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PPT课件

智能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PPT课件


国外EMV迁移的现状
• 到目前为止,五大国际卡组织中VISA, MasterCard、JCB和American Express 已经宣布向IC卡迁移,据不完全了解,已 经进行或计划迁移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20 个,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太区。英国和法 国最为积极,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迁移。亚 太区的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 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和菲 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已经进行迁移或正在积 极筹划中。
IC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主体工程是从银 行卡起步的,银行卡工程是金卡工程的重 点
一、银行卡应用发展迅速
• 萌芽、起步阶段 1978年至1992年——实现 了“零”的突破(1985)
• 初步发展阶段 1993年至1996年——全国金 卡工程开始启动(1993)
• 联网通用阶段 1997年至2004年 ——中国 银联成立(2001)
各种卡的性能比较
IC卡类别及应用范例
• 银行及零售业 • 有线电视付费 • 娱乐卡 • 公司/单位 • 医保卡 • 通信卡 • 交通卡 • 安全卡
简单CPU卡 简单CPU卡 加密存储卡 加密存储卡 加密存储卡 简单CPU卡 射频预付费卡 高级CPU卡
银行卡付费卡远程购物 有线电视用户卡 电子钱包成绩卡 出入控制卡考勤卡工资卡 医疗记录卡养老保险卡 付费电话卡移动电话卡 汽车行驶卡驾照卡收费卡 军用政府及计算机网络
因 • 利弊权衡对我国EMV迁移的
见解和建议
EMV迁移的优点
• 防止伪卡欺诈损失 由于传统的磁条卡技术含量低,使得银行卡 欺诈犯罪成为全球银行共同的大敌 ,EMV标 准有效地解决了银行卡的安全问题,能很好 地解决目前主要的银行卡犯罪问题。 • IC卡在多功能运用上的优势 IC卡存储量大并可进行数据处理的特点使发 卡银行可以在其上开发出很多新的功能 。
• 品牌创建阶段 2004年至今——银联标准已 真正成为民族银行卡产业的标准,并成为 国际银行卡产业的一支新兴力量
二、智能卡行业应用向纵深发展
• 电信及网络通信领域:始终是我国IC卡应用的最大市场 (占我国IC卡发行总量的75%左右 )
• 公安领域:采用非接触式IC卡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预 计2008年末完成约9亿张的发行量 ),电子机读旅行证件, 用RFID技术开展汽车电子车牌及智能交通系统
管理
四、信息安全助金卡工程有序发展 ——安全缺陷和漏洞
• 信用卡诈骗 • 电子支付 、网络银行 、手机移动支付 诈骗
• 黑客软件、网络病毒、谍件等盗取客户银 行卡号、密码,非法获取银行业网站后台 数据库中客户资料和信息
• 通过网上银行大肆盗划持卡人卡内资金
• 在网上设立假的金融网站,骗取客户银行 卡号、密码的“谍件”,网络钓鱼
• 典型的基于EMV标准的IC卡支付系统中,有 六个主要的实体
认证机构
(CA) 持卡人
(CardHolder) 卡片
(Card) 终端
(Termina1) 发卡方
(Issuer) 收款方 (Acquirer)
持卡人 (CardHolder)
(Termina1)
EMV迁移
• EMV迁移的优点 • 国外EMV迁移的现状 • 国内EMV迁移进行缓慢的原
金融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卡(本质)
金融卡
金融(应用)
一、卡的简介及其历史与发展 二、金融卡的发展与应用 三、EMV迁移
卡的类型
• 光电检测卡 • 磁卡 (银行卡——目前我国主要的金融卡类型) • 接触式IC卡 (接触式IC卡―IC电话卡、SIM卡、社保卡) • 非接触式 IC卡 (IC卡―公交乘车卡、校园卡、第二代身份证)
国内EMV迁移进行缓慢的原因
• 中国的银行卡事业正在进入一个高速 发展的时期,卡种繁多、发卡量激增。
• 我国绝大部分是借记卡,采取的是密 码确认方式,信用风险总量不会太大, 各商业银行EMV迁移的动力不足。
四、信息安全助金卡工程有序发展
——应对措施建议
• 物理安全——信息产品自身安全性(密码 技术,芯片安全性等)
• 确保数据存储和交换的正确性(校验技术 等)
• 信息系统的安全 • 信息内容和资源的可信
——技术性研究和应用性研 究双管齐下
EMV标准/迁移
• EMV标准 • EMV迁移 • 基于EMV标准的金融IC卡安全框
卡的发展过程
条码卡磁卡接触式IC卡非接触 式智能卡
1、打孔卡 条码卡 优点: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技 术成熟,读写时免接触 缺点:信息外露,保密性极差 隐形条码卡
卡的发展过程
2、磁卡:成本低廉,易于使用,便于管理,且具有一定的 安全特性
普及(USA:Visa 卡/MasterCard )在美国由于 磁卡 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等系统,磁卡的应EMV标准是由EuroPain、MasterCard和Visa三 大国际卡组织共同制定的金融支付系统的IC卡及 读卡终端的互操作规范.它着眼于取代磁条卡, 实现全球范围金融IC卡的跨国界、跨厂商、跨金 融机构的互操作。并提供一卡多用的基础。
• 典型的基于EMV标准的IC卡支付系统中,有 六个主要的实体(认证机构(CA),持卡人 (CardHolder),卡片(Card),终端(Termina1), 发卡方(Issuer),收款方(Acquirer)
系 统非常完善
智能卡系统在美国的发展远比欧洲国家要慢 非常完善的磁卡应用系统(例如银行系统)
弥补了磁卡本身在其安全保密特性上所存 在的不足
卡的发展过程
3、接触式IC卡 存储器卡 逻辑加密卡 多功能智能卡
4、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 ) 公交、轮渡、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也应用在门禁管理、 身份证明和电子钱包
• 建设及公共服务领域:公共交通、燃气、供水、供电、供 暖、数字社区、路桥收费、停车场管理、风景园林等行业
• 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 :社会保障卡
• 另外还有:卫生领域,旅游行业、食品、药品监管领域、 税务领域 、电子口岸领域、广播电视领域等
三、金卡工程RF I D试点初见成效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面向工业生产过程与安全生产管理 3、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 4、重要物品的防伪和安全管理 5、智能交通系统与机动车、驾驶员的综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