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以及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1.再生水
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再生水也是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水,一般为二级处理,具有不受气候影响、不与临近地区争水、就地可取、稳定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
再生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
再生水使用方式很多,按与用户的关系可分为直接使用与间接使用,直接使用又可以分为就地使用与集中使用。
多数国家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以间接使用为主;日本等少数国家的再生水则主要用于城市非饮用水,以就地使用为主;新趋势是用于城市环境“水景观”的环境用水。
再生水水源保证率高,水质、水量相对稳定的优点,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
一般而言,城市供水的80%将会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可以再次循环利用,但实际利用率较低,截至2009年,我国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为8.5%。
这其中存在这很大的提升潜力。
我国污水深度处理工程建设规模远远不够,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主要原因有:再生水厂与管网建设不同步;出厂管网与管网建设不配套;管网建设滞后;价格不合理,销售形势不理想,再生水生产企业在经营上很难实现盈亏平衡,无法继续再生产。
2.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
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目前应用反渗透膜的反渗透法以其设备简单、易于维护和设备模块化的优点迅速占领市场,逐步取代蒸馏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而限制我国海水淡化的因素也有很多:设备的国产化率低,多级闪蒸、低温多效蒸馏和反渗透是当今海水淡化的三大主流技术。
其中大部分设备都是进口,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海水淡化的成本;高能耗的制约。
3.雨洪水
雨洪水主要是因为在较短时间内较大强度的降雨或者持续强降雨而形成的洪水,简称雨洪水。
雨洪水分为雷暴雨洪水、台风暴雨洪水、锋面暴雨洪水。
利用实例:北京奥运会场馆。
国家体育场等雨洪利用系统的功能是将体育场用地范围内的降雨变为可用的水资源,即回收雨水和将雨水处理后回用。
系统主要由雨水收集管道、贮水池、泵送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回用水供水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主体设施大部分建设在体育场建筑室外地下,与景观体系融为一体。
在鸟巢、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五棵松体育馆等15个奥运场馆及设施中应用了雨洪利用系统,年平均雨水利用105万吨。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对策建议
1..尽快实现水事务统一管理。
2.建立合理的水价结构和水价体系。
(1)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
(2)完善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形成机制。
(3)合理制定海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供水价格,对不同企业不同水质标准制定不同的水价政策。
3.完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工程措施。
(1)要扩大再生水回用范围。
(2)加大海水的开发利用。
(3)加大微咸水
利用力度。
(4)加强雨洪水利用。
4.建立完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保障体系。
(1)制定再生水利用规划,明确再生水利用的方案(2)依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3)制定微咸水利用规划。
(4)给予雨水利用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