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道护理试题及答案【精】

气道护理试题及答案【精】

人工气道的概念: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有效连接,用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的消除气道的分泌物。

常见的人工气道为:气管外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建立人工气道的适应症:1)上呼吸道梗阻。

2)保护呼吸道的防误吸。

3)作为吸除呼吸道内积聚分泌物与痰液的通道。

4)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需要机械通气者。

5)创伤性脊髓高位截瘫。

人工气道的分类:上呼吸道人工气道分为口咽气道与鼻咽气道。

下呼吸道人工气道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

口咽气道的适应症:1)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

2)有癫痫大发作或阵发性抽搐者。

3)带有经口气管内插管者可于气管插管旁插入口咽气道,以防咬闭气管插管而发生部分梗阻。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1)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

2)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3)上气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影响正常通气者。

4)因沙斯或需要在最短时间内需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减轻患者痛苦,操作方便,也可行气管插管人工气管的护理:1)气管插管的护理。

2)气管切开的护理。

3)气囊的护理4)气道的湿化。

5)分泌物的吸引。

1.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护理:1)口腔护理。

2)牙垫的护理。

3)导管的固定。

2.气管切开的护理:优点:1)明显减少解剖无效腔,因而能减少呼吸功能的消耗。

2)管腔短,口径大,便于吸除气道内分泌物便于插入支气管镜。

3)不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可自由进食,易被患者接受,可长期保留或终身带管。

护理分为:创面的护理、套管的护理、套管的固定、吸引与口腔护理。

气管切开的适应症:1)一般病人气管插管后使用呼吸机治疗一周以上患者病情严重,不能脱离呼吸机,呼吸机时需进行长期的人工辅助呼吸者。

2)因上呼吸道阻塞,狭窄,头部外伤等,不能行气管插管者。

3)对咽部作放射性治疗者,为避免喉以下呼吸道的放射性损伤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护理要点:1)气管切开后用系带带妥善固定气管套管,尤其后48小时内严防套管滑脱或移位。

2)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时更换喉垫出血量多时应及时静脉或局部给予止血药。

3)气管切开垫的更换频率应视其渗出物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而定,一般每天更换1-2次4)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必要时伤口周围分泌物留取样本做细菌培养,以指导用药。

5)使用金属管套时,内管套应每日清洗,消毒一次,外套管在术后7-10天伤口形成窦道后每月消毒一次,塑料套管每1-2月更换一次。

6)拔管前应做好心理护理,提高吸氧浓度,增加体内氧储备彻底清除套管内外的分泌物,拔管后吸除窦道道中的分泌物,消毒伤口,并拢皮肤,用蝶形胶布固定伤口,盖上消毒纱布,使伤口不漏气,指导患者在咳嗽时按压纱布堵住伤口,以免咳嗽时因局部高压而引起漏气。

每日局部换药1-2次,避免感染,直至愈合,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气囊的护理:定期的气囊放气,气囊定时充气放气,气囊充气后长时间压迫气道粘膜易导致糜烂,溃疡和坏死,因此气囊应2-3小时放气一次,时间5-10分钟,每次重启不可过于饱满,以阻止气体漏出即可。

4.气道的湿化:湿化方法:(1)间断湿化法:1)间断气管内滴注法。

雾化吸入。

3)气道冲洗。

(2)持续湿化法:1)持续气管内滴注法(输液管法、微量注射泵法、输液泵法、密闭式吸痰管湿化)2)电热恒温湿化法(呼吸机上的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使用中吸入气体温度维持在32-37℃)。

