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石生产开停车及置换方案

电石生产开停车及置换方案

电石生产开停车及置换方案
第一节系统开停车方案
1.中控岗位开停车方案
1.1电石炉原始开炉方案
1.1.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1.1.1确认电石炉及附属设备安装正确、到位、无杂物;水、电、气具备连续稳定供应能力。

1.1.1.2 检查、调试吊装的电动葫芦完好。

1.1.1.3将符合粒度要求的电极糊运送吊装至五楼,采取好防潮、防灰尘措施;检查投糊胶管固定是否牢靠。

1.1.1.4各种仪表齐全并显示完好;变压器、烧穿变压器等供电正常;检测、自控、连锁、报警等系统由电控部调校完毕保证完好。

1.1.1.5检查主副烟道蝶阀完好,现场及微机控制灵活可靠。

1.1.1.6环形加料机的检查及单体试车。

1.1.1.7液压系统吹扫完成。

1.1.1.8电极升降、压放、夹紧装置、电加热元件、风机现场及电脑操作灵活可靠。

1.1.1.9各料仓料位计、把持器位置、电极压放量、测量装置校验与电脑显示一致。

1.1.1.10检查变压器、短网、导电系统开关等良好;检查全部电绝缘点如电极筒与大套之间绝缘良好;导电接触元件与护屏、大套之间绝缘良好;底环与筋板及拉筋绝缘良好、与水冷密封套绝缘良好;电炉设备绝缘良好;电极相间、电极对地之间绝缘良好。

(绝缘试验500V电压摇表测试不得低于0.5MΩ,标准要求用36V灯泡通电不亮为准或用380伏电焊机进线和绝缘部分接着无打火为良好。


1.1.1.11电极大套固定导轮润滑良好。

1.1.1.12氮气密封系统完好,料管氮气密封压力98Pa(阀门开启灵活)。

1.1.1.13水路吹扫完成,通水后检查无漏水现象,各进、回水流量正常,水路管线挂牌,并逐个开关确认标牌与水路一致。

1.1.1.14检查导电接触元件上碟簧弹力是否正确达到要求;弹簧总成上的锁紧螺钉是否拧紧。

1.1.1.15出炉风机、炉底风机检查、调试正常。

1.1.1.16物资准备到位。

1.1.1.17各生产区域照明满足要求。

1.1.1.18电石生产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应急预案已编制完善。

1.1.1.19各岗位通讯设备完好,保证畅通。

1.1.1.20原料输送、炭材干燥、石灰生产满足开炉所需要求。

1.1.1.2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开车方案和岗位操作规程,按要求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安全防护,闲杂人员等离开开车现场。

1.1.2.开车操作
1.1.
2.1砌筑假炉门:三相电极相对应出炉嘴向电极中心砌假炉门,材质为粘土砖,由炉衬内侧砌筑至起动缸处,几何尺寸:宽×高=250×500mm,炉门中心置φ150mm,长约3000mm圆木,用黄泥密封。

1.1.
2.2装炉
装炉示意图:
启动缸1500mm
混合料
焦炭
1850mm
200mm
1.1.
2.3送电
1.1.
2.
3.1电炉变压器经试送无短路,断路等现象后方可进行送电。

1.1.
2.
3.2送电电压:2级星接线V2=82.8V 电极电压:47.8V。

1.1.
2.4烘炉及焙烧电极
1.1.
2.4.1送电前封闭通往净化系统水冷蝶阀,打开荒炉气水冷蝶阀,炉盖检查门对称打开三个,送电正常后6个检查门全部打开。

1.1.
2.4.2开启电极加热元件:3档24kW。

1.1.
2.4.3送电后不可过分下落电极。

1.1.
2.5电极负荷增加
1.1.
2.5.1按电极加热及焙烧状况而定:
1.1.
2.5.2电极焙烧过程中根据弧光溢出情况,应向启动缸内补充适当焦炭。

1.1.
2.5.3送电24小时内负荷及电流自然增升,直到电流达到25KA;负荷升到4000KW后,每天增升负荷500KW,电流逐渐增加。

待电流升到65KA、负荷升到8000KW时完成电极焙烧,这个时期大约需要4~7天。

此阶段为开炉(炉门全部打开)操作。

1.1.
2.6间断投料
1.1.
2.6.1视电极焙烧程度与炉温及弧光溢散情况投料。

1.1.3注意事项
1.1.3.1因电极无固化电极,送电后加热,易产生软断
1.1.3.2开炉阶段是电炉事故多发阶段,炉压不稳、电极折断、塌料等现象随时可能发生,因而特别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

1.1.4紧急停电
在生产中遇下列情况之一须紧急停电:电极软、硬断;导电接触元件放弧(刺火);炉内设备大量漏水;氢气含量突然大幅度上升;油、水管、液压系统突然故障;电极突然下滑;炉内大量翻电石和炉压过大;炉温急剧上升可采用紧急停电或电气设备自动断电。

