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设计目录第一章. 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研究容 (2)1.4论文组织 (2)第二章.系统可行性分析与需求 (3)2.1 可行性分析 (3)2.1.1 技术可行性 (3)2.1.2.经济可行性 (3)2.2系统需求概述 (3)2.2.1系统目标 (3)2.2.2用户类和用户特性 (4)2.3系统功能设计 (4)2.3.1总体功能描述 (4)2.3.2详细功能描述 (5)第三章.系统数据库设计 (7)3.1 数据库设计 (7)3.1.1数据库概述 (7)3.2 系统数据设计 (7)3.3 数据表设计 (8)3.3.1图书信息表结构设计 (8)3.3.2图书类型信息表结构设计 (9)3.3.3 读者信息表结构设计 (9)3.3.4读者类型信息表结构设计 (10)3.3.5图书借阅信息表结构设计 (11)3.3.6图书归还信息表结构设计 (11)3.3.7用户信息表结构设计 (12)3.3.8图书馆信息表结构设计 (12)3.3.9办证参数信息表结构设计 (12)3.3.10书架信息表结构设计 (13)3.3.11权限信息表结构设计 (13)3.3.12信息表结构设计 (14)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 (15)4.1开发平台与工具 (15)4.1.1 Eclipse平台 (15)4.1.2 WEB服务器和数据库 (15)4.2程序设计 (16)4.2.1程序设计概述 (16)4.2.2数据库与Web服务器的连接 (17)4.2.3登录模块设计 (19)4.2.4系统主界面设计 (20)4.2.5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21)4.2.6读者管理模块设计 (22)4.2.7系统查询模块设计 (23)4.2.8图书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26)4.2.9图书借还功能模块的实现 (27)第五章.软件测试 (30)5.1 软件测试的方法与步骤 (30)5.2 测试用例设计与测试用例的运行过程及测试结果分析 (31)5.2.1模块测试 (31)5.2.2集成测试 (32)5.2.3 验收测试 (33)5.3 评价 (33)结论 (34)参考文献 (35)谢辞 (36)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在当今科技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下,信息的流通和交换特别重要,人们也通过各种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流,图书馆是我们获得信息和学习的关键地方。
但是目前单纯地依靠手工在图书管理信息遇到以下问题:1借书、还书工作量大随着借阅图书的人员增多,图书管理的难度也大大加强,大量的借书和还书登记、是否能及时对现有的图书进行更新和借出图书超期、遗失等的处理,这些用单纯地人工操作是很难办到的。
导致手续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出错率高等等问题出现。
2图书统计工作难、藏书更新不能及时完成。
图书馆的藏书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及时添加和更新,但是随着藏书数量和图书种类越来越多,加上人为的破坏等原因,导致图书的统计工作不能及时完成,对藏书的更新也不能及时进行,藏书的总体结构得不到良好地控制。
1.2研究意义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在图书管理信息上,图书馆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图书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总是要处理大量的读者借书和还书信息以及各种图书的信息。
因此需要对读者和图书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要是单纯地靠手工操作的话,将给管理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管理效率必然低下。
为了提高图书馆或者企业部对图书存销的自动化的管理,能够更快速的满足读者的要求,提高各种工作的效率,现对其设计相应的系统,以达到上述的目的[1]。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开发工作,其发展的潜力巨大,现今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计算机操作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对图书馆的管理。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将事图书管理员摆脱传统的手工操作,实现通过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对图书进行高效率地图书管理。
在现实中,图书管理员要面对大量的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
因此需要对读者信息和书籍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要对因此而产生的单据进行及时的处理,为了提高图书馆对图书存销的自动化的管理,能够更快速的满足读者的要求,提高各种工作的效率,现对其设计相应的系统,以达到上述的目的[1]。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图书馆图书借阅和归还的管理的自动化。
为了更好体现这个功能的作用,本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借阅管理和归还管理。
另外还包括一些基本的辅助功能,它们分别是:用户管理、图书馆参数管理、图书管理、统计查询。
1.3研究容1.实现对所藏图书的按类别、书名等多方面的查询,使图书管理员和读者能更加方便对所需图书的查询;2.建立图书馆外借读者数据库,对读者的管理方便有效;3.建立图书馆管理员数据库,每个管理人员都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对数据库保护的力度大大加强;4.建立书籍档案以便实现对新书的入库和旧书的删除,让管理员对藏书清单有直观的了解;1.4论文组织本次毕业设计的目标是开发一个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本系统管理员可以快捷对数据库和图书的信息资料进行管理,通过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对读者进行规化管理,通过统计查询功能能是读者方便的查找所需图书,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本系统根据用户的权限不同,对图书的各种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或查询操作。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这个课题的背景情况以及开发本系统的意义。
第二章为需求分析,简述了系统实现的各类功能,分析了系统的用例,并介绍所需的相关开发工具和技术的情况。
第三章是数据库设计,简述了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本系统的数据库详细的设计情况。
