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措施郓城一中高二化学尖子生培养一、化学尖子生的选拔化学尖子生并具有如下的特点:1、热爱化学学科,对化学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一个对化学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并愿意把化学作为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
2、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一个人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化学竞赛尖子生大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学习状态,记好听课笔记与读书笔记,认真完成练习。
3、善于思考,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化学竞赛试题的解答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化学竞赛试题的特点是:打破定势思维,打破常规,突出猜想,重视想像思维,注意立体交叉和整体思维,采取开放性应答,关注创造个性,化学竞赛尖子生往往不满足现有的课堂教学所获得的知识,他们天资聪颖,善于学习,乐于思考,并富有创造性。
他们大多能进行超前学习。
4、良好的意志品质,勇于钻研的精神化学竞赛的培训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学生,不仅能促使其情感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主导和发现自己的认识活动,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克服困难,勤学苦练。
5、善于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这是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一句话。
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受到高度重视,化学竞赛尖子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能大胆质疑,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提出问题中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化学竞赛尖子生同一般学生的根本区别。
二、化学竞赛尖子生的培养化学竞赛培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与常规的中学化学教学不同,我们在培训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重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更是化学竞赛尖子生生长的沃土。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把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化学竞赛尖子生的培养。
改革实验教学,变单纯的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
例如将“苯酚呈酸性”的验证实验改成如何证明苯酚有酸性和它的酸性有多弱的探索性实验。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读书笔记,每章学完后归纳总结全章要点。
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化学课外活动)由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竞赛教学是以长期的课外活动来进行的。
平时竞赛辅导的内容和正常的教学联系密切,通过辅导学生又学到了新的更高层次的知识,同时也对课内所学的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
我们培训分以下四个阶段:(1)超前学习阶段(高一年级进行)学生从初中刚进入高中时,化学知识非常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一年级除了中学化学正常的教学内容外,把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在高一阶段学完,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有机化学、电化学、配合物、过渡元素等内容通过课外辅导超前学习,学生在进入高二参加全国竞赛时便有部分学生脱颖而出。
(2)同步提高阶段(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进行)化学竞赛辅导要在中学课程的基础上强化提高,不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而且在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中学教材只是定性的描述有关的概念、判断方法,我们就给竞赛的学生补充了有关电极电位的内容,补充介绍了能斯特方程,学习了定量的判断方法。
又如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中学教材主要涉及基本原理,我们就同步扩展了氧化还原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合平衡等内容,使学生对中学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
在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时候,学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理论、晶胞等知识。
(3)查漏补缺阶段(高二进入高三前进行)根据全国竞赛初赛大纲,逐条逐块对知识进行清理,查漏补缺。
按大纲要求把知识分成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化学(含实验)、有机化学(含实验)、化学计算等四大块,使每块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每块知识分别进行一定的强化练习。
(4)冲刺训练阶段(进入高三的两周)全国竞赛初赛是在九月中旬举行,因此在9月上半月的任务有两项:一是对近五年全国初赛题的练习、评讲;二是为了检查竞赛培训的效果,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模拟测试卷,模拟初赛进行练习,及时批改及时评讲。
这一阶段还要对学生进行考前心理疏导工作,并让学生熟悉应对竞赛考试的策略与技巧。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个别辅导化学竞赛培训不是中学知识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大学化学知识的照搬照套,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积极的参与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学得更主动,对竞赛尖子生让他们自己订计划,提出自学的方案,教师不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从制订竞赛内容学习的计划到竞赛作业的完成,从思维状况到各科学习的全面发展,全方位关心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密切师生关系。
学困生培养针对学困生,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学困生遇到疑难问题,鼓励他们适时提问,然后,与他们一起相互讨论,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学生做乙烯的制备实验时,有些学生发现溶液变黑色。
于是,有的学生提出了疑问,我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分析,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通过讨论交流,得到了合理的答案,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让优等生积极参与,还要多关注学困生,让学困生感觉到同学们和教师都关心他,也能与优等生一起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让学困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参与学习,能极大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降低门槛,引入殿堂。
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难以培养学习的兴趣,他们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
作为教师,要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完成他们自己很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很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
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轻松地引入学习的殿堂。
在教学中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了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种类别,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让优等尖子生作难题,中等生作较难的题,学困生作浅显的题。
让学困生在完成浅显的作业中培养他们的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锐,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断攀升,最终成为中等生或优等生。
从而把学生引入了学习的殿堂,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科学探究的精神,使他们终身受益。
3、不断鼓励,放大亮点。
虽然学困生学习有困难,但不是的什么都有困难,什么都落后。
学困生往往是体育的健将,绘画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劳动的标兵……他们的品质往往会比学习好的同学还要好。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要及时总结和表扬他们的长处,要用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要想办法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个充满青春,充满活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应该不算太难。
难也要做,因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学困生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会在某一个时间或某是一个学科中取得成绩,尽管他们的成绩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还是要及时发现,并充分的肯定他们的成绩。
扬长避短,大讲他们的长处,闭口不谈他们的短处,要不断鼓励,放大亮点,让他们在老师的表扬声中,在同学们的喝采声中,分享到取得成绩的喜悦,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是的良好氛围。
教师和其他同学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学困生在这样的环境的激励下、影响下,就会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进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困生时还要注意处理好爱心和狠心,老师承担的是爱心付出应当适度,过分了就会成为溺爱,只会毁了学困生的前途。
那么狠心呢,该批评时批评,绝不因为怕得罪学困生而一味宽容,学困生现在不明白,在将来的某一天终会明白的。
4、创造机会,树立自信。
学困生往往会被老师和同学们遗忘。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时刻把学困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
多利用他们的长处,展示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要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布置浅显的作业让他们做,甚至是一些难题,连学习好的学生也难以完成的题也让他们进行尝试。
有可能学习好的同学做不到的题、回答不了的问题,学困生通过激发思维,激发灵感,也有可能完成和回答。
一旦他们的答案接近或类似正确的答案的时候,马上予以肯定,并引导他们向前迈进,直达正确的彼岸。
这样,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学习。
他们在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自觉形成。
5、关爱宽容,巩固成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厮基说过:“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对学生的爱。
”如果老师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有怎能因材施教,获得学困生的信赖而顺利开展教学呢。
学困生成长过程中犯错误在所难免,作为老师的态度,当然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宽容,但又不同于充当“和事佬”和“老好人”的角色,这种宽容能触及到学困生们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积极改正错误的意志力,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过错深感后悔,而且还准备将功补过……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宽容所产生的精神震撼力比惩罚所产生的精神震撼力要强烈的多。
将严爱和慈爱结合在一起,正如盐和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
过量或是缺乏,都将导致身体发育不良。
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易事。
当我们千方百计的使学困生的学习略有了一点兴趣时,我们绝不能放弃,要关爱宽容,及时巩固。
老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乘胜前进,帮助他们乘风破浪。
我们可以让他们与学习好的同学一起,共同研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哪怕是让他们只完成其中的十分之一;或者让他们去帮助比他们更学困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培养了学困生的合作意识,又巩固了他们学习兴趣的成果。
我们只有及时巩固培养的成果,一旦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个学困生也许会终生爱上学习,终生受益。
6、发挥实验魅力,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举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