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王智慧)

第八章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王智慧)


2. 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指的是对非营利组织预算以外的其他计划进行管理,例如, 对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固定资产计划、流动资金(周转金)计划、 专用基金计划等的管理。
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
一般来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主要有下述内容: 1. 开立银行账户 2. 会计配备人员 3. 设立会计科目和开设会计账户 4. 复式记账 5. 会计处理 6. 财产清查和清算 7. 编制财务报表
1. 资产管理 资产是指非营利组织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 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管理是对非营利组织的各项资产的取得、保管、 使用、储备、维修、报废及清查盘点等,制定管理措施,加强管理,以保证 组织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充分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做到物尽其用。 2. 负债管理 负债是非营利组织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负 债管理主要是对非营利组织的各种借入款项、应付款项、暂存款项、应缴款 项等进行管理。 3. 投资管理 非营利组织对外投资是指非营利组织利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实物和无形 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投资管理主要是针对非营利组织投资目的的 不同,对投资的项目、规模和投资的风险控制、投出资产的评估、投资收益 的核算等进行管理,达到控制风险、保护资产安全的目的。
三、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
1. 定员定额管理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主要采用定员定额管理。定员定额是根据各非营利 组织的规模、业务工作量、工作任务和特点,通过科学的运算,对非营利 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和人工工效等方面确定的定额比例。
2. 成本分析和控制
成本分析是非营利组织全部活动的基础,在明确的成本分析的前提下,组 织才能设计筹款计划、营销策略、项目受益面等重要管理内容。成本分析 使组织运作的各项成本一目了然,使成本控制有章可循,有助于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2.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特征
1) 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管理 2) 责权利不十分明确,分权管理困难 3) 管理的重点在于对支出和费用的控制
三、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1. 财务管理是实现非营利组织宗旨的需要 2. 财务管理是保障非营利组织业务活动正常开展的需要 3. 财务管理是确保非营利组织自身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需要 4. 财务管理是加强非营利组织社会监督的需要 5. 财务管理是政府有关部门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管理的需要
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监督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监督,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的规 定,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和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察和维 护。财务监督是保证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是财务 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财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的,是对非营利组织经济活动全 过程的监督。财务监督的内容主要有:对单位预算的监督,包括对单 位预算编制的监督和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督;对收入管理和核算的 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对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 对财产物资的监督等。
四、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行为 2)加强单位预算管理,保证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 3)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加强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2.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
六、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根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 各种有关资料,对非营利组织一定时期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过程和财务收 支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和评价。通过财务分析,可查明各非营 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促进组织挖掘内部潜力,提 高经济效益,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2. 公共组织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非营利组织在组织和管理本单位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有关各方之 间的经济联系。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与政府的经济关系 2)与社会有关方面的经济关系 3)非营利组织内部的经济关系 4)与上下级单位的关系
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及财务管理特点
1.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点 1) 不以营利为目的 2) 资金来源不与所提供服务的效用直接联系 3) 以提供社会服务为主要业务 4) 所有权形式特殊。 5)财务关系涉及面广,财务活动类型众多
四、资金存量项目的管理
资金存量项目是指资产负债表项目,是反映组织财务状况的主要指 标。资金存量可以从资金的来源和资金的具体应用两个角度反映。 资金的实际应用表现为不同形态的资产,并根据流动性大小分为流 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资金的来源则表现为负债和组织运 作中累积的净资产。故资金存量的管理就是对非营利组织的资产、 负债和净资产的管理。
