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5年级古诗词打印版《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画》宋·佚yì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y uè。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杂诗(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悯农两首(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两首(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遗爱寺》唐·白居易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前出塞》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释义:碧绿的江水把乌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呢?《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唐伯虎就是唐寅,明代诗人、画家。
雄鸡啼曙本是其自然属性,在常人眼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在题诗《画鸡》里,它却成为了冲破黑暗、迎来曙色的光明之神,啼声成了催人奋进、激人兴起的号角。
一首题诗,使画的意境顿时变得高昂和开阔。
翻译: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
《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lū菽s hū以为汁。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释义: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小儿锤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晓出净慈寺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此地别燕yān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塞下曲(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绝句四首(其三)》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xī,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焃·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凋零,惟菊独盛。
释义:菊花盛开的时候,阵阵清香扑鼻。
它的花瓣像丝一样的,有的像龙爪的形状。
花色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火红色,还有的是红色,种类非常多。
生性耐寒,打了严霜后,各种花儿都凋谢了,只有菊花还在盛开。
课外拓展:《咏菊》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莲》莲花,亦曰荷花。
种于暮春,开于盛夏。
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其实曰莲子。
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释义:莲花,又叫做荷花。
种在春天的末期,开在盛夏时节。
它的叶子,大的像盘子,小的像钱币。
它的茎是横着长在泥中,名字叫做藕。
它的果实叫做莲子。
藕和莲子都能食用《采莲曲(其二)》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百忧集行》唐·杜甫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 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yàn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别董大(其一)》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 uān。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qí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遥空,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逢入京使》唐·岑cén参s hēn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