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_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常见天气系统(最新整理)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_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常见天气系统(最新整理)

课时作业(九) 常见天气系统作业时间: 月 日(2019北京昌平区上学期期末联考)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

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

读图,回答1~2题。

1.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A.甲B.乙C.丙D.丁2.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A.地面气压下降B.阴雨天气C.地面气温上升D.无风或微风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冷锋天气系统,乙为暖锋天气系统,丙为低气压(气旋)天气系统,丁为高气压(反气旋)天气系统。

据题干知,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而甲、乙、丙、丁中,只有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降水少,相对湿度不大,其他均可带来降水,故选D项。

第2题,甲为冷锋天气系统,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可能出现阴天、降温、大风、雨雪天气,故选B项。

(2019北京石景山区上学期期末联考)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情况表,回答3~4题。

时间天气状况日平均气温最大风力空气首要污染物第一天多云11 ℃5级总悬浮颗粒物第二天阴雨8 ℃8级总悬浮颗粒物第三天晴 3 ℃4级NO23.这三天中,从该城市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4.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 )A.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C.气温日较差小、光照强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从表中数据看该城市气温降低、风力增大、阴雨,故该天气系统是冷锋,C是锋面气旋,其他都不符合,选C项。

第4题,从表中数据看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晴,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A项正确;第三天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B项错误;第三天晴,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C项错误;第三天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弱,D项错误。

(2019江西宜春一模)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

读2016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A.①B.②C.③D.④6.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暖—冷—暖B.气压:低—高—低C.降雨:晴—雨—睛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①地受高压控制而为晴朗少风天气,利于洗车,故洗车指数数值最低,A项正确。

而其他三地位于锋面附近而多大风、阴雨天气,不利于洗车而洗车指数较高。

第6题,②地位于冷锋锋后,为低温、阴雨天气,风向为西北风;③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为晴朗天气,风向为西南风;④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阴雨天气,受冷气团控制而气温较低,风向为东南风。

故D项正确。

(2019广东茂名一模)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8.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A.大风区B.阴雨区C.高温区D.锋后区答案:7.A 8.B 解析:第7题,图中风向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为气旋;另外也可依据等压线数值判断为气旋。

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图中显示右偏,说明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选A项。

第8题,图中阴影部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较充足;同时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知,该处位于暖锋锋前位置,故可能为阴雨区,选B项。

(2019山东淄博一模)以下是某中学高二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的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

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

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

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9~11题。

9.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10.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11.“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

该做法的意义是( )A.增强大气逆辐射B.阻挡地面辐射C.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答案:9.C 10.B 11.A 解析:第9题,题中资料描述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是冷锋过境;伴有大风、尘土,大棚需加固,应是沙尘暴;烧柴生烟,是为防寒,说明气温下降多,农作物需保暖,可能是寒潮过境。

台风过境不需保暖做大棚。

C项正确。

第10题,此天气系统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只形成大风、降温,没有降水现象。

B 项正确。

第11题,“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产生的滚滚浓烟”主要为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效果,A项正确。

(2019浙江宁波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示意图,虚线为可能出现的锋线,阴影为雨区。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气压区是( )A.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B.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C.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D.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13.图中锋线经过宁波时可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12.D 13.C 解析:第12题,图中气压区外围形成锋面,说明为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选D项。

第13题,在锋面气旋中,低压中心西侧槽线上形成冷锋,冷锋锋后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丙位置符合,选C项。

14.锋面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

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a 冷锋天气示意图图b 暖锋天气示意图上海2013年11月23日至25日的气象数据(1)观察对比图a和图b,从锋面的定义、锋面坡度、雨带位置和范围大小等角度,以列表形式比较冷锋和暖锋天气的不同点。

(2)根据表中气象数据判断这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并说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及过境后天气的变化情况。

答案:(1)(2)冷锋。

过境时出现大风、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解析:第(1)题,认真分析对比两图,从题目中提供的项目进行比较。

第(2)题,从表中气温变化可知气温明显下降且出现降水,应为冷锋过境。

15.读某月某日14时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乙地和丙地的风力和风向。

(2)判断上海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

(3)判断图中甲处锋面的性质,并说出判断理由。

(4)图中虚线处能否形成锋面?请说出判断依据。

答案:(1)乙地吹偏西风,风力小;丙地吹偏东风,风力大。

(2)特征:天气晴朗,无风或者微风。

理由:上海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

(3)冷锋。

理由:作出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结合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可以判断甲地吹偏西风,即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由此可以判断甲处锋面为冷锋。

(4)不能形成锋面。

依据:虚线处为高压脊,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以知道该处气流向两侧辐散,冷暖气流无法在虚线处交汇,因而无法形成锋面。

解析:第(1)题,风向需结合等压线所体现出来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指向和地转偏向力来判断,风力大小应根据等压线的密集程度判断。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

第(3)题,锋面性质要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判断。

第(4)题,虚线处是高压脊,气流辐散,冷暖气流不能交汇,无法形成锋面。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