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全市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5个,3A 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
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打造“东方湿地之都”。
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
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目前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
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
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
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集蓝天、大海、海涂、森林、草原、珍稀动植物等于一体,具有与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滨风光。
盐城不仅资源丰富、生态独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鲜明。
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素有“淮剧之乡”、“小戏之乡”、“现代戏之乡”的美称。
历史上名人和名胜古迹较多。
市区有南宋丞相陆秀夫祠堂、明末书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观,大丰市白驹镇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故里,东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读书堂”,亭湖便仓有北宋宰相卞济手植的“枯枝牡丹”。
现代著名外交家乔冠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的故乡也在盐城市境内。
坚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重视建设本土特色的学校文化。
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通过实施新课程计划来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
要注重开发学校的课程文化资源,尤其是通过校本课程、综合活动课程、劳动实验课程等加强本土资源的开发。
各地各有关学校特别是四星级高中,要充分发掘老区特有的人文底蕴,在弘扬老区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振兴淮剧艺术,开发海盐文化和滩涂文化等不同方面注重收集整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加以开发利用,形成主题系列,形成区域文化建设基地,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层次。
要加强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营造生机勃勃的有个性的校园景象,让学生在各种特色文化中接触、感受先进的鲜活的文化滋润,抑制和抵制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的侵蚀,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