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下发新田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矿属各单位及各施工单位:根据永贵[2011]192号文件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状况,规范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实现矿区安全生产,保证监控有效,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定依据本办法根据以下规范的相关条款制定:《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1029-2007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联网管理工作的规定》以及永贵公司下发文件等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监控系统管理机构的设置、安全监控设备的安装与使用以及维护等标准,适用于新田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管理的全过程。

三、内容及要求(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管理机构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及矿班了成员成员:各部室、施工单位(区队)负责人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组长:负责监控系统人、财、物的批示。

副组长:负责监测监控系统的全面监督管理工作。

安监部:负责监测监控系统的事故追查和落实工作。

通防部: 负责监测监控系统事故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的制定。

监控中心:负责监控系统维护和管理、所有采掘面开头时监控设备安装,故障处理和汇报工作。

施工单位(区队):负责工作面施工巷道内传感器及监控电缆的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

工程部:负责提前提供所掘进巷道的名称、长度和监控所需的工程技术资料。

调度室:负责协调处理监测监控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机电部:负责监测监控系统的供电系统及监控系统设备电源的停送电,监控设备停电事故追查。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的配备。

财务部:负责监控方面资金的审核和落实。

1.新田煤矿成立监测监控中心,监测监控中心与调度室联合职守。

监测监控中心由矿总工程师领导,通防部负责业务管理职能配备监控中心负责人1名,配备通风和监测监控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2名,中心监控机房配备机房值班员6名,配备监测监控工4名。

2.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是矿井灾害预防的重要设施之一,系统涉及通风、监控、网络、电气等多个专业领域,监测监控中心是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管理部门,通防部、工程部、安监部、机电部等对监测监控系统负有共同业务管理的责任。

(1)监测监控中心根据年度采掘作业计划编制安全监控系统装备计划并列入年度安全费用计划。

(2)通防部应对采掘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安装位置、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的设置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进行审查。

(3)安监部应对各监测监控设备使用单位的现场使用管理情况(工作面分站、传感器以及监控电缆等)对照作业规程中的有关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4)机电部应对大巷及采区集中巷等主要巷道的电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管理;根据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监测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及断电控制器的接点位置,保证供电电源的接入及断电范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3.监测监控人员(包括监测监控负责人、监测监控工程技术人员、监测监控机房值班员、监测监控工等)必须经培训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4.建立健全安全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按照岗位和工种编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张贴上墙,严格执行。

(二)监测监控设备的安装(拆除)、检修、试验和调校管理1.采掘单位在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机电单位在编制机电硐室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和《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的要求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位置、动力开关的设置地点、控制地点、控制区域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绘制供电系统图(机电部)、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监测监控中心)、断电控制图等(监测监控中心),经监测监控中心、通防部、工程部、安监部、机电部等会审后,由矿总工程师批准。

2.分站以上主干通讯电缆由监测监控人员根据要求进行安装,主干线以下的线路由施工单位(区队)根据现场使用的需要提前填写好安装申请,在安装的时间之内协助监控中心人员把所需物资运送到现场,分站、传感器、远动开关等安全监控系统仪器传送到地面监控中心的接线由监测监控中心负责,高压开关端电源线和控制线与馈电开关的搭接,由施工单位(区队)电工进行搭接,安装完成以后由施工单位(区队)负监控设施的日常管理。

3.因工作面贯通等原因通风系统发生改变或回采结束时需拆除监测监控设备,施工单位(区队)填写《监测监控设备拆除通知书》申请单,监控中心接到申请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拆除。

4.为保证甲烷超限断电和停风断电功能准确可靠,由监控中心安排人员、施工单位(区队)电工配合,每隔7d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和调校。

5.安全测控仪器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必须升井检修。

(三)甲烷传感器的瓦斯超限、报警、断电浓度、断电范围的规定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必须符合安全规程及上级单位的规定。

(四)传感器的悬挂位置及保护措施1.甲烷传感器悬挂位置及要求:(1)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以传感器进气口计算),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吊挂位置:距老塘侧土袋墙、切顶线或挡风帘及上帮不大于800mm,不小于2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以传感器进气口计算)。

