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表格中的一组数据。

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导体两端电压(V)导体电阻(Ω)通过导体的电流(A)422441480.5A.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答案:D2.一段导体两端加3V电压时,电流为0.6A,如果两端电压再增加1.5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9A5Ω3.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_________很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能造成_________。

答案:电流火灾4.将图7-1-1中的实物连成实物图。

要求: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总电流,电压表只测灯L2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只用于改变灯L2的亮度,并且滑片左移时灯L2变亮。

图7-1-1解析:滑动变阻器只用于改变灯L2的亮度,所以应与灯L2串联。

本题中要求滑片向左移动,灯L2变亮,即向左移动要使电阻减小,则接AC或AD都符合要求。

答案:如图所示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小华学完电流、电压、电阻的有关知识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了班上同学们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有电流通过的电阻两端,一定有电压存在B.没有电流通过的导体,没有电阻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答案:A2.小明同学连接了图7-1-2所示的实验电路。

实验时,他注意比较了电路在开关闭合前、后的现象。

下列符合观察事实的是()图7-1-2A.开关闭合前、后,灯泡均能发光B.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变小C.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变小D.开关闭合前、后,电压表读数均为电源电压答案:B3.关于公式R=U/I,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电阻越小C.导体的电阻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答案:C4.如图7-1-3所示为某同学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物连接图。

在电压表尚未接入电路之前,已存在两处明显的连接错误,请你指出:图7-1-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定错误已纠正且原电流方向不变,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

答案:(1)滑动变阻器接入方法错误(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如图所示5.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案:方案1:拿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利用图7-1-4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电流表测出电阻R上的电流,电压表测出R两端的电压,进行一次探究,找出三者的关系。

方案2:设计的电路图如图7-1-4甲,也用一个定值电阻R,通过改变串联电池节数来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测量,探究三者的关系。

方案3:利用图7-1-4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首先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出每次通过R的电流,然后更换不同阻值,移动P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测出每次通过不同阻值R的电流,探究三者的关系。

图7-1-4根据你平时的实验经验,结合已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你认为哪个方案最佳?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为了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分别测出这三个量:电阻我们采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流、电压分别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得。

但是,只测出一组电流、电压、电阻的数值,是无法确定它们的关系的,要多测几组数据,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

答案:方案3操作方便,过程严谨、科学6.你一定见过或听说过稳压器,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它?解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越来越大,许多地区电压不稳,在用电高峰时只能达到150V左右,而深夜会升到230V以上,都不符合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所以人们制作了一种稳压装置,使输出的电压基本上达到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使之正常工作。

答案:输出稳定的电压,保护用电器,防止损坏。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如果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按照图7-1-5的电路图连接了电路,各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均正确,结果会()图7-1-5A.电流表被烧坏B.电压表被烧坏C.电流表示数为0D.电压表示数为0答案:C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0.1A,若将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________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

答案:0.1560Ω60Ω3.(2010甘肃兰州模拟,22)如图7-1-6所示,电阻R1=R2=4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此时电路是_________联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____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____Ω,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A。

图7-1-6解析:S1、S2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

U1=U2=U=I1R1=0.75A×4Ω=3V,总电阻为2Ω,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1接入电路,总电阻为4Ω,此时通过R1的电流I1=U/R1=3V/4Ω=0.75A。

答案:并240.754.将两个电阻R1、R2并联后,再与电池组和开关串联成回路,如图7-1-7所示。

已知干路电流为I=2A,通过R1的电流为I1=1.2A,电池电压为U=24V,求R1和R2的阻值是多少?图7-1-7解析:并联电路中的各支路电压相等,U=U1=U2=24V,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解:I2=I-I1=2A-1.2A=0.8A,由I=U/R得R=U/IR1=U1/I1=24V/1.2A=20Ω,R2=U2/I2=24V/0.8A=30Ω。

答案:R1=20ΩR2=30Ω5.如图7-1-8所示,R1=12Ω,将它与R2串联后接到8V的电压上,已知R2两端的电压是2V,求R2的阻值。

图7-1-8解析:根据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U=U1+U2可求出U1,然后根据U1/U2=R1/R2可求出R2。

也可以根据I1=(U总-U2)/R1=I2来求R2,即U1=U总-U2=8V-2V=6V,I 1=U 1/R 1=6V/12Ω=0.5A,又I 1=I 2得R 2=U 2/I 2=2V/0.5A=4Ω。

答案:4Ω6.某人做实验时把两盏电灯串联起来,灯丝电阻分别为R 1=30Ω,R 2=24Ω,电流表的读数为0.2A ,那么加在R 1和R 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答案:因为RU I =,所以U=IR U 1=IR 1=0.2A×30Ω=6VU 2=IR 2=0.2A×24Ω=4.8V故R 1和R 2两端电压分别为6V 、4.8V 。

7.如图7-1-9所示电路,电压表V 1的读数为8V ,闭合开关后V 2的读数为5V 。

若电阻R 1的阻值为12Ω,求R 2的阻值。

图7-1-9答案:U 1=U-U 2=8V-5V=3V通过R 1的电流I 1=Ω=12311V R U =0.25A Ω===2025.05222A V I U R 故R 2的阻值为20Ω。

8.孙楠同学用如图7-1-10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 、b 两点间,闭合开关S ,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 与电阻R 并不成反比。

图7-1-10(1)你能分析出发生错误的原因吗?(2)如果仍用5Ω、15Ω和25Ω的三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你能否设计两种方法,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画出电路图,并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答案:(1)实验中没有保持a 、b 两点间的电压不变。

(2)方法一:如图甲所示,利用电源电压不变。

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②分别把5Ω、15Ω和25Ω电阻依次连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每次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电阻R/Ω5 15 25 电流I/A0.6 0.3 0.2方法二:利用图乙所示的电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a 、b 两点间的电压不变。

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②分别把5Ω、15Ω和25Ω电阻依次连入电路a 、b 两点间,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使三次电压表示数相同,读出每次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9.加在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从6V 增加到7.5V 时,通过它的电流增大了0.05A ,求该电阻的大小。

解析:加在导体上的电压增加时,电流增大,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一个定值,因此:R=U 1/I 1=U 2/(I 1+0.05A ),即6V/I 1=7.5V/(I 1+0.05A )得I 1=0.2A ,所以R=U 1/I 1=6V/0.2A=30Ω。

答案:30Ω10.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中的电阻增大3Ω时,电流减小到原来的4/5,求电路中原来的电阻是多大。

解析:根据改变电阻前后电路两端电压不变,则电阻改变前U=IR ,电阻改变后U=I 54(R+3Ω)即IR=I 54(R+3Ω)得R=12Ω。

答案:12Ω11.(2010福建福州模拟,28)请你利用如图7-1-11所示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灯丝的电阻。

(1)把图7-1-11中的实物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图7-1-11(2)请根据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3)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应最______,即滑片应位于_____端。

(4)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A.滑动变阻器开路B.电压表短路C.灯短路D.灯开路(5)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7-1-12所示,此时电流为_________A,灯丝的电阻是_________Ω。

图7-1-12解析:要求出小灯泡的电阻,必须知道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故电压表应与小灯泡并联,电流表应与小灯泡串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