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台
账
台账编号: 九
台账种类: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
单位名称:
说明
一、管理要求
1、报告程序和要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第十一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第十二条: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十三条规定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抢险与救护: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企业负责人直接指挥,积极组织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安全、技术、设备、动力、生产、消防、保卫等部门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企业发生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爆炸事故应设警戒线。
3、事故调查和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
府委托企业负责组织调查的,企业应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组织调查,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企业应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整改和预防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培训教育和管理措施。
4、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二、填报要求
1、原则上有在建工程项目的所属子公司每月25日前,向公司安委办填报一次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月报表。
2、生产安全事故分析会议记录应清楚工整、条理清晰,参会人员要签字。
3、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报表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填报。
4、事故管理登记表须报备公司安委办。
5、事故类别: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6、事故性质:一般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指不可抗拒自然因素或目前科学无法预测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7、事故原因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1)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2)间接原因;(3)分析事故原因的步骤。
8、事故导致损失及危害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6721-1986。
表9-1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月报表
表号:【】第号
报告单位:有效期截至:年月日
事故发生
时间事故发生
所在地及
工程名称
工程分类
及等级、
建设类型
事故发
生部位
事故
类别
事故简
要经过
初步事
故原因
事故直接
经济损失
(万元)
死亡人
数(人)
死亡
人员
类型
受伤人
数(人)
伤害
程度
受伤人
员类型
事故单
位名称
事故
性质
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
表9-2
生产安全事故分析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