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基础》第三章植物生长的营养调节试题一、选择题:1.作物营养临界期一般多出现在生长的()A.初期B.中期C.后期2.小麦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A.分蘖期B.拔节到抽穗期C.盛花期3.粮食作物每形成100kg籽粒吸收N:P2O5:K2O比例为()A.3:1:1 B.3:2:1 C.3:1:34.根系吸收养分的主要形态是()A.离子态B.分子态C.有机态5.下列属于低度归还元素的是(),属于中度归还元素是(),属于高度归还元素是()A. NPKB. Ca Mg S C. Fe Mn Al6.最小养分是指按植物对养分的需要量来讲是()那种A.植物需要量最少的B.土壤中含量最少的C.相对含量最少7.能培肥土壤并供给作物整个生育期中所需养分施肥环节()A.基肥B.种肥C.追肥8.追肥一般多以()为主。
A.肥效持久的有机肥B.速效性化肥C.微量元素肥料9.下列肥料中有化学酸碱反应和生理酸碱反应的是()A.无机肥料B.有机肥料C.复混肥料10.下列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是(),属于中量元素是(),属于肥料三要素是(),属于微量元素是()。
A. NPKB. Ca Mg S C. Fe BMn11.下列氮肥中,不能与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的是(),在土壤中移动性大,易随水流失的是(),宜施于旱地宜在水田施用的是(),在通气不良时,易发生反硝化脱氮损失的是()。
A.铵态氮肥B.硝态氮肥C.酰胺态氮肥12.下列肥料中,被农民称为()“臭肥、气肥”的是()A.碳酸氢铵B.尿素C.硫酸铵13.下列肥料中适宜作种肥的是(),不肥用于水田的是(),不能用于忌氯作物的是()。
A.(NH4)2SO4 B. NH4Cl C. NH4NO314.作物缺乏N素首先是()叶片开始均匀黄化A.上部B.中部C.下部15.下列肥料中不能用于根外追肥的是(),属于化学酸性肥料是()A.NH4HCO3 B. 尿素C. 磷酸二氢钾16.下列不属于忌氮作物的是()A.烟草B.甘薯C.白菜17.下列属于生理酸性肥料是(),属于化学碱性肥料的是()A.NH4HCO3 B. 尿素C.NH4Cl和(NH4)2SO418.下列肥料中能作种肥的是(),既是化学中性又是生理中性肥料()A.NH4HCO3 B. 尿素C.过磷酸钙19.铵态氮肥一般施肥的深度是()A.5-10cm B.7-10cm C.10-15cm20.下列肥料中()施于水田效果较好A.硫铵B.氯化铵C.销铵21.氮肥增效剂一般在()施用效果较好A.旱地B.水田C. 旱地和水田22.植物吸收磷素的主要形态是()A. H2PO4-B. HPO42-C. PO43-23.下列属于速效磷肥的是()A.水溶性磷肥B.弱酸溶性磷肥C.难溶性磷肥24. 土壤溶液中PH值在()时,磷的有效性较高。
A. PH6-B.7-C.6-25.下列属于速效磷肥是(),属于弱酸溶性磷肥的是(),属于难溶性磷肥的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磷肥是()A.过磷酸钙B.钙镁磷肥C.磷矿粉26.把磷肥优先施于()上,可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
A.绿肥作物B.粮食作物C.豆科作物27.磷肥应优先施于()土壤上。
A.缺磷、酸性B.富磷、酸性C.缺磷、碱性28.过磷酸钙的有效成分是()A.磷酸一钙B.磷酸二钙C.磷酸钙29.下列磷肥品种中、适于做种肥、根外追肥的是()。
A.过磷酸钙B.钙镁磷肥C.磷矿粉30.当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时,施用钾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当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时,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
A.65μg/g B. 95μg/g C. 125μg/g31.硫酸钾应优先施于()作物上。
A.喜钾B.喜磷C.喜氮32.氯化钾不宜作()。
A.种肥B.追肥C.基肥33.在农村来源广,施用普遍的一种钾肥是(),可以做盖种肥的是(),可防止病虫害,防止水稻烂秧的是。
A. 草木灰B. K2SO4 C. KCl34.多数微量元素缺乏症首先发生在()。
A.幼嫩组织B.衰老组织C.二者同时35.利用微量元素肥料浸种,常用的浓度是()。
A. -% B. -1% C. 1-10%36.用微量元素肥料拌种,用肥量一般为(),溶于40-60ml水中。
A.1-5g/kg B.2-6g/kg C.3-7g/kg37.复混肥料有效成分含量一般用()的相应百分含量表示。
A.N―P2O5―K2OB. N―P―KC. NO2―P2O5―K2O38.下列不属于复混肥料的是()。
A.磷酸二氢钾B.KCl C.KNO339.磷酸二氢钾浸种的适宜浓度为(),根外追肥适宜浓度为A. % B. -% C. 1-2%40.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做基肥,追肥时的用量为()。
A.750-3000kg/hm2 B. 1000-2000kg/hm2 C.100-300 kg/hm241.下列肥料可以混合的是(),不可以混合的是(),可以暂时混合的是()。
A.硫酸钙与过磷酸钙B.碳铵与草木灰C.过磷酸钙与硝态N肥42.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绿色农产品的理想肥料是()。
A.有机-无机复混肥料B.复混肥料C.无机肥料43.有机肥料是一种()。
A.速效肥料B.迟效肥料C.完全肥料44.农业生产中施用最为普遍,也是来源最为广泛的有机肥是().A.粪尿肥B.秸秆肥C.沼气池肥45.人粪尿是以()素为主的速效有机肥料。
A.氮B.磷C.钾46. 人粪尿不宜施用于()。
A.忆氯作物B.叶菜类作物C.禾谷类作物47.下列属于冷性肥料的是(),属于热性肥料的是()。
A.牛粪B.马粪、羊粪C.猪粪48.下列家畜粪尿中,NPK含量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A. 羊粪B. 猪粪、马粪C.牛粪49.半腐熟的厩肥只能作()。
A.基肥B.种肥C.追肥50.普通堆肥的发酵温度不超过(),高温堆肥的温度可达()以上。
A. 55℃B. 60℃C. 70℃51.高温堆肥堆内的温度保持在()左右,能杀虫、灭菌、消灭A. 55℃B. 60℃C. 70℃52.半腐熟堆肥的特征是()腐熟堆肥的特征是()。