3)热量和温度交换器。

(3)空气的湿化:1)在室内放置大量热水任期自然蒸发,使湿气布满全病室。

2)将浸水毛巾挂在暖气片上,让其自然烘烤。

3)采用拖地,洒水等方式经常湿润地面,维持室内湿度22℃,相对湿度60%。

湿化液的选择:1)生理盐水:易形成高温,形成痰,增加感染等慎用。

2)无菌蒸馏水:用于呼吸机使用适用于痰液粘稠者。

3)0.45%氯化钠:提倡使用。

4)1.25%碳酸氢钠:具有皂化作用,适于呼吸道冲洗,软化痰液。

温湿度:湿度·为32-37℃,不能低于20℃,不能高于40℃,相对湿度:95%-100%。

湿化液的量和速度:1)正常人每天从呼吸道丢失的水分约300-500ml。

建立人工气道后,每天丢失量剧增。

2)成人以200ml/d为最低湿化量,一般湿化量要根据痰液粘稠度量和病人的生理需要及时调整。

3)间断注入湿化法的间断时间一般为1-2h,注入量新生儿每次0.5ml,婴儿每次1.5-2ml,成人每次3-5ml。

5.分泌物吸引。

吸痰引起的并发症:1)缺氧:吸痰时将分泌物吸出的同时,肺泡塌陷,从而导致缺氧的发生。

2)心率不齐:缺氧,迷走神经反射。

3)呼吸道粘膜机械性损伤:压力过高,用力过猛,不必要的抽吸,不合规定的吸痰管。

4)感染。

5)吸痰管阻塞支气管,导致肺扩张不全,缺氧。

并发症的预防:1)吸痰前后应间隔,应供应纯氧。

2)每次吸痰时间勿大于15秒,两次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

3)选择适宜口径的吸痰管。

4)插入时不得吸痰。

5)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防止心跳骤停及严重缺氧。

频率明显减慢或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则立即停止吸痰,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进一步观察病情。

吸痰的定义:用吸痰装置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目的:1)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分泌物沉积而发生肺不张肺炎。

3)呼吸道分泌物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方式:经口鼻吸痰,经气管插管吸痰,经气管切开吸痰,电动吸引器法,大号注射器吸痰,中心吸引装置,经纤支镜吸痰。

吸痰指征:1)主诉。

2)监测spo2下降。

3)痰鸣音。

4)呼吸机高气道报警。

5)人机对抗。

人工气道拔出:1.气道管插管拔除拔除护理:保留气管插管一般在7天以内,如还需人工器官应考虑气管切开。

方法:1)备好吸氧装置。

2)吸净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拔管时误吸。

3)气道内充分吸痰。

4)提高吸入氧浓度。

5)解除固定气管插管的寸带和胶布。

6)置吸痰管达气管插管最深处,气囊排气,边拔管边吸痰,同时鼓励患者咳痰。

7)拔管后立即给予面罩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8)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口唇、面色、监测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

拔管后应氧疗观察,口腔护理,注意病人的神志、评估自我呼吸功能状态,如呼吸困难、哮鸣音等,严防喉痉挛和水肿至缺氧。

2.拔管后的护理:拔管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它关系到病人的预后。

小儿拔管后应垫肩,开放气道,防止喉头水肿致缺氧。

观察有无鼻翼煽动、呼吸急促、唇甲发绀、心率加快等缺氧及呼吸困难的表现,拔管30分钟后复查血气。

嘱病人安静休息,避免多说话。

观察病人有无声音嘶哑、喝水呛咳、吸气性困难等。

如呛咳严重或有误吸现象,立即禁食,改为鼻饲或静脉中营养。

拔管后早期呼吸道护理对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应鼓励和协调病人咳嗽、排痰、定时变换体位、拍背、雾化吸入、做深呼吸,必要时给予鼻导管吸痰。

气管切开拔管:拔管前的功能锻炼:拔管前应逐步换细管和堵管以锻炼病人呼吸功能。

堵管全程必须进行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以防意外发生。

如果病人脱机后呼吸功能已经恢复,有足够的咳嗽力量,可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呼吸情况24-48小时。

