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初一年级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1.下列日常活动中,哪项与地理有关()
A.看杂志
B.收看收听天气预报
C.骑自行车上学
D.早睡早起
2.下列各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1:15000
B.1:3000000
C.1:15000000
D.1:30000000
3.野外旅行是学习地理的好方法。
下列物品中,夏季去新疆旅游时不需要带的是( )
A.地图
B.雨衣
C.指南针
D.照相机
4.某班学生准备从学校出发,去植物公园参加春游活动。
出发前,他们在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量出两地距离是4厘米,那么他们的实际路程应该是( )
A.0.4千米
B.4千米
C.40千米
D.400千米
5.下列学习地理的方法中,不科学的是()
A.作好地理听课笔记
B.多看地图,善于总结
C.只要背记地理知识点就可以了
D.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6.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力充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多子多福,生活幸福美满
C.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D.给环境与资源造成巨大压力
7.某地区2005年初总人口为1000万,该地区人口出生率为4.5%,死亡率为3.9%,2005年该地区自然增长的人口为()
A.60人
B.600人
C.6000人
D.60000人
8.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是()
A.眼色
B.肤色
C.脸型
D.毛发
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B.德语
C.阿拉伯语
D.汉语
10.下列论述属于白种人的是()
A.鼻梁高,嘴唇厚
B.肤色眼色发色都较浅
C.嘴唇较厚,体毛较少
D.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11.下列宗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的是()
A.伊斯兰教
B.喇嘛教
C.基督教
D.佛教
12.工农业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是()
A.高山地区
B.平原地区
C.高原地区
D.荒漠地区
1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
14.下列说法中表示天气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赤道终年炎热
C.明天小雨夹雪
D.冬季寒冷干燥
15.“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哪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人类活动
D.地形因素
16.世界上领土居前三位的国家由大到小依次是()
A.加拿大俄罗斯中国
B.俄罗斯中国美国
C.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D.中国美国巴西
17.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与稳定
C.环境与发展
D.环境与安全
18.选择和决定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是()
A.联合国安理会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奥委会
D.各申办国家
19.当代世界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介入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争端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C.发达国家长期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武装挑衅
D.石油输出国和石油输入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20.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其差异主要在于()
A.国土面积是否很大
B.人口是否很多
C.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很高
D.历史是否很悠久
中学初一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答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
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六题,共60分)
21.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0分)
1.写出A C两点的经纬度 A , C ,
2.A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
B点位于南北半球的半球
3.A点位于C点的方向;
C点位于B点的方向
4.B点位于高中低纬度的纬度
5.A点位于五带中的带
22.读下表并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8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0 6.5 11.0 13.0 21.5 26.0 30.0 28.5 25.0 18.5 12.0 7.0
65 103 138 205 216 190 99 113 60 83 70 48 降水
量
1.根据表中提供的资料,
完成右图某地的气温变化曲线
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4分)
2.该地年降水量为 mm
3.根据以上的气候资料,
简要叙述该地的气候特点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
4.下列城市中与上述气候资料相对应的是
A 新加坡
B 伦敦
C 广州
D 北京
23.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并据图回答问题(15分)
1.写出图中以下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A C D G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洋名称
①②③④
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填字母)
四大洋中,主要位于北极地区的是(填数字)
4.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全球海陆分布的情况。
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南或北半球);
北极地区绝大部分是,南极地区绝大部分是(陆地或海洋)
24.读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①⑦两处人口稠密的是处,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③④两处人口稀疏的是处,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2. ⑧处的主要高原是,主要是由板块与板块碰撞隆起而形成的
③处的主要平原是,属于气候。
3.数码所在的国家居民为白色和黑色人种混居,
数码所在地区的阿拉伯人较多。
4.数码④所在地区居民多信仰教,以人种为主
数码②所在国家通用的语言是。
2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分别从B处和C处向A点前进,较容易到达山顶的是处。
2.D点海拔为米,它和C点的相对高度是米;
若C点的气温是6℃,则D点的气温为。
(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3.B点在A点的方向
4.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为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米
26.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房屋建筑作为人类生存的居住地,其建筑风格,外部形态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降水对聚落景观的影响:降水多或降水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水的流泻,降水量很小的地区,屋顶通常较平。
材料二气温对聚落景观的影响:曾有人调查过欧洲各地的墙壁厚度后发现,英国,荷兰
的墙壁厚度平均为23厘米,德国为38厘米,波兰为50厘米,俄罗斯则为63厘米。
材料三我国云南省傣族,佤族的竹楼,颇具特色。
这些民居居住地降水较多。
竹楼多采用歇山式的屋顶,坡度较陡,达45度至50度,竹楼为双层结构,下层空着或堆放杂物,上层住人。
材料四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夏季洞里比洞外凉爽很多,冬季则又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
⑴以上材料说明各聚落的建筑风格受当地的影响。
⑵傣族的竹楼多采用歇山式屋顶,原因是,人住竹楼上层是因为。
⑶我国西北地区屋顶平缓,你能说出其原因吗?
⑷材料二中,为什么从英国到俄罗斯房屋的墙壁越来越厚?
⑸材料四中,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建窑洞有哪些好处?窑洞为什么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
中学初一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六题,共60分)
21. 1. A (70°E, 20°N ); C (100°E,10°S)2. 东,南 3. 西北,正东
4.低
5.热
22. 1.画图略 2. 1450mm 3.全年温和湿润,欧洲西部 4. B
23. 1.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
2.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 A, A D
4.北半球,海洋,陆地
24. 1. 1 ,低纬度沿海地带;3,热带雨林气候区
2. 青藏高原,亚欧板块,印度洋;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
3. 5处,6处
4. 基督教,白种人,英语
25. 1. C 2. 500, 200, 4.8℃ 3. 西南 4. 500
26. 1. 气候 2. 降水较多,上层干燥通风 3. 降水少
4. 气温越来越低
5. 就地取材,冬暖夏凉;开窗少,保暖,也可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