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料的选择
山东开泰金属磨料研发中心公布:选择丸料的原则是要有足够的冲击力以去除铸件表面的附着物(砂和氧化皮等)。
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选择较小规格的丸粒,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丸料越大,造成铸件表面的外形越粗糙
2、丸料越大,将使工件表面更深层之处受到压力
3、丸料越大,寿命越短
4、丸料越大,对工件的表面冲击力越大
5、丸料越硬,其寿命越短
6、丸料越硬,会使工件表面更深层之处受到压力
7、丸料越小,工件表面外形越光滑
8、丸料越小,其作用范围越大
9、丸料越小,寿命越长
10、丸料越小,冲击力越小
确定钢丸主要是看你要清理的工件:有色金属一般选用铝丸或不锈钢丸;普通钢材焊件、铸件、钢材等选用钢丸;
钢丸直径越大清理完的表面粗糙度越高,但清理效率也高;
再就是不规则形状的钢砂或钢丝切丸清理效率比球形丸要高,但表面粗糙度也高;
清理效率高的弹丸对设备的磨损也快(相对);只是使用时间来算,但相比生产效率来说这磨损也不算快
1.硬度与清理速度成正比,但与寿命成反比。
所以硬度高,清理速度快,但寿命短消耗量大,故硬应适中(约HRC40-50为宜)使用效果最好。
2.适中的硬度,具有优良的反弹性,使钢丸能到达清理室的每一个地方,减少处理时间。
3.抛射材内部缺陷如气孔龟裂,内缩孔等皆可影响其寿命而增加消耗量。
4.密度大于7.4g/cc 则内部缺陷当趋于最小。
抛丸机是如何选择钢丸的?在选择钢丸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下面分3个部分来讨论:
1、选择钢丸粒度时,在满足表面粗糙度要求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大的钢丸,以提高清理效率。
最好使用级配钢丸。
级配钢丸由50%左右的名义尺寸的钢丸和逐渐变小的钢丸组成,兼顾了冲击力和覆盖率,可以得到最高的清理效率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与单一粒度的钢丸相比)。
清理轿车缸体时,原使用s550(~1.5mm)单一粒度的钢丸,请理时间为60s,表面粗糙度值为R。
15~25ttm,而改用$460(1.2mm)的级配钢丸后,清理时间为55s,表面粗糙度值为R。
12.5-20urn。
在生产过程中,每一个钢丸都是一个不断磨损变小的过程,因此每个钢丸的粒度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由于热点随钢丸的粒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保证热粒度/ram 配慢慢趋于正常曲线。
如果一次加料过多,铸件表面将立即变得粗糙;长时间不加料,虽然铸件表面质量有所提高,但清理效率将大幅度下降。
2、清理时间的控制清理的实质是去除铸件表面的粘砂和氧化皮,使铸件表面还原,而不是用长时间的清理来改变铸件的表面粗糙度,那种试图使用抛丸清理来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值的做法是不合适的,既降低了效率,又增加了成本,应该改进前面的工序质量,如降低造型、制芯用砂的粒度,使用高质量的涂料,改进型砂质量等。
清理时间与铸件的材质和原始表面状况有关,例如:一般汽车缸体材质为HT250,硬度HB200-210,使用+(+鼠笼抛丸机清理时间只需要55s;而凸轮轴材质为冷激合金铸铁,硬度达到HRC48,使用Q378单钩抛丸室清理时间为l5~20min/钩。
清理时间以去除铸件表面的粘砂和氧化皮,露出金属本体即可。
如果继续清理,可能改变铸件的金属原始表面,并使R。
趋于某一定值(与钢丸的粒度有关)。
(a)级配钢丸的热点(b)钢丸粒度变小,热点左移钢丸粒度的变化对热点的影响点不
变,必须保证钢丸的混合比即级配不变。
因为保证了热点正确,才能保证清理效率。
在生产过程中,不但要经常用筛分的方法检查混合钢丸的各混合比,更要特别注意钢丸的补充方式,最好是根据钢丸的消耗量适时自动补充加料。
我们在生产中采用每天补充加料的方式,每次补充加料不超过总量的l0%,并始终保持料斗内的钢丸是满的。
这样保证钢丸的级配基本不变,也就保证了一定的热点位置即清理效率,并保证了铸件清理质量的稳定。
如果级配钢丸的粒度向小的方向发展,就要缩短补充加料的周期;反之,就要延长加料周期,总之,要使钢丸的级t.71.18850.60.420。
30。
21粒度/ram(c)钢丸粒度变大,热点右移本上是不划算的。
3、结论(1)在生产过程中,正确调整和经常检查抛头热点,保证丸砂分离器的正常工作,保证足够的下砂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抛丸电机的功率,是保证清理效率和节约成本的关键因素。
(2)定时补充加料,且每次加料不超过钢丸总量的10%,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检查钢丸的粒度分布,确保钢丸粒度级配不变,才能保证清理效率和铸件表面质量的稳定。
(3)清理时间控制在去除粘砂和氧化皮,露出金属本体即可,延长清理时间虽然能改变铸件的表面粗糙度。
但是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