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车站出入口、风亭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出入口、风亭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珠机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拱北至横琴段湾仔站附属围护结构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交珠海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二工区项目经理部年月日目录1编制依据 (3)1.1工程所在地的现场调查资料 (3)1.2主要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 (3)2工程概况 (3)2.1设计概况 (3)2.2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4)2.3工期要求 (5)3施工安排 (5)3.1施工组织机构 (5)3.2施工现场布置 (6)4施工准备 (7)4.1场地平整 (7)4.2现状管线拆改 (7)4.3劳动力准备 (7)4.4材料准备 (8)4.5机械准备 (8)4.6技术准备 (9)5施工方法及措施 (9)5.1测量放线 (9)5.2施工工艺流程 (9)5.3监控量测 (14)6质量验收及标准 (15)6.1质量目标 (15)6.2质量验收 (15)6.3质量保证措施 (18)6.4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18)7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22)7.1方针及目标 (22)7.2消防、保卫、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措施 (22)7.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25)7.4重要安全控制措施 (26)8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27)8.1自然环境保护 (27)8.2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27)8.3施工现场噪音及灯光控制措施 (27)8.4施工污水处理 (28)8.5施工粉尘控制 (28)9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9)9.1应急组织体系 (29)9.2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措施 (29)9.3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措施 (30)9.4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措施 (30)10雨季施工措施 (32)湾仔站出入口、风亭围护结构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工程所在地的现场调查资料1.2主要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1)湾仔站出入口风亭围护结构图纸(2)湾仔站围护结构施工图(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5)《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湾仔站位于南湾南路上方,沿南湾南路南北向布置。

其中2#出入口位于车站的西南侧。

3#出入口、消防疏散口、1#风亭及4#出入口、2#风亭位于车站东侧本工程为出入口楼、扶梯基坑支护图纸。

标准段基坑深度约11m。

基坑选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的支护型式。

桩间止水采用∅600@400旋喷桩。

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间距1000mm。

内支撑采用钢管支撑(D=609,t=16mm)。

主体结构底板埋深约11m,结构形式为单层矩形框架结构。

表2-1 结构围护桩设计概况一览表2.2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2.2.1工程地质条件场区位于海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地面高程小于5.0m,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土填土层(Q4ml)(1)0人工填土,杂色,潮湿,松散~稍密,主要以杂填土为主,成分多为黏性土,多夹有花岗岩质的碎石块,局部含有中粗砂,部分地段表层有厚约0.3m的混凝土。

广泛分布于场区范围内,层厚2.5~5.8m,平均层厚3.59m。

第四系全新统海陆相交互沉积层(Q4mc)(1)1-1 淤泥质粉质黏土、黏土(Q4mc),灰色~深灰色,流塑,土质较均匀,含少许腐质物及贝壳碎屑,局部夹有中粗砂。

层厚0.8~3.9m,平均层厚2.24m;埋深2.5~13.0m,平均埋深5.16m。

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40kPa。

(1)2-3 粉质黏土、黏土(Q4mc),灰色~褐黄色,软塑,局部夹有中粗砂及贝壳碎屑。

层厚1.2~11.70m,平均层厚4.38m;埋深5.4~20.0m,平均埋深11.22m。

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

(2)3-1 中砂(Q4mc),褐灰色、灰白色,饱和、中密,颗粒不均匀,主要成分为石英,局部夹有黏性土及粗砾砂,广泛分布于场区范围内,层厚1.0~5.3m,平均层厚3.17m;埋深3.0~6.8m,平均埋深4.80m。

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90kPa。

(2)4-1 粗砂(Q4mc),灰色、褐黄色,饱和、中密,主要成分为石英,局部夹有黏性土及中砂和砾砂。

层厚1.2~7.0m,平均层厚4.04m;埋深2.9~9.2m,平均埋深4.47m。

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10kPa。

(2)4-2 粗砂(Q4mc),灰色、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局部夹有黏性土及中砂和砾砂,广泛分布于场区范围内。

层厚0.9~9.0m,平均层厚3.74m;埋深4.0~14.40m,平均埋深10.26m。

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基岩(5)1、花岗岩(γ52-3),全风化(W4),灰白色~青灰色,岩芯呈砂土状,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

广泛分布于场区范围内,层厚0.2~11.50m,平均层厚6.14m,埋深10.40~25.0m,平均埋深17.32m。

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

(5)2、花岗岩(γ52-3),全风化(W3),灰白色~青灰色,岩芯呈砂土状,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

广泛分布于场区范围内,层厚约0.5~7.0m,平均层厚2.26m,埋深15.10~36.5m,平均埋深25.07m。

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00kPa。

(5)3、花岗岩(γ52-3),弱风化(W2),灰白色~青灰色,岩芯呈短柱状,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多被褐色铁锰物质浸染。