A.棕、软、腐B.黑、烂、臭C.棕、软、臭53.堆肥作基肥时的用量是(),厩肥作基肥的用量是()A. 1500-2500kg/亩B.1000-2000 kg/亩C.4500-6000 kg/亩5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A.CH3(甲烷) B.NH3C.H2S55.秸秆直接还田时,一般应将秸秆碎至()。
A.2-5cm B.5-10 cm C.10-15 cm56.秸秆直接还田时,应将切碎的秸秆耙入()的土壤表层,或翻至()土层中。
A. 5-10 cm B.10-15cm C.18-20 cm57.秸秆直接还田时,应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
A. 30-50% B. 50-60% C.60-80%58.秸秆直接还田时,应配施一定量的速效氮肥其目的是()A.降低C/N B. 提高C/N C.增加土壤养分59.秸秆还田时,配施速效N肥的用量是(),速效P肥的用量是()A.35-40kg/hm2B.90-100 kg/hm2C.100-150 kg/hm260.秸秆直接还田时,一般秸秆用量以()为宜。
A.1500-2500 kg/hm2B. 2500-3000kg/hm2C. 4500-6000kg/hm261.生物肥料保存的适宜温度是()A. 2-5℃B.4-10℃C.8-15℃62.生物肥料不可与()混合施用。
A. 农药B.化肥C.有机肥63.绿肥以()为主,提倡()A. 豆科作物过腹还田B. 禾本科作物直接翻压入土C.叶菜为作物,切割堆沤异地施用。
二、判断题1.了解作物的营养特性是进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
2.大多数作物对磷的临界期均早于氮素。
3.在作物临界期施用的肥料在生产上肥够发挥其最大的增产效益。
4.各种养分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是可以互相替代。
5.薯类作物属于喜钾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需磷量较高。
6.土壤中大部分有机态养分需经微生物分解转化成离子态养分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7.施肥时把肥料集中施在根系附近,可提高施肥效果。
8.作物除根部可以吸收养分外,叶部也可吸收养分。
9.根外追肥可完全替代土壤追肥。
10.根外追肥时,叶片湿润的时间越长,养分吸收越多。
11.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差的磷、铁、铜及不移动的钙元素,根外追肥时,应重点喷在新叶上。
1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13.一种养分离子的存在会减少作物对另一种养分离子的吸收,称为营养元素的拮抗作用。
14.氮、磷之间具有促进作用,磷、锌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15.养分的归还学说是合理施肥的理论基础。
16.最小养分是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17.报酬递减律是合理施肥的主要依据。
18.植物吸收养分是一个主动的、有选择的吸收过程。
19.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它们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同等重要,彼此之间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20.土壤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全氮含量高。
21.大多数的有机态氮,需要经微生物分解转化成无机态氮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22.化学肥料有效养分含量高,可改善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
23.土壤中的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都是速效氮素。
24.氯化铵施于水田的效果优于硫铵。
25.硝酸铵应尽量施于水田而不用于旱田。
26.在石灰性土壤上长期施用硫酸铵,应注意与其他氮肥品种轮换施用或配合施用有机肥料。
27.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是河北省农业土壤的一个障碍因素。
28.土壤中的无机态磷和有机态磷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9. 土壤中磷的固定和磷的释放是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
30. 土壤中磷的固定,是过磷酸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31. 过磷酸钙在缺硫的土壤和喜硫的作物上施用效果良好。
32. 钙镁磷肥在碱性土壤上施用,其肥效与过磷酸钙相当。
33.磷矿粉在北方石灰性土壤上施用效果好。
34.磷肥应优先施用于缺磷土壤、喜磷作物上。
35.在严重缺氮或缺钾的土壤上磷肥的增产效果明显。
36.一般土壤中全钾含量反映了土壤钾素的潜在供应能力。
37.土壤中全钾量是当季土壤钾素供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38.土壤中水溶性钾与交换性钾可以互相转化。
39.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与钾肥肥效有一定的相关性。
40.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后果。
41.氯化钾在一般土壤上均可施用,并适于各种作物。
42.磷酸铵是以磷为主的一种高浓度复合肥,应注意补充氮。
43.钾肥应施到速效钾含量低的低产田上。
44.凡是含碳水化合物多的作物,需钾量大。
45.多数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很小,缺乏症状首先发生在衰老组织上。
46.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
47.有机-无机复合肥是一种长短结合,缓急相济、集用地养地于一体的新型复混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