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基坑监理实施细则(1)

深基坑监理实施细则(1)

B13 方水雅域商业楼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深基坑支护工程)(标准化格式文本)内容提要:深基坑支护工程概况本工程特点、难点监理工作依据监理组织机构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工程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期: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1 —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 深基坑支护工程概况建设工程名称:方水雅域商业楼建设工程地点:南京六合化工园江北大道与云高路交叉口建设规模及主要建筑结构类型:建筑面积42080m2,主要使用功能是商业及酒店宾馆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地下室为车库及设备用房,1-3层为商业用房,4层办公,5-16层为客房,结构为钢筋砼框架-抗震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孔灌注桩基础,房屋高度为59.4m。

建设单位:南京广德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江苏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承建单位:江苏弘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1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性。

本工程坑深度约-6.55 ~ -9.5米,实际开挖深度为5.6~6m,基坑长118.6m,宽69.2m,基坑边线内1.4米处埋设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压电缆,在紧邻高压电缆南侧分布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雨水管涵,且西侧距离宁启城际列车施工退让线5.00米,东侧有七层已建建筑物,根据本基坑的挖深、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要求确定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即重要性为r0=1.0—2 —2 本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难点2.1本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特点、难点:1)支护形式:基坑开挖深度为6.55~9.5m,基坑开挖范围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中砂、卵砾石、强风化砂质泥岩地层。

结合周边环境情况、地质情况及基坑开挖尝试,并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基坑开挖较浅、场地环境比较复杂,拟采用以下支护方式:(1)东侧因离已建建筑物较近,拟采用悬臂式排桩+放坡支护;(2)南侧与北侧采用放坡支护(坡面插钢筋挂网喷浆支护),局部于塘1与塘3部位采用放坡+土钉支护;(3)西侧离已建管道较近,采用放坡+土钉支护;(4)基坑里的坑中坑视情况采用明挖放坡,木桩进行支护。

详见设计方案图纸。

2)降水方式:坑底与坑顶采用明沟排水,基坑开挖时,视施工现场情况沿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坡面上设Φ75@2000 PVC管泄水孔,并在基坑四周设置护栏。

3)支护结构施工说明:(1)钻孔灌注桩、土钉墙、挂网喷浆施工。

(2)开挖至桩顶冠梁处,施工桩顶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

(3)桩顶冠梁、钢筋混凝土支撑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分层开挖土方。

(4)挖至底板垫层底标高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垫层达到设计强度75﹪后人工掏挖承台区域的土方,并及时施工深坑垫层。

4)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检测(1)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

(2)钻孔灌注桩当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鉆芯法补充检测,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

5)基坑监测(1)基坑开挖期间应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基坑四周各设一条沉降及位移观测线,两点间距15米左右,且每边不少于两处。

(2)基坑监测工作需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监测单位承担,施工单位也应采取有效的安全监测措施。

(3)各检测项目在基坑施工前应测的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小于3次。

—3 —(4)基坑开挖期间一天观测一次,直至变形稳定,可延续至2—3天一次。

(5)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需连续进行跟踪观测。

(6)雨天或有异常情况时应加密观测。

具体要求详见基坑检测平面图。

2.2本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重点:本工程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土钉墙、挂网喷浆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如下:1)要十分重视地质勘察工作监理工程师要认真阅读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基坑开挖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特点。

分析可能导致边坡土体滑坡的各种可能因素。

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地段、重要地层和土质指标做到心中有数。

监理工程师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还要经常对比现场的地质情况。

与地勘报告差异很大时要及时报告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通知勘探和设计单位查看是否需要调整方案。

2)挂网喷浆施工控制(1)施工开挖应与挂网喷射砼支护紧密配合,开挖后立即进行挂网喷射砼。

在上一层喷射砼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分层开挖高度由设计要求钢筋插筋的竖向距离确定,超挖深度不得超过钢筋插筋向下0.5m;分层开挖长度也宜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按土体可能维持不塌的自稳时间和施工流程相互衔接情况而定,一般可取10-20m。

(2)坡面喷射细石砼面层的厚度为60mm,砼面层配T2*40*100钢板网、ф8@200*200的双向钢筋网,细石砼的等级为C20,水泥用强度等级为42.5级,其配比为宜按试验确定,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15mm,喷射压力为0.3-0.5MPa。

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3)坡面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PVC管,孔径φ75,长400mm,外斜5%,水平向间距2m左右,填土与粉质粘土层分界部位应加密设置泄水孔,进口端包滤网,进口处设滤料。