(3)采煤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吊挂位置:吊挂在靠采面煤墙帮,距采煤工作面10m以内,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采煤工作面煤壁不得小于200mm(以传感器进气口计算)。

(4)掘进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吊挂位置:吊挂在风筒的对帮,距迎头的距离不得大于5m,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以传感器进气口计算)。

(5)采掘工作面回风侧甲烷传感器吊挂位置:距回风口10~15m处(有车场的距车场交叉口10~15m处);有新鲜风流汇入处必须在风流交叉口前10~15m处增加甲烷传感器。

(6)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掘进工作面长度大于800m时,必须在掘进巷道中部增设甲烷传感器。

(7)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长度大于1000m时,必须在回风巷中部增设甲烷传感器。

(8)采煤机、掘进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9)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测风站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10)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已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标准安装了甲烷传感器,且甲烷传感器能够正确反应机电设备所在地点的甲烷浓度时,可不再单独设置甲烷传感器。

(11)当个别机电设备设置在采掘工作面回风流其他地点(如联络巷、硐室)时,应在机电设备设置地点安装甲烷传感器,并具备超限断电功能。

联络巷内,甲烷传感器安装在机电设备风流上风侧10~15m处;硐室内,甲烷传感器安装在硐室口3~5m处;甲烷传感器的报警点:≥0.8%CH4,断电点:≥0.8%CH4,复电点:<0.8%CH4。

(12)在采区回风巷、矿井一翼回风巷或者总回风巷内安装有机电设备,甲烷传感器安装在机电设备风流上风侧10~15m处;在采用扩散通风的硐室内,甲烷传感器安装在硐室口以内3~5m处;甲烷传感器的报警点:≥0.5%CH4,断电点:≥0.5%CH4,复电点:<0.5%CH4;当机电设备处风流中瓦斯浓度:≥0.5%CH4时,必须具备超限断电功能。

设置集中放置长度超过20m的安装一台甲烷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安装在迎风侧第一台设备上风侧5~10m处;集中放置长度超过20m的,增设一台甲烷传感器,安装位置在20m 第一台设备上风侧10~15m处。

(13)井下煤仓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14)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上方宜设置甲烷传感器。

2.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设置。

(1)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的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以传感器进气口计算),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采掘工作面必须安设工作面一氧化碳传感器和回风巷一氧化碳传感器,吊挂要求和甲烷传感器一样,报警浓度为0.0024%。

(3)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

(4)自燃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栅栏外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

(5)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

3.风速传感器的设置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

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4.风压传感器的设置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内应设置风压传感器。

5.瓦斯抽放管路中传感器的设置瓦斯抽放泵站的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宜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利用瓦斯时,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防回火安全装置上宜设置压差传感器。

6.烟雾传感器的设置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应设置烟雾传感器。

7.温度传感器的设置(1)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安装维护方便。

(2)采掘工作面应设置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报警值为30℃。

(3)机电硐室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

8.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1)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2)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传感器。

当两道风门任意打开一道时,均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声光报警装置易设置在两道风门中间。

(3)风筒传感器的设置标准:岩巷作业线工作面风筒传感器的设置位置:距离风筒出风口不大于50m处;耙矸机作业工作面风筒传感器的设置位置:耙矸机尾轮对应的风筒处;煤巷掘进工作面风筒传感器的设置位置:距离风筒出风口不大于30m处;风筒传感器设置时必须将上面的铁环用铁丝绑在吊挂风筒的铁丝上防止传感器脱落。

(4)为监测被控设备瓦斯超限是否断电,被控开关的负荷侧必须设置馈电传感器。

9.传感器的保护措施:(1)工作面进行喷浆作业时,将甲烷传感器移动至不喷浆的地点,严禁用塑料袋、编织袋等物品包裹,避免出现由于包裹造成瓦斯浓度显示异常现象。

喷浆结束后及时恢复到正确位置。

(2)工作面进行爆破作业时,可以将甲烷传感器暂时移至警界线外悬挂妥当,防止放炮崩坏甲烷传感器。

放炮后及时恢复到正确位置(以炮后吹散炮烟,人员能够进入的时间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