广泛分布于场区范围内,层厚0.3~11.0m,平均层厚4.66m,埋深7.5~37.10m,平均埋深23.73m。

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0kPa。

2.2.2水文地质(1)地表水车站附近地表水主要为水塘蓄水、沟渠流水以及临近南海的海水,地表水极其丰富。

(2)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场区浅部人工填土及其下部砂性土地层中,水量丰富,富水性好,砂土层透水性强。

砂土层中地下水大部具有承压性。

2.2.3不良地质车站范围内主要不良地质为砂土液化、地面沉降。

砂土液化:车站范围内揭露的砂层为海陆交互相粉细砂层、中粗砂层,上部呈松散至稍密状,该层含水量大,渗透性弱~中等,开挖时易产生管涌或流砂,在地震或其他外震动力的作用下,埋深<11m的砂土层易产生液化。

地面沉降:车站基坑位移第四系海陆相沉积的淤泥及粉细砂地层中,由于施工基坑开挖,淤泥及流砂随开挖临空面渗入基坑,易引起周围地面沉降,建筑物变形,造成地质灾害。

施工中需加强基坑边坡的防护措施。

2.3工期要求2#出入口2017年2月-2017年5月3#出入口2016年11月-2017年3月消防疏散口2016年11月-2017年3月1#风亭及4#出入口2017年2月-2017年5月2#风亭2017年2月-2017年5月3施工安排3.1施工组织机构珠机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二工区第二项目部组成如下:图3-1 组织机构图3.2施工现场布置3.2.1钢筋加工厂钢筋加工场使用原湾仔车站主体结构钢筋加工场,考虑到施工场地较小等因素,因此上料时要少上、勤上,减少占用场地;腾出尽可能多的场地用于成品钢筋笼的码放。

3.2.2临时用水从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区域接出支流,引DN100主供水管引入施工现场。

3.2.3临时用电施工临时用电由主体结构施工场地变压器处接入附属结构施工场地内,根据施工设备计划,用电设备功率(容量)计算表如下:表3-3 用电设备功率(容量)表为防止意外停电以及前期变压器有可能不能正常供电,对工程正常施工造成影响,施工现场自备1台55kW的发电机。

3.2.4施工照明为满足夜间施工需要,现场照明均采用镝灯照明,每个场内设置两盏,可满足附属结构围护结构施工照明需要。

镝灯照明均采用6米高的钢管支架安放。

4施工准备4.1场地平整为保证围护桩施工过程中钻机及吊车的行走安全,利用原市政道路作为场地,其余未硬化部位施作30cm厚C20混凝土,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4.2现状管线拆改待施工区域管线拆改及场地平整后,钻机方可进场。

在钻孔前必须进行物探,确保围护桩施工中地下管线的安全。

4.3劳动力准备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满足业主要求,我项目部将使用技术过硬、管理严格、组织规范的专业施工队。

4.4材料准备工程开工前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做好各种材料的采购与供应工作。

4.5机械准备工程开工前根据地质条件、设备特点,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做到提前进场,确保工程需要。

所有机械必须由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及时进行保养和维修。

表4-2 主要施工机械使用计划表4.6技术准备(1)开工前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了解施工现场情况,编制施工方案。

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入场教育,对所有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工作。

(2)开工前认真做好测量仪器的检测,根据设计图纸平面控制网测放出控制点和施工具体桩位,复核标高。

(3)开工前进行钢筋机械连接试验、报验等工作。

5施工方法及措施采用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在施工期间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承受全部侧向土压力。

桩径为800mm,中心距为1000mm,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桩径为600mm,间距为400mm。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钻孔桩施工中控制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00,为避免围护桩侵限,桩位外放尺寸为200mm可满足施工要求。

5.1测量放线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平面控制网测放出控制点及桩位,测放结果经技术负责人校核后,填写报验单,上报监理,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2施工工艺流程图5-1 灌注桩成孔施工工艺流程图5.2.1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前,必须先平整场地,钻机的安放要平正、稳固,确保施工中不倾斜,不移位。

钻机就位后先用线锤将钻机的垂直度调节好,确保钻头的中心点与护桩的十字交叉点在一条垂直线上,用线锤控制。

钻机就位后,接通水、电,检测钻具,进行试运转。

5.2.2埋设护筒护筒用6mm钢板制成,内径100cm;高2m的圆形钢护筒,上方割30×40cm的开口,护筒上部外缘用φ12钢筋焊接加固,并对称焊上4个“U”型吊环。

护筒的埋设是以桩基中心为圆心,开挖直径大于桩基直径30cm,放入护筒时,用白线十字交叉对护筒中心进行校正,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应小于5cm,垂直度不大于0.5%。

护筒埋设做到位置正确,稳定且不倾斜。

5.2.3泥浆制备及储存冲击钻机在施工时,需采用泥浆进行护壁,并平衡孔内水压,因此在开钻前,需按照设计配合比制拌泥浆,泥浆采用水+膨润土或优质黄土进行制拌。

采用膨润土泥浆进行护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