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析版)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期末试卷

(解析版)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期末试卷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高一地理一、选择题:共55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30 小题,每小题1 .5 分,共45 分)2017 年11 月,欧洲南方天文台在距离地球11 光年处观测到一颗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阳系外类地行星“ Ross 128b”。

下图为“ Ross 128”恒星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行星“ Ross 128b”所在恒星系统级别相同是A.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2.“ Ross 128b”行星可能存在生命,不是因为A.表面平坦开阔B.质量和体积适中C.与恒星距离适中D.运行轨道比较稳定【答案】1. B 2. A【解析】1.与行星“ Ross 128b”所在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太阳系,B正确;地月系是行星系统,银河系是由多个恒星系统构成,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同一级别。

2.表面平坦开阔不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A 正确;质量和体积适中,会形成大气层;与恒星距离适中使其有适宜的温度;运行轨道比较稳定,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

【点睛】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

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如下图所示: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下表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地区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 平方厘米)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由表可知A.一年中,0°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小B.一年中,90°N 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大C.两分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大D.两至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小4.与天文辐射量多少无关的因素是A.纬度位置B. 昼长时间C. 太阳高度D. 天气状况【答案】3. A 4. D【解析】3.由表可知,一年中,0°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小,A正确;一年中,90°N 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为1110,90°S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为1185,90°S 变化最大;两分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小;两至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大。

4.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D 正确;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昼长时间长,天文辐射量多。

2017 年9 月,太阳爆发近12 年来最强等级的耀斑,期间芬兰见到了迷人的极光。

极光是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南北两极附近产生的灿烂光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 距太阳远B. 自转较慢C. 昼长夜短D. 没有磁场6.下列现象与此次特大耀斑的爆发无关的是A. 无线电短波通信突然中断B. 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受到干扰D. 江苏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答案】5. D 6. D【解析】5.由材料“极光是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南北两极附近产生的灿烂光辉”可知,金星上没有极光,是因没有磁场,D正确。

6.江苏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与耀斑暴发无关,D 正确;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受到干扰;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近几十年的研究还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2017年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

北京时间3日16时,组委会发布世界互联的领先科技成果。

图 2 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路径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美国“硅谷”(西八区)科研人员通过网络收看发布活动直播的当地时间是A. 2 日0 时B. 3 日0 时C. 4 日8 时D. 4 日0 时8.世界互联大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最接近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7. B 8. C【解析】7.美国“硅谷”科研人员看发布活动直播的北京时间是3 日16 时,西八区位于东八区西侧16 个时区,比北京时间晚16 小时,根据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可算出西八区时间为3日0时,B正确。

8.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期间为12月3 日到5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③,C正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③太阳直射点向南移,不到12月22日,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为12 月22 日以后。

【点睛】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

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加法,西侧用减法。

所求地与已知地同为东(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减法;如果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加法。

下图为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状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0.甲、乙、丙、丁四地中A.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B. 丙地自转角速度最大C. 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D. 丁地一定位于极点【答案】9. D 10. A【解析】9.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大于12 小时,丁地昼长24 小时,丁位于北半球,D正确;甲地夜长18小时,昼长6 小时,乙昼长6 小时,两地都位于南半球;丙地夜长12 小时,昼长12 小时,昼夜平分,丙地位于赤道。

10.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甲、乙昼长都是6 小时,甲、乙两地纬度相同,A正确;除南北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丙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度最大,丁地出现极昼,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丁地位于北极圈及其以北,不一定位于极点。

【点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半球,北(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

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回归线,北(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太阳直射点向北(南)移动,北(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2016年12月22日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

这提升了我国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能力。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与“高处不胜寒”直接相关的环节是A.①B. ②C. ③D. ④1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A. 大气吸收①辐射减少B.地面吸收②辐射增多C.大气吸收③辐射增多D.地面吸收④辐射减少【答案】11. C 12. C【解析】1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高处因距地面较远,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③表示地面辐射,C 正确;①表示到达大气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12.图中①表示到达大气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 表示大气逆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会吸收红处线长波辐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大气吸收③地面辐射增多,C 正确;对①辐射对其没有影响、地面吸收②辐射减少、地面吸收④辐射增加。

福建南碇岛上分布有百万根玄武岩石柱,被称为“海上兵马俑”。

下左图为南碇岛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数字表示地质作用,字母表示三大类岩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AB. BC. CD. D 14. 南碇岛的岩石在地表易受到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 ①B. ②C. ③D. ⑥【答案】 13. B 14. C【解析】13. 图中 A 表示侵入型岩浆岩、 B 表示喷出型岩浆岩、 C 表示沉积岩、 D 表示变质岩,南碇岛 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主要类型是 B ,B 正确。

14. 图中①表示岩浆侵入、②表示岩浆喷出、③表示外力作用、⑥表示重熔再生,南碇岛的 岩石在地表易受到外力作用, C 正确。

A. 甲B. 乙C. 丙D. 丁16. 右图中甲乙丙三处答案】 15. A 16. C解析】 13. 南碇岛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中的 A. 甲处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 B. 乙处堆积作用显著,成为山岭 C. 丙处岩石破碎,不宜修建水库 D. 三处地下水都丰富左图为某地地貌景观图,右图为地质构造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左图中地质构造对应右图中15.左图中甲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丙两侧岩层发生断裂位移是断层;右图中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与左图中甲对应, A 正确。

16.左图中甲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丙两侧岩层发生断裂位移是断层;乙向斜处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丙处为断层岩石破碎,不宜修建水库,确;乙处向斜地下水都丰富。

【点睛】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图为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解析】17.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图中丁地位于近地面,且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丁地气压最高;图中丙处位于高空,气流由乙流向丙,说明气压低于乙处,气压最低, D 正确。

17.甲、乙、丙、丁四处,A. 甲、乙B.甲、丙C. 丁、乙D.丁、丙18. P 处可能是A.郊区吹向城市的风B. 白天的陆风C. 夜晚的海风D. 夜晚的谷风答案】17. D 18.A气压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C正18.图中P地风由丁吹向甲,可能郊区吹向城市的风,A 正确;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白天吹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夜晚吹陆风;夜间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吹山风。

下图为某月近地面部分气压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示月份可能是A. 1 月B. 4 月C.7 月D. 10 月20.甲、乙、丙、丁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是A. 甲——高温多雨B. 乙——低温少雨C. 丙——炎热干燥D. 丁——寒冷湿润【答案】19. C 20. A【解析】19.图中气压带风带向北移,表示北半球夏季,可能是7月,C正确。

20.甲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高温多雨,A正确;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温少雨;丙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温和湿润;丁是极地高气压带,寒冷干燥。

【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