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共24张PPT)

第1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共24张PPT)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 直线 且 速度 不变的运动。
4.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 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 变速直线运动。 (2)描述:只做粗略研究时,用 平均速度 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 运动情况。
知识点 1:速度
1.(烟台中考)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
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 60 km/h!”这位女士反驳说:“不
可能的!我才开了 7 min,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 60 km 呢?”
从物理学的观点看,这位女士没有认清下列哪个科学观念
( D)
A.时间
B.路程
C.长度
D.速度
10.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 5 s 末的速度为 9.0 m/s,10 s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解:(1)汽车从广州到三水行驶的路程 s1=v1t1=90 km/h×0.5 h= 45 km。(2 分) (2)汽车从三水到肇庆的路程 s2=v2t2=80 km/h×1 h=80 k 总路 程 s=s1+s2=45 km+80 km=125 km,(2 分)m, 总时间 t=t1+t3+t2=0.5 h+0.5 h+1 h=2 h, 平均速度 v=st=1225 hkm=62.5 km/h。(2 分) (每问计算结果和单位错误不得分)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前 5 s 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4.5 m/s
B.在后 5 s 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9.6 m/s
C.在本次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10.0 m/s
D.在本次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9.1 m/s
11.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
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15 s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30 m
B.整个 20 s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2 m/s
C.物体在 20 s 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 0~5 s 时间内的速度比 10~20 s 时间内的速度大
12.(恩施州中考)小明和父母驾车外出旅游,看到高速路旁交通标志 牌上有“恩施 108 km”的字样。他观察到小轿车的车速始终保持在 72 km/h,合 20 m/s。要到达恩施还需要 1.5 h。
D.三人速度一样大
知识点 2:匀速直线运动
4.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 10 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
频闪照片,其中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B)
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C)
6.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 1 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3 m,第 2 秒内通过的 路程是 5 m,第 3 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7 m,则他在这 3 秒内 ( B )
A.前 2 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5 m/s B.后 2 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6 m/s C.3 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7 m/s D.最后 1 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5 m/s
7.《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 40 km/h, “40 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最大速度(选填“平均速度”或 “最大速度”)。小明早晨 7 点乘校车去上学,7 点 12 分到达学校,设校 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30 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
6 km。
易错点: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理解易错(误认为速度与 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8.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 D)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9.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
注意事项 解答物理计算题中的三个“不能”:①不能使用除号“÷”, 除号用“—”代替;②最终计算结果不能用分数表示,必须是整数或 小数;如果是小数,一般保留一到两位小数或按题目要求保留小数点 后的位数;③不能用 x、y、z 表示物理量。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 路程 ; (2)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 时间 。
2.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3))定公义式::在v=物理st 学中,把。 路程 与 时间 之比叫做速度。 (4)单位及其换算 ①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m/s ,交通运 输上速度的单位常用 km/h 表示。 ②换算关系:1 m/s= 3.6 km/h。
13.(扬州中考)连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 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 1 120 m,一列 280 m 长 的高铁列车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 70 s,则高铁列车的速度为
20 m/s。
14.(杭州中考)流速为 5 km/h 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
“观众”通过 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认程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 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 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判间定最先到达终 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 观众 (选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
物体运动的快慢。
2.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物理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A.跳远
B.跳高
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
顺流而行,1 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为
( B)
A.甲船 25 km,乙船 35 km
B.甲船 30 km,乙船 30 km
C.甲船 35 km,乙船 30 km
D.无法确定Βιβλιοθήκη 微专题一 计算题答题示范 (6 分)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 90 km/h 的平均速 度行驶 0.5 h 到达三水,休息 0.5 h 后,再以 80 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 1 h 到达肇庆。求: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
( D)
C.铅球
D.长跑
3.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
了一次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 36 km/h 的速度前进,小王驾
驶电动汽车以 10 m/s 的速度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
0.6 km。则
( D)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满分答题要求
1.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2.可用原始公式求解的直接利用原始公式计算;不能直接利用原 始公式的则需由原始公式变形得出所需的公式,此时原始公式和 变形式都要写出来。 3.计算过程中物理量和最终的计算结果都要带单位。 4.当题中出现多个相同物理量时,可利用“角标”把各个物理量 区分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