3)土钉墙施工控制(1)主要施工流程:施工准备—开挖—清理边坡—埋设砼厚度标志—击入土钉—一次注浆—二次注浆—喷第一层混凝土面50MM—铺钢筋网片—喷第二层混凝土面—设置排水系统。

(2)基坑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厚度不应多于1.8米,在机械开挖—4 —后应辅以人工修正坡面,坡面允许偏差为±20MM在坡面喷射混凝土前,应清除坡面虚土。

(3)坡面作业宜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50MM,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4)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米,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宜为3至7天。

(5)混凝土喷面应埋设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喷面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

钻孔数为每100平方米一组,每组不少于3点。

(6)土钉位置,孔深、孔径、角度,土钉插入长度,注浆配比、压力和注浆量,土钉墙面厚度(在坡面钢筋网编制时应设置墙面厚度控制标志)。

技术要求严格按有关规范和施工方案执行。

(7)土钉安放前需绑扎PVC注浆管,注浆管比土钉短100mm,每隔3m用铁丝扎一道。

土钉安放时严禁搅动孔壁,土钉端头孔外预留部分为15cm左右。

(8)钢筋网片与坡面的间隙不小于20mm,施工时可在网片后适当垫块或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确保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网片牢牢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保护层厚度(60mm)要求,网筋搭接处需绑扎,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9)土钉墙坡面采用挂网喷浆处理,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射砼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宜为3~7d。

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4)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1)检查支护桩桩底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或非承重结构桩时,不宜大于150㎜)。

(2)检查支护桩施工次序,其排桩宜采取隔桩施工,且在砼灌注48h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

(3)检查非均匀配筋排桩的钢筋笼在绑扎、吊桩和埋设方向,应保证钢筋笼的安放方向与设计方向一致。

(4)检查排桩轴线和垂直轴线方向的桩位偏差,其值不宜超过50㎜。

(5)严格冠梁施工前的隐检工作,其支护桩顶浮浆应清除干净,且出露桩顶钢筋锚固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6)检查支护桩监测记录及成果均应符合和满足设计要求。

(7)对成品桩的桩身完整性和开挖强度进行检验,其桩身完整性和开挖强度应—5 —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数量不宜少于10%的桩数,且不少于5根;当采用钻芯法检测,为2%总桩数,且不少于3根)。

5)钢筋工程质量控制(1)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主筋间距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不大于20mm,钢筋笼直径不大于10mm,钢筋笼长度不大于50mm。

(2)钢筋笼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即固定。

(3)支护桩主筋应插入冠梁梁内不小于700MM。

(4)钢筋混凝土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焊接方式,钢筋连接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相关规定。

(5)需焊接的钢筋施工之前,应清楚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6)钢筋混凝土工程(1)钢筋混凝土梁轴线(包括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允许偏差不大于8mm,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养护。

(2)冠梁与钢筋混凝土主支撑梁、连系梁中心轴线相同。

(3)支护桩、立柱桩保护层厚度均为50mm,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梁保护层厚度均为35mm。

(4)钢筋混凝土支撑与冠梁应同时浇筑,如分段施工时,施工缝留设部位须有加强措施,不得随意或无措施留设。

7)土方开挖控制要点(1)在支护桩施工、土方开挖前,应充分了解周边建筑物的保护要求,实际开挖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基坑监测数据,并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工流程。

(2)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取得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和相应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3)在正式施工前,应由施工方会同业主、设计、监测、监理及各有关分包单位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估和对策分析,制定详细、可行的施工应急措施和方案。

(4)深搅桩、钻孔灌注桩及钢筋混凝土支撑需养护28d龄期,并达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5)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6 —(6)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先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7)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土及动态土坡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主体结构桩位移破坏、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损坏等工程事故。

(8)开挖到位后及时施工混凝土垫层,要求浇至支护桩边,随挖随浇,垫层必须在见底后24h内浇筑完成。

(9)基坑内所有垫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绑扎底板钢筋,浇筑地下室底板。

(10)土方开挖期间,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支护桩、立柱与支撑。

(11)基坑四周及支撑梁严禁堆土或堆载,地面超载应控制在10kPa以内。

(12)基坑支护结构应准确放线,施工前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确认对主体结构无影响后方可施工。

8)基坑支护安全监理检查要点(1)核查基坑支护所属论证类别,凡“开挖深度超过5m,或基坑底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高于坑底”,均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专家对设计支护方案进行论证确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