方法:清洁口、鼻、咽部分泌物,充分吸痰后,放气囊拔管保留面罩给氧,局部伤口用蝶影胶布拉拢后,油纱布敷料覆盖。

气道护理考试题科室: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30分)1.缺氧时,突出的临床表现是______A.皮肤湿冷,尿量减少 B.面色潮红,脉搏洪大 C.辗转反侧,呻吟不止D.烦躁不安,口唇发绀 E.头晕眼花,血压下降2.下列哪项不是给氧的适应证的是_______A.气胸 B.肺水肿 C.急性胃炎 D.安眠药中毒 E.哮喘 3.装氧气表前,先打开总开关是为了________A.检查氧气筒内是否有氧气 B.了解气体流出是否通畅 C.估计筒内氧气流量D.测知筒内氧气压力 E.清洁气门,避免灰尘吹入氧气表内4.开、关氧气表正确顺序的是________。

A.开总开关一开流量表一关总开关一关流量表一放余氧B.开流量表一开总开关一关流量表一关总开关C.开总开关一开流量表一关流量表一关总开关一放余氧D.开流量表一开总开关一关总开关一关流量表一放余氧E.开总开关一开流量表—_关流量表一关总开关5.在吸氧过程中,调整氧流量的方法是_______A.直接调节流量开关 B直接调节总开关 C.拔出鼻导管调节流量D.关总开关,再调流量 E.分开鼻导管与流量表连接处,调节流量后再接好6.鼻导管给氧,氧流量4L/min时,氧浓度为_______A.37% B.29% C.33% D.25% E.36%7.下列关于氧气筒的存放,错误的是____D。

A.做到防震,防火、防油、防热 B.搬运时避免撞倒,以防爆炸 C.距火炉5m,距暖气lmD.螺旋口上定期上油,以免生锈 E.分别悬挂“空”或“满”的标志8.某肺心病患者,伴呼吸衰竭、呼吸困难,并出现精神症状,给氧方法是_______A.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B.加压给氧 C.乙醇湿化给氧D.低流量间断给氧 E.高流量、高浓度持续给氧9.鼻导管给氧,导管插入长度为:______A. 鼻尖至耳垂B.鼻尖至耳垂的1/2 C.鼻尖至耳垂的1/3 D.鼻尖至耳垂的2/3 E.鼻翼至耳垂10.下列情况哪项不是缺氧的主要临床表现:______A.烦躁不安,脉搏增快 B.喘息、鼻翼扇动 C.四肢末梢紫绀 D.血压下降 E.神志不清11.病人用氧后,缺氧症状无改善、呼吸困难加重,首先应______ A.马上通知医生处理B.调节氧流量,加大吸氧量 C.注射呼吸兴奋剂D.检查吸氧装置及病人鼻腔 E.气管插管给氧12.为达到治疗效果,吸氧的浓度应不低于:_____A.35%~45% B.50% C.20% D.25% E.60%13.氧气筒内氧气不能用尽,一般需留5kg/cm。

,其目的是:_____A.便于再次充气 B.防充气时引起爆炸 C.便于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D.便于调节氧流量 E.使流量平稳,便于使用14.患者张某,监测PaO242mmHg,SaO270%,有发绀、呼吸困难,需氧疗,调节氧流量为_____A.1-2L/min B.2-4L/min C.4-6L/min D.6-8L/min E.8-10L/min15. 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同时并存的患者,应给予_____A.高流量、高浓度持续吸氧B. 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C. 加压给氧D. 高浓度间断吸氧E. 低浓度间断吸氧16.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了______的原理。

A.正压作用 B.负压作用 C.空吸作用 D.静压作用 E.虹吸作用17.为小儿吸痰时,负压一般不宜超过_______A.13.3kPa B.21.3kPa C.40.0kPa D.53.3kPa E.60.0kPa 18. 吸痰前下列检查方法错误的是______A.吸痰管型号是否合适 B.电源和吸引器电压是否相等 C.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D.安全瓶内是否加入少量消毒剂 E.吸引器的吸力是否正常19. 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的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_A.减少患者痛苦B.减轻气管黏膜受损C.防止患者缺氧D.避免痰液阻塞导管E.保持导管处于无菌状态20.经气管插管吸痰,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的____,负压不可过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