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教学课件
知识总结
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草原退化
东北、西南、华南 封山育林、合理计划砍伐、采
林区
育结合;
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内蒙古、青海、宁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
夏、新疆
畜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
海域
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
行禁渔期制度;
p 改革耕作技术,调整农业结构 p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 阅读教材P55,从材料 中找到高速公路建设 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 响?如何改善。
生态环境影响
改善措施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二)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
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落实水土保 持工程措施。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 就地保护是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环境保护起来,
以便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其范围比较广,保护的对象是生态系 统。
迁地保护只能是对单一的物种进行保护,它主要适用于对高度
濒危的物种进行抢救,以避免该物种的灭绝。就地保护的办法是建 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的办法是建立动、植物园等。
小试牛刀
珍稀动物自然栖息空间
自然历史遗迹
重大水源地
卧龙保护区
五大连池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迁地保护
通过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 效保护。(目的: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
动物园
植物园
水族馆
珍稀濒危动物人工繁育基地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建立濒危物质质库
知识总结
生态环境 问题
水土流失
主要分 布区域
黄土高 生物措施 原、东 南丘陵 工程措施
土地 荒漠化
西北、 华北半 干旱区
农业技术 措施 控制人口 生态恢复 与建设
主要防治措施
植树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建立有机高效 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修筑梯田(拦蓄坡面径 流)、打坝建库(贮水拦沙)等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章 第 三 节
01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学
和荒漠化的措施及其作用。
习
02 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采取的措施。
目
标
03 强化人类和自然互相依赖、共生共存的思想,
树立善待自然、善待地球的观念。
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入下列内容: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
读图,分析: 世界人口和物种灭绝数量变化有怎样的相关性?
世界人口增加和物种灭绝数量是正相关。 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极宝 贵的财富。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就地保护
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目的:维护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以及生物的繁衍和进化)
植物种子库
动物精子库
国家种质库内景
总结归纳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 理
(如动植物园、水族馆、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3)建立濒危物种质库,如植物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 遗
传资源。 (4)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有什么区别?
p 加强村镇规划,改善居住环境 p 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植被破坏
小水指单站装机容量在50000
千瓦以下的水电站,相对具有投资 少、见效快、回报比较稳定的特点。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 比较贫困的山区,也是缺电少电地 区,对解决自身用电问题,弥补电 力需求缺口,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 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小水电、沼气,营造薪炭林等;
分析为保护白海豚生存环境,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的措施。(10分)
【答案】 减少桥墩和部分采用海底隧道,使白海豚获 得更大的通行空间; 使用先进技术(如部分海上作业变为陆地工 厂化作业),缩短海上作业和施工时间; 施工时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水的排放,控制 施工作业的噪音,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
改良灌溉方式和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科学施 肥、选育良种、深耕改土、轮作套种、地膜覆盖等
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① 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
水农业;减少牧区水井数量; ②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 调整农、林、牧用地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退耕还林、还牧; ④ 采取综合措施解决能源问题:开发风能、太阳能、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共同原因
生态破坏
植被破坏
土 地 荒 漠 化
牧业
采矿业
不合理开发建设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一)发展生态农业 1.概念: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在生产过程中强调合理利用土 地和其它各种自然资源,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 产、优质和高效的农业。
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弊:水土流失严重
薪炭林
➢薪炭林是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
烧原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如 乔木林和灌木林。 ➢特点:耐干旱、适应性强、生命力 强、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耐 樵采和燃值高的树种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一)发展生态农业 2.具体措施:
(3)制度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植被。
生存环境
中华白海豚是全球濒危物种,适宜生活在清洁、安静的水域,珠江口伶仃洋水深25 米内的海域是其重要活动区域。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长的 跨海大桥,也是我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和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建设者在 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对白海豚生存环境的影响。
生态养殖鱼塘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一)发展生态农业
2.具体措施: (1)政府:加强政策引导
制定生态建设和开发的 激励政策和补偿政策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眼前利益+长远利益
北方农村生态沼气家园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一)发展生态农业 2.具体措施:
(2)能源利用:加强农村住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