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语文

初一语文

2018年下期初一语文测试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狭隘.(ài) 蹿.了一步(cuān) 干涸.(hé) 温驯.(xún)B.蜷.伏(quán) 拈.轻怕重(niān) 坍.塌(dān) 收敛.(liàn)C.惩.戒(chéng) 鲜嫩.挺拔(lèn) 污涩.(shè) 红绫.(líng)D.虐.待(nuè) 气喘吁吁.(yū) 蹒.跚(pán) 嗔.怪(chēn)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3分)A.高明迫不急待帐篷漠不关心B.余晖怪诞不经预警轰堂大笑C.凌乱惊慌失措匍匐以身徇职D.抽噎怅然若失安详鄙薄他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据说这种“章光101”神药,能让你的头发由“不毛之地....”变得乌黑发亮。

B. 许多人看到老人摔倒不扶,并非麻木不仁....,而是心存疑虑,担心引起误会。

C.车展上,漂亮的模特,华美的装饰,簇新的车辆,让人头晕目眩....。

D.这并不是预期的结果,因为这与前期的研究大相径庭....。

4.下面句子表达不正确的是()(3分)A、《纪念白求恩》一文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人们学习这种精神。

B、《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杰出的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聊斋志异》。

C、《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爬山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使“我”学到了战胜一切艰难的人生经验。

D、《猫》这篇课文记叙“我”家里先后喂养的三只猫的特点和遭遇,写出了有赖于人的爱抚而生存的小生命的不同命运,表现出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

5.仿照下面的划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 , ; , 。

6.综合性学习(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表 [材料二]版本总数(篇)年平均数(篇)增长率小学初中小学初中小学初中2013版69 64 11.5 21.379.7%93.8%2017版124 124 20.7 41.3背完这几首诗又有好几分[材料三]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

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材料四]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有必要。

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1)阅读[材料一],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 [三][四],说说你对材料二中反应出的现象有什么看法。

(3分)(3)王明拿到语文书,皱着眉头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实在学不进去,好痛苦啊!”请你联系上述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经历,给他写下鼓励的话。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名著阅读(6分)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

请根据小说完成题目。

(1)小说中,唐僧自大唐出发,最终师徒一行取得真经。

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请参照形式按收徒顺序填空。

(2分)五行山收孙悟空流沙河收沙悟净(2)有人认为,西行取经不是单打独斗,师徒一行的成功是团体建设的典范,唯其如此才能功德圆满。

根据小说,请从团队建设的角度分析唐僧师徒的成功取经。

(4分)二、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诗文积累8.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2),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4),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6)《潼关》用拟人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其中表现诗人内心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

(7)蒲松龄《狼》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9—12题。

(15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2)淫.慢则不能励精(3)非学无以广才..(4)险躁则不能治.性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1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C.《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12.《诫子书》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小题。

(22分)报秋(宗璞)①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的怎么得了!②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

花苞很有精神,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

开放都在晚间,一朵能持续开一昼夜。

六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③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④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

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

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

”我们常这样自嘲。

⑤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

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

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

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

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⑥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

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

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⑦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

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

怪谁呢,很难回答。

⑧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

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诵,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使得逍遥。

⑩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

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⑪那第一朵出现已一周,凋谢了。

可是别的会一朵朵再接上来。

圆鼓鼓的花苞,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漂浮。

13.本文是作者见报秋,生发感慨而写的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在第①自然段中写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作者吃惊是因为(不超过8个字),联系全文,作者怅然是因为。

(不超过10个字)(6分)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是 ( ) (3分)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们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15.赏析文中划直线的句子。

(6分)(1)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3分)(2)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3分)16.第⑥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写法,其用意是什么?(3分)17.有人认为文章的题目改为“玉簪花”更好,你的意见呢?请简述理由。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小题。

(18分)丑猫①每次瞥见院子里有猫跑过,我就会想起以前我们这个院子里生治过的一只小猫。

邻居们对这只猫都很熟悉,叫它丑猫。

固然,谁也说不清楚它是从哪儿来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只被抛弃的猫,因为它一直对人心存依恋。

②这只被叫做丑猫的猫真的很丑,只有一只左眼,右眼处是一个黑乎乎的令人惊骇的深洞。

右耳也残缺不全了。

一条又宽又长的伤疤从头顶一直延伸到肩上。

右后腿不知何时折断又接上了,但已经严重弯曲。

尾巴早就没了,只剩下短短的一截,总是翘着。

全身暗灰色的毛脏兮兮的,黑色的条纹已经很难分辨出来。

凡见过这只猫的人产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只猫真丑!③因为这只猫相貌丑陋,所以邻居们都不喜欢它。

孩子们看见它远远地就绕开了,更别提摸摸它抱抱它了:大人们一看见它就吓唬它驱逐它,甚至还用石头砸它。

丑猫有时候想进到楼道里去,但人们只要一发现它想进来,就用浇花的水管子冲它,或用楼门夹它的爪子。

但不管人们怎样对待它,丑猫从不对抗。

如果人们用水管子冲它,它不跑也不躲,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任凭冷水淋到身上;如果人们扔东西砸它,它也只是轻轻地抬抬爪子,好像在请求人们的谅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