱液面高度的
变化来判断产生热量的多
少。

观察装置讨论得出:
1.实验时要控制电路中
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改
变电阻。

2.电阻串联,可以使流
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和通电
时间相同。

观察记录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
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时,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
生的热量越多。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讨论得
出:
1.实验时要控制电阻和通
电时间相等,改变电流。

2.使右边容器中的电阻丝
中的电流与左边容器中的
电阻丝不等(左边电流大于
右边电流)。

观察记录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
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
热量越多。

培养学生
利用控制变
量的方法来
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
利用转换法
把不易观察
的量转换为
易观察的现
象。

通过分析实
验装置的合
理性来培养
学生的设计
实验的能力。

会根据实
验现象得出
结论,利用控
制变量法准
确的描述结
论。

特点(课件出示)
电功与电热的联系与区别1.纯电阻电路中Q =W 2.非纯电阻电路中Q<W 电热Q=I 2Rt 时把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
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动
能。

它不是一个纯电阻。


功大于电热
分析、系统学
习的能力。

【利用焦耳定律解决问题】
1.讨论:电炉通过导线接到电路中,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么电炉丝
热得发红而导线并不很热?
2.例题: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交流订正、强调: 公式的书写及单位的统一。

3.例题:
讨论:
电线与电炉丝串联,电
流相等,根据焦耳定律,导
线的电阻比电炉丝小得多,
相同时间内放出热量也少。

学生计算(一同学上台板
演)
讨论、补充订正
培养学生
应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
力、合作学习
和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
利用公式解
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进一
步熟悉公式。

帮助学生理
解电热和电
功的关系
小结知识梳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Q=I 2Rt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形成知识体系。

利用问题
引领的方法
培养学生总
结归纳的能
力。

过关检测1.某导体的电阻是2Ω,通过2А的
电流时,1min产生多少焦耳的热
量?
2.标有“220V40W”电热器安装在
220V的电路中,工作100s后,
所消耗的电能是 J,通过电热器
的电流是 A,产生的热量是 J。

解答
讨论、交流
巩固提高
课后作业
1.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3、
4小题;
2.思考:课本101页“想想议议”,
下节课交流;
3.查阅生活中“电热的利用和防
止”。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查
阅生活实际问题。

巩固本课
学习内容,同
时增加课作
业,使物理走
向社会、走向
生活。

板书设计
第4节探究焦耳定律
一、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电热大小的影响因素:电流I
电阻R
通电时间t
二、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

公式:Q=I 2Rt
教学反思
一、教案的“亮点”
1、本节重点内容探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全过程,从猜想到设计实验到得出实验结论,都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讨论而完成的。

尤其是设计实验的环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设计出了多种实验方案,并对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使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较好的渗透了物理思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辩证分析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整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思想,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育理念。

例如:(1)用“转换法”体现产生热量的多少,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比较产生热量多少的方法。

(2)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先让学生根据现象提出猜想,再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法进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

(3)焦耳定律的学习上,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自己学,教师引领、规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过程。

(4)在电热的利用和防止方法上,先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再拓展延伸,渗透安全用电意识,又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多、容量大故将本课的实验为演示实验探究课,不能让学生亲身动手探究,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