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总结

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总结
我校微型课题《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严格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了操作,开展了扎实的研究。

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让每一位学生写好字,提高小学生的写字能力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更是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树根立魂,培养学生民族情结、民族情感的切实有效的载体。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宝,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从甲骨文到今天的规范字,绵延几千年,演绎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汉字以独特优美的造型,极富魅力的内涵,成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

一、课题阶段研究目标
我们自申报课题以来,踏实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明白学校地处农村,让学习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任就落到了学校老师的身上。

但同时也明白写好字非一日之功,因此,结合学校实际,我们确立了《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研究目标:
1、在写字教学中,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写字的兴趣,努力形成本校的写字特色,提升我校小学生的写字能力。

2、提升学校写字特色的整体水平,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3、在提升学生写字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和道德情愫,让学生在书法艺术中学会谦让、包容……
二、课题研究的相关措施及做法
(一)激发孩子兴趣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兴趣就会不断激励着学生总能怀着“好奇”的心情,主动去做,去思,去想,去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技能……然而,在写字教学中,由于农村孩子生活单调、教学内容的枯乏,练字要求学生长时间的观察、练习,学生对写字课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传授。

因此,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书写的兴趣。

1.写字歌——激发学生练字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学校为每个班级创作了写字歌,让学生在写字歌的哼唱旋律中,明确了写字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孩子们通过写字歌的学唱,能很快记住写字的姿势、要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写字课导入时,写字教师带领学生唱写字课,在写字歌的歌声中开始了写字课的教学,让学生饱含激情地写字,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写字热情,为写字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农村娃”书法班——提升学生写字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写字能力,丰富课外活动内容,我校成立了书法兴趣班——“农村娃”硬笔书法班。

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写字环境,让学生在书法兴趣班里潜心写字,静心育人。

在各班选拔的基础上,选取一些对书法热爱和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每周二、四下午第三节课,进行训练、辅导、评讲。

这样,兴趣班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这部分学生的写字
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而这些学生在班级中又能起到“以点带面”的积极示范作用,同时也让这些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

提高了全校学生的写字能力。

(二)教师示范指导
让学生在写字中切实提高写字能力,还须教师的示范和指导。

有了教师的示范指导,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能切实提高写字能力。

1、教师示范,引领学生快速掌握写字的要领。

教师通过正确、专业的示范,为学生正确、规范的写字作了良好的开端。

我们要求教师写规范字,能用铅笔、钢笔、毛笔、粉笔等进行范写。

不仅是书法课上的例字范写,还有课堂板书、批改作业等,都要做到字迹清楚、正确、工整。

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示范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是无声的引导。

在课堂上,教师的字写得怎样,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态度和热情。

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等心理特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无形之中教师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

这样,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2、教师指导,迅速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有了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模仿着写字。

但要想将这些无意识的模仿变成学生有意识的写字能力,还要重视教师指导的作用。

小学生在写字,尤其是农村的学生一定要“有师指导”。

要结合范字,讲清要领指导学生掌握每一个字的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以及字的各个组成部分。

对于写字的姿势、执笔的方法、运笔的要领、书写的格式、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等都要交代清楚。

在掌握了写字的要领以后,需要反复的练习,练中学,学中练,逐步掌握书写的规律,力求使每个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而且规范、端正,进而达到整洁、美观。

通过教师细致而耐心的指导,学生能掌握写字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写字能力,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以赛促练
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各种活动,能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

这些举措的开展,为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打造了一个温馨的软环境。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还得通过各种写字竞赛活动。

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中,将书法竞赛、作业展评纳入计划中。

借助这些比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检验了学生写字的效果,另一方面又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学生在这些平台,向全校师生展示自己的写字能力,展示写字成果,激发全校学生的写字热情,促进学生以“榜样”为力量,努力写字,刻苦练字,人人都写一手好字。

学校
每期在师生中开展硬笔、毛笔书法比赛各2次,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

在这些现场书法比赛中,师生同台竞技。

师生之间比的是能力,比的是提高,促进师生的写字能力一起提高。

教师的现场书写,增进学生对教师的敬仰和敬佩,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朝着教师的写字水平去努力、去学习、去提高。


生在竞赛中,提高了写字能力,达到了“以赛促练”的奇效。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写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在课题第一阶段,就对我校二、四、六年级的学生书写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

分析调查报告之后,课题组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学生方面在课题研究中,激发了学生写字兴趣之后,学生都“乐写、爱写”。

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写字能力,端正了写字姿势,又达到了育人的效果。

在写字中,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培养了较强的耐心和韧性,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认真真写字,端端正正做人”的美好品德。

为了进一步在学校营造认真书写的氛围,通过比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书法兴趣和爱好,同时也提高了大家的审美意识,养成了良好书写习惯。

对于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并指导其更好地发挥特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为资阳市微型课题《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基础,夯实了课题研究的进程。

(二)教师方面
1、重视了书法教研进行了课题研究后,教师不仅重视自身写字水平的提高,更重视对学生写字的指导。

教师认真备好书法课,扎实上好每一节书法课。

从学生的基本笔画抓起。

在学校的教学检查中,非常重视书法课的教学,每学期的教研月里,均开设书法公开课。

在这样教学大比武的平台上,教师通过书法公开课的展示,提高教师的写字教学水平,让更多的教师在教学观摩中,学习写字教学的精髓,促进每位教师重视对学生写字的指导。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在自学环节中,根据自学的需要,出示了不同的自学指导,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的去自学,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写字训练落到实处。

2、研究制定了《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方案》,编制了写字歌,收集学生书法作品百余份。

四、问题与思考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我们也感到存在以下问题:
1、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大部分学生的写字能力已经得到提高,但如何使全校的学生写字能力得到一个整体的提升呢?
2、目前对学生书写习惯的研究限于语文学科,如何其他学科延伸?又如何向家庭、社会延伸呢?
3、如何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在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与课题的共同成长?祖国的书法艺术博大而精深,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育科研的不懈求索,我们将再接再厉,加强教师书写的培训,加强写字教学的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教师的书法艺术欣赏水平,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地改进写字教学方法,用自己良好的书写习惯影响学生,用一手整洁漂亮的字
熏陶学生,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开出更灿烂的花,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这一宗旨永远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