1)非营利组织的筹资活动 筹资是任何一个组织运行的起点。严格地说,非营利组织取得收入的活动都属于 筹资,但这里所说的筹资是指为发起举办非营利组织而投入资金的活动,即非营 利组织设立时出资者投入资金的活动。 2)财政性资金收支活动 财政部门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支持有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两种,非营利组织 预算和预算外资金的取得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收支活动,就是非营利组织财 政性资金收支活动。 3)非营利业务收支活动 一般而言,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业务主要是从事各项事业活动。 4)经营业务收支活动 部分非营利组织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增加单位收入,在不影响正常 事业计划完成的情况下,利用闲置的场地、房屋、设备等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将 部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性资产,实现利润,并按一定比例在国家、非营利组 织之间进行分配。
五、资金流量项目管理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流量项目,即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和支出。收入是指非营利 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各个渠道获得的非偿还性 资金。 收人管理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对收入的方向、项目、范围、标准 、用途、手续办法及收益分配进行的管理。支出是指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及 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的耗费与损失。支出管理主要是根据制度规定和批 准的预算,按现行的开支标准和有关法规,对支出的项目、范围、标准进行 管理,督促各公共组织合理、节约使用资金,少花钱,多办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收入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收入的来源,可分为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 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等主要业务活动收入和其他收入。 2)按照收入与其主要业务活动的关系,分为主要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主要业务收入 是非营利组织展开基本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其他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主要业务活 动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净收入等。 3)按照使用是否存在限制,收入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限定性收入指资产 使用受到资产提供者所附条件的限制而取得的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是指资产使用不受 资产提供者所附条件限制和制约而取得的收入。 4)按照收入取得是否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分为交换交易收入和非交换交易收入。交换 交易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有偿取得的收入,如商品销售收入、提供 服务收入等。非交换交易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无偿或部分无偿取得的收入,如捐赠收 入、政府补助收入等。
2. 财务监督按监督的时间顺序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按照监督的范围和内容可分为全面监督和专项监督;按监督的组织方式 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与费用的管理与核算
一、收入的管理与核算
1. 收入的概念与种类
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 性资金,它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 收入具有以下几方面含义: 1)收入是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与业务活动无关的 偶然性经济利益流入,一般不作为收入看待。 2)收入是非偿还性的资金流入,是可供非营利组织支配的经济利益流入,未来 不需要用组织的资产偿还。未来需要偿还的经济利益流入,是组织的负债而 不是收入。 3)收入将导致非营利组织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最终 增加组织的净资产,并导致非营利组织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增加。只有导 致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才能作为收入核算。 4)收入是非营利组织本身经济利益的实现,不包括为第三方代收的有关款项目标
1. 理解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及其特征; 2. 了解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意义; 3. 掌握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4. 熟习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环节和程序; 5. 掌握非营利组织财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财务运作概述
一、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1.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分为资金的流入(广义的收入)和流出( 广义的支出)两个过程。资金的流入实际上就是指资金的来源, 包括非营利组织成立时出资者的投入和组织成立后从各种渠道筹 集的资金,以及非营利组织展开业务活动有偿收入的资金。非营 利组织的资金流出主要是展开业务活动所花费的直接性支出和管 理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它是非营利组织实现其目标所要付出 的代价。 从非营利组织整个资金运动过程看,其财务活动主要包括筹资活 动、财政性资金收支活动、非营利业务收支活动和经营业务资金 收支活动四个方面。
1) 依法理财,严格监督的原则 2) 勤俭节约的原则 3) 以收定支,量力而行的原则 4)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原则 5)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非营利组织的计划管理工作
非营利组织的计划管理工作包括预算管理和项目计划管理。预算管理是针对非营利 组织全部资金运动的管理,项目计划管理则是对具体项目或专项资金的管理。 1. 预算管理 预算是非营利组织根据本单位的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依据定员定额和收支标 准,按照一定方法编制,并经过一定审批程序确定的本组织一个预算年度的财务 收支计划,是对非营利组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财务收支规模和结构的预 计,它用数量形式集中而系统地反映非营利组织在未来一定期间的全部经济活动 及其成果。预算管理主要通过非营利组织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对组织各项 财务收支计划进行管理,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预算的内容主要包括 收入预算、成本费用预算、资本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四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