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州初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
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和学校教学工作思路,做实做细教学教研工作,为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素质,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现就本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回顾和取得的成绩
(一)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
集中学习《新课程标准》一次,各备课组学习研讨课程标准4次。
学习时做到了“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落实。
2、坚持备课组活动正常化。
统考学科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非统考学科备课组活动2周1次,下组领导按时全程参加活动。
每周备课组长检查组内教师教案,主管教学领导检查备课组长教案。
3、九月底开展为期2周的备课组内听评课活动,73名教师在组内进行同备课、互听互评。
评出优质课16节,由优质课教师每人上观摩示范课1节。
4、组织15名语文教师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5、9月初安排八年级数学、英语学科进行“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6、9月、11月积极安排22名教师赴凤县、27名教师宝鸡听课、研讨、观摩,及时在备课组传达、学习,落实上汇报课25节。
组织安排了与宝一中、秦机子校的教学观摩活动各一次。
7、组织5名“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实验教师,赴麟游县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高效课堂”现场会。
8、教研室教研员来我校听评课、调研指导5次。
9、为每个学科征订2011年教学期刊各1种共8种,征订教育报、教师报等报纸5种。
10、全年共有24名教师案例、论文、课件等24篇获市级以上奖励(或发表)。
(二)强化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制定了《凤州初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凤州初级中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办法》,加大教学质量奖励力度。
学校与73名任课教师签订了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
2、强化备课组管理。
学校成立20个备课组,10名校级领导分别下到备课组蹲点包抓。
成立了5个兴趣活动小组,由备课组安排专任教师负责,坚持按时开展活动。
3、制定了《教师坐班制度》,教导处派专人每天查岗2次。
4、每学期举行开学典礼。
本学期开学典礼表彰奖励了4个先进班集体,52名优秀教师,189名优秀学生。
5、九月份进行了新调入、新分配教师汇报课,听评课11人节。
第11周、12周进行了教学督查,听评课73人节。
评出优质课16节,并于12月份进行了优质课展评活动。
这些听评课活动都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全体领导参加,做到了有安排、重落实、有总结。
6、坚持教学过程管理。
每学期教学常规2次,对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练习、听课记录等进行了检查,并评定了等级,向过程要质量。
7、坚持每周教师例会制度。
坚持每月召开九年级教师会1次,初三学生座谈会1次,七年级、八年级教师会、学生会两月1次。
8、本学期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都结合本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教导处组织开展羌舞进校园活动,坚持每天利用下午半小时活动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学跳羌舞,组织了班级之间、年级组之间的羌舞比赛。
9、10月份举行了全校秋季运动会。
10、元旦前,举行歌咏比赛、师生书法绘画手操报作品展览、学生电脑绘画作品展,展出优秀作品149幅。
(三)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1、大力开展汇报课、推门课、教学督查活动,本学期来教师听课20节以上,领导听课30节以上。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听课43节,教导主任52节。
2、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每学期上多媒体课14---31节。
3、理化生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出率达100%。
(四)抓好教师的培养工作。
1、组织22名教师参加了县上名师示范教学活动,参与教师返校后在备课组进行了心得体会交流。
2、组织48名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远程培训。
3、安排2名美术、音乐教师参加了“薄弱学科教师”省级培训,1名信息技术教师和1名音乐教师参加了“振兴计划”省级培训。
4、安排1名英语教师参加了为期5个月的“国培计划”脱产培训。
5、开展教师结对子活动。
建立教师一帮一结对子15对。
(五)重视毕业班教学,尽力做好教学服务工作。
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和学校的发展。
本学期召开九年级教师会3次,想教师了解情况,问计问策,统筹安排毕业班工作。
要求毕业班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基础上,下大功夫去研究,努力上好“三种课”:复习课——力求体现知识与技能,并努力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基础知识网络化梳理与相关基础能力培养相结合;二是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关键技能培养相结合。
习题课——力求体现思维过程与方法,对习题的评讲力争尽可能再现解题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方法。
让学生学会题后小结,题后反思。
同时让学生做以下反思:对试题涉及知识点的反思;对解题方法的反思;对解题规律的反思;对解题失误的反思。
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双基”,促进知识有效迁移,溶化对问题的理解。
专题课——要力求体现能力与思想,毕业班的教学要把握方向,狠抓热点知识,建立复习模式,作好题型分类归纳,提练方法与技巧,形成常规解题思想。
这样,学生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技能训练,到下期的总复习阶段时就会得心应手,轻车熟路。
本学期共有18名教师的论文获得省级奖励、9名教师论文获得市级奖励。
陈天慧老师获第七届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省级三等奖和省级优秀指导奖,李永梅老师制作的课件获得省级优秀奖,周燕老师的课堂实录获宝鸡市二等奖。
二、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设想
1、教学检查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推动效果不甚理想。
个别教师工作敷衍了事,作业批改拖拉、马虎,上课不能尽职尽责;不备课上堂,课后突击应付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对我校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分析原因教学检查形式应多样化,可采取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针对专人检查、向学生调查、普查与抽查相结
合等形式。
其次应加大对课堂教学的检查力度,将教师随堂听课,领导听课制度落到实处。
2、校园文化建设刚起步,特色教育有待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办学底蕴,育人于潜移默化之中;发展特色教育也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符合素质教育理念。
考虑到我们学校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将在认真学习外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边学边做。
本学期工作,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恳请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凤州初级中学
20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