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立身老实做人
——观《失德之害》有感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有幸观看了电教片《失德之害》。
影片中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使我深感震撼、深受教育,对“德”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了更新认识、更深理解:理想信念是道德之基,动摇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道德准则,思想就会蜕化变质。
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学习意识,善于解剖自己,做到警钟长鸣,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清正廉洁,遵纪守法,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忠于职守,努力工作,争当党和人民的好干部。
首先,要以德立身。
一个人的思想支配着一个人的行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必须长期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思想境界,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做到明德立身,树立浩然正气;守德服人,牢记职为民守、责为民尽;养德树威,严格克己自律。
别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扛杆。
”人的自尊心一旦消失,人格就要变质,人品就要变味。
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会对群众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没有与自己职责要求相适的事业责任感,怎么能谈得上自尊心呢?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自尊自爱,爱岗敬业,起好表率作用,才能得到群众的尊重、信赖和支持。
人活在世上如果没有一点境界,就会变得庸俗,甚至无耻。
因此,加强道德修养,首先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以崇尚的道德行为,对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上出现的所谓“道德失范”现象作出有效的回应,帮助克服道德危机,唤醒道德觉悟,恢复道德权威,用自尊自爱的言行来
彰显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让自尊成为人生的底线,使自尊成为领导干部身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要做到防微杜渐,在一些小事细节上,必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御各种落后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
其次,要以德做事。
古人云:“立身立业,必先立德”。
作为领导干部,是掌权用权的灵魂,它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国家的兴亡。
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之所以战胜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全党同志时刻牢记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履行着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和平年代的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再时刻准备着接受生与死的考验,不再经常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与党的历史功绩、崇高威望和党的执政地位同在的是荣誉与利益,更是责任与义务的思想意识已荡然无存。
因此,只有常修官德,把权力看做是一种更大的责任,把掌权看作是奉献,才能避免眼睛只盯着荣誉与利益,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揽功于己,诿过于人,才能避免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成儿戏,把神圣的职责看作负担的错误。
常修为政之德,带头干事谋发展,才能把权力作为实现职业理想的平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才能昂扬正气,积极进取,在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建功立业,实现崇高理想。
第三,要以德为民。
领导干部首先是一个普通公民,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成为一个守德公民。
官德影响民风。
为官者的道德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整体道德
水平。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一个社会、一个地方风气正不正,领导干部就是风向标。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平常心,倡导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的情操境界,树立正确的名誉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摆正自己的位臵,甘做人民的公仆,把心思和精力始终用在党的事业上,时时提醒自己做官先做人,真正成为人民中的一员。
要有一颗律己心,崇尚真善美,让心灵达到崇高的境界,树立自觉、自重的严格自律之网,才能保持高尚的人格和刚强正直的骨气。
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理念,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爱自己,更爱自己的事业、前途;爱自己的家庭,更爱自己的一世清名。
总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地提升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切实提高思想境界,才会有远大的目标,才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高雅的生活情趣,才会严于律己,永不满足、永远拼搏、永远创新,才能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在今后工作学习生活中,我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遵守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正确履行职责和义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