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林业复习2016资料

城市林业复习2016资料

城市林业复习提示: 1)题型可能改变,例如名词解释的内容可改为填空或判断;2)答题时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答题,例如简答题若改为论述题,则需要在内容上进行丰富或论证;3)遵守考试纪律,严禁各种违纪行为;4)本复习内容只提供参考,同学们要全面熟悉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广泛阅读,提高专业水平。

一、名词解释: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围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城市林业:城市林业是研究林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综合设计与合理配置、栽培管理林木及其它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繁荣城市经济,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科学。

屋顶绿化:是城市林业建设方法之一,即在建筑物顶种植绿色植物形成垂直绿化效果的一种绿化手段。

城市噪音: 城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其它的社会生活噪声等。

阳台绿化:是城市林业建设方法之一,即在建筑物阳台种植绿色植物形成垂直绿化效果的一种绿化手段。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市区的温度高于郊区的温度的现象。

垂直绿化:是城市林业建设方法之一,即在建筑物侧面种植攀缘植物形成垂直方向上绿化效果的一种绿化手段。

酸雨:是空气污染的—种表现形式,通常将pH 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

城市废水:城市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上游已被污染后流经城市的地表径流。

绿篱:通常是由灌木或乔木,以较密而相等的株行距栽植或单行或双行排列成行而构成不透风、不透光结构规则的林带,称为城市环境: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力的总体。

主要包括空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

人工环境: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如农田、水库、林场、城市等。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空气污染点源:是指集中在一点或可当作一个点的小范围内向空气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

空气污染面源:是指一个面积大小不可忽略的范围内向空气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

%100%hm /m %100%100%hm /m 2222⨯==⨯=⨯==土地面积积城市行政区域的森林面)城市森林覆盖率(市区人口(万人))市区公共绿地面积(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市区的用地面积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建成区内全部绿化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市区的用地面积之和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城市市区绿地率(市区人口(万人))市区公园绿地面积(人)公园绿地人均占有量( 自然保护区: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功能的空间范围的总称。

近郊森林:是指城市周围(城乡结合部)建设的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地带。

生态位:指的是种在生态位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强调了各个种地位的复杂性。

生态修复:指一切可以利用生物为主体的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

二、判断题1. 城市森林包括城市区域内所有乔、灌、草、藤本、攀缘植物及栖息动物,不包括室内人工花卉、盆景植物。

(×)2 城市化程度愈高,城市热岛程度愈强。

(√)3. 城市多了人为热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能。

(×)4. 浅色涂料能消减热岛效应,减小城市反射率。

(×)5. 在一年四季当中均需要噪音屏蔽的区域内,应选用常绿树种。

(√)6. 城市森林的木材价值也是城市森林经营者追求的主要目标。

(×)7. 城市大气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城市大气的污染。

(√)8. 城市大气污染物除了小部分来自自然源外,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

(√)9. 异质性是景观的基本属性。

(√)10. 生态园林在本质上与城市森林没有大的区别,两者的核心是统一的。

(√)11. 物种多样性意味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12. 生物多样性等同于物种丰富度。

(×)13. 景观多样性也能意味着生境破碎化。

(√)14. 水源涵养林最好营造针阔混交林,形成混交复层林结构。

(√)15. 维持生态平衡不是为保持其原始状态,生态系统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有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16. 城市这一人类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人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于生态平衡的影响是及其显著的,更多的体现在负面的影响。

(√)17.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是残留的地带性森林和人工栽植的树木共同组成的斑块。

(√)18.当地残留的地带性森林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和维持的能力,包括部分绿带和较完整的林分。

(√)19.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中,人工栽植的树木自我更新能力差或基本上不具备自我更新能力。

(√)三、填空题:1.城市林业建设模式分为城乡一体化,多元化。

2.城市林业的特点是具有长期性,局限性,动态性,特殊性,整体性。

3.城市林业的性质是林业的范畴,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主体工作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应当纳入政府工作计划。

4.城市林业建设的主要方法为分隔分流法,阻吸法,消声法,人工法,网络法,仿生法,垂直绿化法,预测法,目标分解法。

5.城市森林乔灌木比例应为7:3;针阔叶比例应为3:7 。

6.城市林业建设遵循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规模化原则,科技先行原则。

7.市区绿地指标:公园绿地人均占有量、城市市区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森林覆盖率8.景观三要素:斑块、廊道、本底9.斑块分类: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入斑块四大类型10.城市森林按市区内通用土地类型分:商住混合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中心业务区、住宅区11.自然保护区设置原则: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脆弱性、多样性、科学性12.城市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个部分。

13.自然环境分类:按要素: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等按地理纬度:低纬度环境和高纬度环境等按生态特征:陆生环境和水生环境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14.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萃取、植物稳定、根际修复、植物转化、根际过滤、植物挥发技术。

15.毒、热防护林,烟尘防护林,噪音防护林也可合称为卫生防护林。

16.水源涵养林造林树种应具备根量多、根域广、林冠层郁闭度高、林内枯枝落叶丰富等特点。

17.城市景观规划分为城市总体景观、城市区域景观与城市局部景观等层次。

18.生态平衡包括三个方面的平衡:①结构上的平衡;②功能上的平衡;③输入、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

