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县缠溪镇语文教研活动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优
质
课
教
案
课题:《习作五》
缠溪镇水塘小学田斌
2014年11月4日
习作五: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着手,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相关的习俗,了解生活中哪些是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收集并整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所收集到的资料信息选定一个内容,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做到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收集相关传统文化资料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鼓励学生能具体、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活动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收集、整理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激起学生的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进行写作,并把要说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叙述明白。
难点:抓住特点,介绍你最熟悉的事情,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做到条理清楚。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传统节日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话说传统节日
同学们,咱们印江是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素有“书法之乡”,“名茶之乡”之称。
在我们这里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特别是在每逢传统佳节的时候,最能体现再来,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
那么,同学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是传统传统文化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一起聊聊这个话题吧!
板书课题:习作五---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回归生活,赏析我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节日。
(课件展示图片)
1.我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来历、习俗。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你们在这些节日中,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个节日?并说说理由,给予及时地鼓励。
2.老师简要介绍、总结。
(二)、分组感悟传统文化。
1.出示四种传统食品,分别为粽子、汤圆、月饼、清明果,放于四大组,请学生选其一种并迅速坐到那一组当中。
结合发下的讨论提纲组织各大组讨论,参考内容:
①本组的食品通常在什么节日里出现?
②能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习俗吗?
③你们组觉得对这个节日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你们组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2.选出本组代表发言,说说回答以上四个问题,要说清楚,有条理,能让人听明白,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等。
三、习作步骤和方法
(一).选材
1、整理自己搜集到的或听到、看到的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
2、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所发生的事情。
3、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怎么写。
4、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5、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丰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审题
习作要求:
(三).列提纲
请根据你的习作,简要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题目:节日名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1.开头(开门见山、提问式、列举比较……)
第一段:介绍该节日的习俗。
2.经过(主要过程:场景描写或介绍习俗)
第二段:介绍该节日的由来,也可同时说说与它相关的传说或故事;写出该节日你参加的或做过的一些事情。
3.结尾(想象式、赞扬式、抒情式……)
第三段:这个节日给你带来的感受,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些特点。
(四).介绍部分常用的写作方法
1.开头(开门见山、提问式、列举比较……)
2.经过(主要过程:场景描写或介绍习俗)
3.结尾(想象式、赞扬式、抒情式……)。
四、完成习作练习
1、学生习作期间,教师适时巡视指导。
2、展示部分作品,并进行点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从课内到课外,让学生受到生活中传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完善着自己的语言,激发了自己的写作兴趣进一步体会这些传统文化带来的那种幸福与快乐。
六、板书设计
习作五: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一、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习作方法
三、点评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我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1、说教材
本单元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的一组课文,所以次习作也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编排的,此次习作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写作平台,从而逐步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2、说学情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是很有限的。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习作,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博大精深。
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自己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并整理成文章,把它有条有理的写下来,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学生探索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的兴趣。
3、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并写下来,要求条理分明,语句通顺。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把最喜欢的节日盛况写下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逐步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4、说教法与学法
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求知欲,指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写作。
5、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采用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介绍部分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起学生心底的期待与好奇,引发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让他们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情境快乐表达。
接下来就介绍几种常用的写作方法: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等,再给学生讲习作前的准备:选材、审题、列提纲和写作相关要求。
最后,让学生开始写作,老师适时指导,加以点评。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