第四章为系统总体设计,通过展示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和部分关键代码,以及提供了个主要界面运行的截图,能更加清晰地了解系统是如何实现的。
第五章是软件测试,通过白盒和黑盒测试对本系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分析。
最后为结论,总结这次毕业设计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
第二章.系统可行性分析与需求2.1 可行性分析为了能够设计出简洁实用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实现高效率地图书管理。
本次设计采用全球流行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本系统可行性分析如下:2.1.1 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指分析技术条件能否地顺利完成本次设计,软件和硬件是否能满足需要。
本系统采用JSP开发出简洁美观的人机界面,以便用户理解与操作。
本系统数据库管理采用MySQL,它能够及时地处理大量数据,同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因此本系统的开发平台是可行。
硬件方面,在计算机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硬件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可靠性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便宜,因此硬件平台也能够满足本系统所需[2]。
2.1.2.经济可行性鉴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在硬件软件配置以及开发技术均以可行的情况下开发这样一个管理系统成本不会很高,但是这个不仅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也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必将有比较宽阔的市场,因此在经济可行性上也是可行的。
2.2系统需求概述2.2.1系统目标本次毕业设计是建立一个基于B/S模式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因此主要要实现以下目标:1.系统的界面简洁美观、方便用户操作。
2.图书信息分类能清晰简单、方便管理。
3.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数据库存取数据。
4.读者能直观地查询到所需图书的各类信息。
5.借书和归还图书能及时更新到数据库。
6.提供不同的权限设置,使不同权限的管理员明确地管理图书。
7.让系统具有良好的维护性。
2.2.2用户类和用户特性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B/S模式的对图书信息进行高效率管理的应用系统,它的用户主要是读者和图书管理员,学生通过该系统进行图书查询进而对自己需要的图书进行借阅及自己的借阅情况进行查询,图书管理员则通过本系统实现对图书及读者的高效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系统管理员对不同的用户进行权限的设置等操作[2]。
用户类的具体描述如下表所示:表2-1用户类具体描述2.3系统功能设计2.3.1总体功能描述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读者迅速检索查询,方便借阅归还图书,图书管理员高效的完成系统的各项基本操作,系统管理员有管理用户设置权限等操作[3],从图2.1可以看出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要完成的功能:1.登录功能:每个用户进入本系统都必须登录,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正确了才可以进入本系统,每个用户的系统使用权限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防止越权操作。
2.系统设置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图书馆相关的参数信息。
3.用户管理功能:对系统用户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权限设置等操作。
4.查询功能:对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借阅历史,读者用户等信息进行查询。
5.其他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并且拥有其他用户所拥有的所有功能。
下面的系统功能结构图描述了整个系统功能模块的概述。
图2-1系统功能结构图2.3.2详细功能描述1. 读者管理功能:读者管理功能有读者类型和读者档案两个模块,读者类型可以对读者进行分类入库,读者档案则保存相关读者信息到数据库中,两个模块都包含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图书管理功能:图书管理功能有图书类型和图书档案管理两个模块,图书类型管理可以对图书进行分类,而图书档案管理保存各类图书详细的信息。
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修改图书的类型和档案。
3.图书借阅功能:读者可以完成对借阅图书,续接和还书的操作。
4.系统查询功能:本功能包含图书借阅查询、图书档案查询和图书借阅到期提醒。
图书借阅查询可以根据图书名称、编号、、图书类别等相关信息对所有图书进行查询,从而找到读者想要借的图书。
图书借阅到期提醒可以根据当前的时间和归还时间相对对比,如果在过应归还的时间,系统会给出提醒。
图书档案查询可以给出相应的图书信息而查询到有关图书的详细信息。
5.修改密码功能: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第三章.系统数据库设计3.1 数据库设计3.1.1数据库概述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基石,数据库的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成败,本章对数据库的设计进行专门阐述[5]。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产生于距今六十年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数据管理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为用户所需的各种数据管理模式。
数据库有很多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信息系统从以前单纯的手工添加加数据转变为数据可以共享的新阶段。
运用数据的批处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的管理效率和程序的维护性,使数据能更好的相容和利用,让决策更加可靠。
数据库设计是把现实世界的实体模型与需求转换成数据库的模型的过程,它是建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