19.演替类型的划分✩按基质和变化趋势: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按水分关系:水生演替、旱生演替和中生演替;✩按时间上的发展: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按演替主导因素:内因生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群落发生演替和地因发生演替等。

20.植物的生态位分为4种:生境生态位、生活生态位、季相生态位、更新生态位。

四、简答题:1、我国城市土壤的类型、特点和改良城市土壤的主要措施。

答:类型:1)填充土2)农田土3)自然土壤特点:1)土壤无层次2)土体中外来侵入体多而且分布深3)土壤结构差4)城市土壤紧实度较大5)土壤养分匮缺6)土壤污染重改良措施:1)换土2)保持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透气性a设置围栏等保护措施b改善树坛环境3)植物残落物归还土壤,熟化土层4)改进排水措施2、行道树选择的原则。

答:选择原则:a.适地适树。

要符合植物生理分布规律性,选适应性强,抗性强,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b.选择耐酸、碱、旱、涝及坚硬土攘并对病虫害,烟尘,有毒气体抗性强的树种;c.景观设计考虑色彩,形体,季相声觉等;d.选择树形美观,符合绿化功能要求,栽培管理容易,不防碍环境卫生,有经济价值的树种;e.注意速生与防火树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搭配,远近结合,分期分批替换树种。

3、简述南昌市区与郊区的气候环境因子差异。

答:市区中由于人口多,建筑物密集,没有较大的空间经营森林,而且人类活动频繁,其大气成分被改变,含有大量的有害排放气体,容易导致小区的温室效应,但其气温又无法调节,从而引起市区的热岛效应。

而农大校园中,人口相对稀少,建筑物也少,机动车辆少,大气比较干净,校园中的林地很大的改变其不良现状,气温得到调节,一般较市区低3-5℃。

4、列举5种江西省城市绿化主要树种。

答:樟树、广玉兰、继木、银杏、雪松、桂花、木荷、栾树、女贞、红叶石楠、茶花、杜英。

5、城市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1)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2)维持CO2与O2的平衡3)缓解热岛和温室效应4)防止和降低污染5)减灾功能6)生物多样性保持6、论述城市植被的生态特征及城市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答:城市植被的生态特征:自然演替不存在,次生种多;单优人工林多,结构简单,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生产能力下降,生产力低;防虫害能力和生态功能下降。

环境条件对其影响:①城市土壤由于城市的发展而退化,失去了本来的能力,碱化,盐渍化,已经不适宜栽植,城市土壤量有限,不能供植物充分发展,②人口集中,活动频繁,其周围和上空的气候环境也不适合载植,所以必须注意城市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7、城市绿化植物选择原则及配置要求?答:选择原则:a.适地适树。

要符合植物生理分布规律性,选适应性强,抗性强,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b.选择耐酸、碱、旱、涝及坚硬土攘并对病虫害,烟尘,有毒气体抗性强的树种;c.景观设计考虑色彩,形体,季相声觉等;d.选择树形美观,符合绿化功能要求,栽培管理容易,不防碍环境卫生,有经济价值的树种;e.注意速生与防火树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搭配,远近结合,分期分批替换树种。

配置要求:a.乔灌比例:7:3 针阔比例:3:7b.落叶树生长快,每年换叶,对有毒气体、尘埃抵抗力强,北方落叶比例大,南方常绿比例大;c.考虑不同植物花色、花期、叶色、叶枯荣期,结果期等周期变化;d.注意不同植物花、果实、色泽、味道,注意动植物食物链及传授粉关系;e.考虑植物生态学,生物学特性。

8、城市林业建设的途径和遵循原则。

(1)遵循原则①以人为本的原则②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③规模化原则④科技先行原则(2)建设的途径①城市森林与城市建设布局的结合②城市人工生态景观与原生生态景观的结合③“林网化”与“水网化”的结合④重点林业工程与城市森林建设的结合9、论述城市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的主要形式及在城市林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答:屋顶绿化方式①棚架式②地毯式③自由式种植④庭院式⑤自由摆放垂直绿化的种植形式①住宅及阳台绿化和建筑物墙面绿化②围栅、篱垣的绿化③棚架、花架绿化④陡坡坡地、山石的绿化重要作用:降温增湿,美化环境10、城市林业与传统林业的有哪些区别?答:城市林业与传统林业的区别:城市林业传统林业经营范围城市国土规划区域、空间、土地受限制山区、林区、土地资源宽广服务对象城市建设和市民,满足市民及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需求社会,满足社会对木材、林副产品、国土保护、生态效益需要管理对象乔、灌木、人工花卉、草地、攀缘植物、楼房垂直绿化有关植物构成森林的乔木、灌木经营方式重视成片森林的生态功能,乔灌草配置方式、结构,其密度主要重视冠幅而非树干重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注重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形成时间随城市化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很早就形成1)街道绿地:栽植在市区内大小道路两边的林木,也有的栽植在道路的中间,包括树木草坪类型;2)公园绿地;3)街头片林;4)河岸与湖岸绿地;5)居民区绿地6)工矿区绿地7)商业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市区的森林绿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