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

成语

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自命不凡——自命:自认为;凡:平凡。

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

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

指经验不多。

讳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

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

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待价而沽——沽:卖。

等有好价钱才卖。

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耿耿于怀——耿耿:有心事的样子。

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

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

指公正的意见。

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博大精深——博:广,多。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敝帚自珍——敝:破的,坏的;珍:爱惜。

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言人人殊——殊:不同。

说的话个个不同。

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

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

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乐此不疲——此:这。

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

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

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人年龄正处于旺盛、强壮之际。

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崇论宏议——指高明卓越的议论。

提纲挈领——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

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

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同心同德——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

多快好省——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揠苗助长——揠:拔。

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精卫填海——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卧薪尝胆——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夜郎自大——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

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诲人不倦——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学而不厌——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举一反三——反: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

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

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

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

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锦上添花——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在锦上再绣花。

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一针见血(xiě)——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

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趁热打铁——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

比喻要抓紧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去做。

掺沙子——掺沙子是1980年代以前农村建简易住房打土坯垒墙的一种工艺程序:在泥土里要掺上一定的沙子和少量的麦秸和稻草,增加泥土的附着力,减少土坯裂缝现象。

或者栽种农作物、花卉时,在较肥沃的腐殖质土中掺沙子,目的是为了增强土壤的透水性,避免积水,防止植物烂根。

这种民间建筑工艺和农业耕作土壤改良技巧,曾被毛泽东借用来喻指治理党内、军内“山头”割据的政治策略、管理技巧。

引申开去,所有通过改变组织机构人员结构,注入不同于原有班子的新因素,达到改变某组织的力量对比、改变其性质、方向之目的的办法,都可以称之为“掺沙子”。

核心是打破单一政治势力集聚,从不同派系的制衡中寻求控制权。

穿小鞋——所谓“小鞋”,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给小孩子们穿的娃娃鞋,而是旧时代缠了小脚的妇女们穿的一种绣着花的“小鞋”。

这种小鞋,是1000多年前,南唐后主李煜发明的“专利”。

他别出心裁地命令宫女用很长的白布缠足,把脚缠成又小又尖的弯弯“月牙儿”,站在画有荷花的金莲台上跳舞,让自己观赏享乐,所以这种脚又叫“三寸金莲”。

后来全国便兴起了妇女缠足的风气。

缠足后,脚小了,当然只能穿小鞋了。

后来,人们便将这种背地里打击报复行为或是利用权势让人难堪的做法,叫做“穿小鞋”。

踢皮球——常用来形容政府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多用贬义。

碰钉子——指遭到拒绝。

鬼画符——“鬼画符”又作“鬼画桃符”。

在古代,人们习惯于桃木板上书写类似狂草的文字,然后钉在大门两旁,藉以驱邪避鬼。

因为文字潦草,不易辨识,后遂用“鬼画桃符”讥讽字迹潦草拙劣者。

好像鬼画的咒语,胡乱涂抹。

比喻潦草难认的字迹。

也比喻乌七八糟不知在搞什么。

“鬼画符”的意义,可能是古代道士们捉鬼不力,大致也演绎成现代汉语口语里“胡扯”、“骗人”或者“敷衍了事”。

纸老虎——比喻貌似强大、实际虚弱的人或集团。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敲竹杠——利用他人的弱点或找借口来索取财物或抬高价格,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泼冷水——比喻败别人的兴头,打击别人的热情。

百里挑一——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

形容人才出众。

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

勉强使人满意。

玲珑剔透——玲珑:精巧细致;剔透:孔穴明晰。

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坐地分赃——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

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倾巢出动——倾:倒出;巢:巢穴。

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同心同德——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寥寥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怨声载道——载:充满。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

形容受伤很重。

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

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如花似玉——像花和玉那样美好。

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

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鼎力相助——鼎力:大力。

大力相助。

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

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指专心地听。

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

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置之度外——度:考虑。

放在考虑之外。

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洞若观火——洞:透彻。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劝善惩恶——劝:勉励;惩:责罚。

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无偏无党——偏:不公正;党:偏私。

形容处事公正,没有偏向。

楚楚可怜——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

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爱财如命——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

形容极端吝啬。

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灯红酒绿——形容夜饮聚会的情景。

后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

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想入非非——非非:原为佛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

佛教原指非一般的思维所能达到的境界。

后用“想入非非”指意念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

也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

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平铺直叙——铺:铺陈;叙:叙述。

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

或形容文章容易理解。

两用成语。

不翼而飞——翼:翅膀。

没有翅膀却飞走了。

比喻物品忽然丢失。

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

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

原指知识广博,应付自如。

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有时也用来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

乘风破浪——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

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