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买电器》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二:买电器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买电器》的教学反思《买电器》这一课是一节口算课,相对于其他学习内容来说,计算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这节课我做了一些探索。
1.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机会。
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电器示例提出我买电器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出多位数的加减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2.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我在教学中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和全班交流,探索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3.注重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当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时,及时给予了恰当的引导和评价。
不足之处:1、虽然学生已经对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了,但是对于口算来说,要求的是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从这节课来说学生的计算能力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的,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学生计算还达不到让人满意的程度。
2、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的,必须要经常的练习和老师耐心的指导,这一点我做的不是很好。
3、课堂上对部分学生的关注不够。
篇三:买电器的教学反思《买电器》的教学反思如何上好计算课,把枯燥乏味用生动有趣来代替?如何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算法多样化?为此,我尝试着将这节“口算教学”设计成“生活的、活动的、有趣的、发展的数学学习活动”。
通过创设“买电器”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动脑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并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同时,把“分类”“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巧妙地渗透在教学中,努力让原本枯燥、单调的口算教学变得有趣、饱满、灵动、厚实,具有深度,富有创新。
《买电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内容中的第一课时。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买电器”活动,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并结合“买电器”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在课堂处理上,我有以下几点想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价格竟猜,发展学生数感。
我创设了淘气搬家买电器这一情境,并引出问题:“你知道这些电器的价钱吗?请你来猜一猜”。
价格竞猜是本节课的“兴奋点”。
通过创设“猜价格”的游戏活动,既复习旧知,又能激起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同时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根据所给的提示,同学们都抢着来猜。
在这里利用猜数游戏猜出电器价格,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组成的掌握,也为后面的计算作一些铺垫,从孩子们兴奋的眼神中,我看到他们对这一活动的喜爱,孩子们喜欢这种智慧型的学习方式。
二、自主提问,探究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买电器》情境中,我注重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如“电视机和冰箱一共多少元?”“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电视机比冰箱便宜多少元?)”,并能通过探究学习,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如: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元?你会列式吗?在计算500+800得数时,同学们说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如:a、5加8等于13,再在后面加两个0,也就是1300。
b、5个百加8个百就是13个百,13个百就是1300。
c、800+200=1000,1000+300=1300。
(凑整千)在探索过程中,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的过程,充分展示和交流多种算法。
在比较观察中感受和理解“进位”的含义。
对于算法最优化的选择,我没有急于评价哪种方法的优与劣,而是通过对比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在计算中学会观察,学会比较,体验到最优的算法。
这样的教学让我感受到,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固然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鼓励算法多样化,学生们在算法创造中闪现出了灿烂的火花更是难能可贵的。
篇四:买电器1教学反思课题:买电器教材分析:教材创设了“买电器”的情境,价钱都是整十、整百的数,目的是通过学生熟悉的购买电器的生活场景提出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学习整十、整百数相加减的口算。
学情分析:学生有较为熟练的百以内加减法口算的经验,对于立足于方法和策略的学习有一定的体验.在用规范准确的语言描述计算理由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十、整百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整百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小黑板、100元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最近搬家了。
今天,他们家要到商场买电器。
咱们和淘气一块去,好吗?请看商场里有许多电器。
(有小黑板出示洗衣机、电视、电冰箱、电扇,用纸条遮住其价钱。
)2、游戏:猜价格。
但是,每种价钱是多少呢?老师请你们猜一猜。
⑴、洗衣机的价格是一个整百数,它在400-600之间。
(500)⑵、电视的价钱相当于8张人民币的价钱。
(800元)⑶、电冰箱的价钱是由9个百,6个十组成的。
(960元)⑷、电风扇的价钱是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是2,十位和个位上都是0。
(200元)师根据回答,一一出示各电器的价格。
3、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先小组内讨论,再汇报交流。
如: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一共多少元钱?一台洗衣机比一台电冰箱便宜多少钱?买其中的三样或四样电器共花多少钱?1000元能买哪几种电器???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有意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第1个问题上,并板书该问题。
二、探索新知1、列出算式:让学生列出算式:500+800=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2、集体交流,展示算法的多样化。
生1:800+200=1000,1000+300=1300生2:500+500=1000,1000+300=1300生3:5张100元加上8张100元等于13张100元,也就是1300元。
生4:在计数器上拨出500,再加上800,就是1300??师肯定以上几种算法,并指演示用计数器拨珠子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从而领悟计算方法,验证其他几种方法的可行性。
3、尝试练习⑴、引导学生提出:一台电视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元?⑵、理解题意后列式:800-500=⑶、让学生说说算法。
⑷、引导学生做课本第53页“试一试”中的第1-3题。
⑸、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①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冰箱一共多少钱?800+960=②一台洗衣机比一台电风扇贵多少元???三、小结根据问题,完善板书: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四、巩固练习做课本第54页第1、2题。
五、板书设计买电器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共花多少元钱?500+800=1300(元)答:共花1300元钱。
一台电视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元钱?800-500=300(元)答:贵300元钱。
[反思]:主备人:栗玉柳备课时间:3月9日辅备人:使用时间:篇五:二年级数学《买电器》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买电器》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买电器》教学反思《买电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买电器”活动,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并结合“买电器”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在课堂处理上,我有以下几点想法:一、复习铺垫,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我设计了百以内数的口算的复习,为学生探究新知铺平了道路。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价格竟猜,发展学生数感。
我创设了淘气搬家买电器这一情境,请同学们跟随淘气一家去家电超市逛逛。
并引出问题:“你知道这些电器的价钱吗?请你来猜一猜”。
通过创设“猜价格”的游戏活动,既复习旧知,又能激起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同时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根据所给的提示,同学们都抢着来猜。
在这里利用猜数游戏猜出电器价格,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组成的掌握,也为后面的计算作一些铺垫,从孩子们兴奋的眼神中,我看到他们对这一活动的喜爱,孩子们喜欢这种智慧型的学习方式。
三、自主提问,探究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买电器》情境中,,我注重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如“电视机和冰箱一共多少元?”“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电视机比冰箱便宜多少元?)”,并能通过探究学习,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如: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元?你会列式吗?在计算500+800得数时,同学们说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如: a、5加8等于13,再在后面加两个0,也就是1300。
b、5个百加8个百就是13个百,13个百就是1300。
c、800+200=1000,1000+300=1300。
(凑整千) d、可以一百一百的数。
e、利用学具中的计数器等等。
在探索过程中,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的过程,充分展示和交流多种算法。
在比较观察中感受和理解“进位”的含义。
对于算法最优化的选择,我没有急于评价哪种方法的优与劣,而是通过对比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在计算中学会观察,学会比较,体验到最优的算法。
这样的教学让我感受到,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固然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鼓励算法多样化,学生们在算法创造中闪现出了灿烂的火花更是难能可贵的。
四、不足之处本堂课时间分配不够均匀,复习旧知环节使用时间过长,到后面学生没有更多综合练习的时间。
上完这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幽默感、风趣感。
在教学过程中,当孩子的学习思路与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不符时,教师不应牵着孩子的鼻子走。
而是应相信学生,理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