1.2正常送电操作
1.2.1送电前将档位调至1档或2档。

1.2.2通知在现场的一切非操作人员离开操作区,各岗位操作人员进入安全地区监视设备送电运行情况。

1.2.3启动送电按钮送电。

(分星接或角接)
1.2.5送电后按电容按钮投电容。

1.3.停炉操作
1.3.1有准备的停炉,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将炉内电石出净。

1.3.2 先联系净化停车,打开主烟道蝶阀控制炉压。

1.3.3退电容器,然后通过调低变压器档位至负荷小于6MW 时按停炉按钮停炉。

1.3.4 停电后,先打开离出气烟囱最远的孔,注意不要正面对着检查孔,应站在炉门后。

1.3.5停电后记录时间,停送电按钮挂禁止启动牌,以防误操作。

1.3.6 操作时遇到电极、设备严重故障等情况应紧急停电处
理。

按操作台上的急停按钮停炉,停电后将档位降为1档或2档。

2.净化开车置换方案
2.1关闭副烟道水冷蝶阀。

2.2开启副烟道水冷蝶阀处的氮气阀,一级空冷器进口处的氮气阀、一二级空冷器下部的氮气阀、1#、2#、3#过滤器进口处的氮气阀、埋刮板机尾部的氮气阀,开PCV104A,对#净化系统用氮气进行置换。

2.3联系气烧窑开启窑上放空阀门,关闭PCV104A,让氮气顺流程通过PIV116、增压风机、PCV104B,对气烧窑管道、设备进行置换。

2.4在窑上取样点取样分析,待分析合格后方可开启净化。

3.净化停车置换方案
3.1净化停车后打开主烟道水冷蝶阀,关闭副烟道水冷蝶阀。

3.2开启副烟道水冷蝶阀处的氮气阀,一级空冷器进口处的氮气阀、一二级空冷器下部的氮气阀、1#、2#、3#过滤器进口处的氮气阀、埋刮板机尾部的氮气阀,开PCV104A,对4#净化系统用氮气进行置换。

3.3联系气烧窑开启PCV106放空阀门,关闭PCV104A,让氮气顺流程通过PIV116、增压风机、PCV104B,对气烧窑管道、设备进行置换。

3.4在增压风机出口取样点取样分析,分析合格的数据为:H2+CO的浓度≤1%。

第二节单元或单装置开停车方案
1.尾气净化岗位开停车方案
1.1开车方案
1.1.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1.1.1 对各过滤器按要求进行检查,保证完好。

1.1.1.2对各风机(包括粗气风机、净气风机、冷却风机)
进行详细的检查,保证完好。

1.1.1.3各仪表连接、控制系统检查无误。

1.1.1.4对其它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完好。

1.1.1.5检查水压、氮气压力、空气压力符合要求。

1.1.2开车步骤
1.1.
2.1按系统置换方案对全系统进行置换。

1.1.
2.2从净气烟囱和增压风机出口取样点分别取样进行分析,O2≤0.8%为合格。

1.1.
2.3关闭PCV101A和PCV104A阀门。

1.1.
2.4检查所有连锁全部解除,并点击连锁复位确认。

1.1.
2.5检查各运转设备的连锁情况以及现场开关是否打到自动。

1.1.
2.6将空冷风机连锁投入。

1.1.
2.7点击电脑上净化启动标识启动净化。

1.1.
2.8净化启动后,将净气水冷碟阀全部打开,将PCV104A 打到自动调节,压力设定值为 1.5KPa或者根据炉压人控调节PCV104A开度。

1.1.
2.9缓慢开启PCV101A,同时缓慢关闭荒炉气水冷蝶阀,保持炉压稳定。

1.1.
2.10运行稳定且尾气CO含量上升至30%后联系气烧窑并气。

1.1.
2.11当气烧窑岗位启动增压风机,PIV116A开启后,密切关注PCV104A是否连锁关闭,如连锁失效,应手动关闭PCV104A。

这时候,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PCV101A调节炉压。

1.1.
2.12加强与气烧窑岗位之间的联系,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监控好过滤器前压力,如炉压过高,及时联系气烧窑调整。

1.1.
2.13开车正常后投入所有连锁,关闭荒炉气水冷蝶阀。

1.1.3停车步骤
1.1.3.1联系电石炉中控、气烧窑净化停车。

1.1.3.2待气烧窑将尾气切断后,手动按停净化按钮,尾气净化系统则按下列程序自动停车:
·PCV101A关闭,粗气风机、净气风机停止。

·延时5分钟同时停过滤器反吹电机、过滤器星形排灰机、链条式埋刮板输送机、污氮风机。

1.1.3.3按停止按钮停空冷器排灰电机、冷却风机等。

第三节检修方案
1.电石炉出炉嘴检修方案
2.电石炉底环检修方案
3.电石炉电极护屏检修方案
4.电石炉接触元件检修方案
5.电石炉下料嘴检修方案
6.二次母线检修方案
7.净化检修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