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与实例
另外: 1、清洁生产评价 2、环境风险评价 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4、公众参与 5、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建议 6、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第二节 环境评价图的绘制
环境质量评价图是环境质量评价报告书中不可缺少的部 分。环境质量评价制图的基本任务是:使用各种制图方法, 形象地反映一切与环境质量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污染源 和污染物、污染与环境质量、以及各种环境指标的时空分布 等。通过制图,有助于查明环境质量在空间内分布的差异, 找出规律,对研究环境质量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环境区划, 环境规划和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具有实际意义。环境质量评价 图具有直观、清晰、对比性强等特点,能起到文字起不到的 作用。因此,它在环境质量评价中愈来愈受到重视。 一、环境质量评价图的分类 环境质量评价图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手段。 环境质量评价图有各种类型,具体分类如下。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图、水环境(地 表水、地下水、湖泊、水库)质量评价图、土壤环境质量图, 等等。 表达生态环境状况的有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土壤侵 蚀图、生物生境质量现状图。
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与实例 第一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 第二节 环境评价图的绘制 第三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实例(一) 第四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实例(二)
第一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原则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原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内容的 书面表现形式之一,是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重要技 术文件。在编写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正, 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评价内容较 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主 要的技术问题另编专题报告书。 第二、文字应简洁、准确,图表要清晰,论点要 明确,大型项目或比较复杂的项目,应有主报告和 分报告(或附件),主报告应简明扼要,分报告把 专题报告、计算依据列入。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 环境和工程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进行编制。
(2)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7)人群健康影响分析。 (8)振动及电磁波的环境影响分析。 (9)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 的影响。 6、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第一、评价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概况。 第二、评价区内的水文及水文地质情况 第三、气象与气候 第四、土壤及农作物 第五、森林、草原、水产、野生动物、野 生植物、矿藏资源等情况。 (2)社会环境状况调查 (3)评价区内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4、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污染源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 根本原因。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方式、 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直接关系到它危害的 对象、范围和程度。因此,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是环 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工作。 说明评价区内污染源调查方法、数据来源、评 价方法。分别列表给出评价区内大气污染源、水污 染源、废渣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排 放方式、排放途径和去向,评价结果,从而找出评 价区内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绘制评价区内 污染源分布图。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分析) 应介绍建设项目规模、生产工艺水平、产品方案、原料、 燃料及用水量、污染物排放量、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工程 影响环境因素分析等。 (1)建设规模 (2)生产工艺简介 (3)原料、燃料及用水量 (4)污染物的排放量情况 (5)建设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6)工程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3、环境概况 (1)自然环境状况调查 自然环境状况调查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三、环境质量评价图制图方法 1、符号法 2、定位图表法 3、类型图法 4、等值线法 5、网格法 四、环境评价普通图的绘制 环境质量评价中普通图各学科、各种技术中通用 的图。它主要是在分析各种资料数据时,为了便于说 明这些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相对关系而采用的各种 图表。 1、分配图表 用于表示分量和总量的比例,有圆形的、方形的 等,即百分数的图形表示数。例如,环境噪声中各类 噪声的比例、污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等。
(二)按照环境要素分章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 要点 1、总论 2、建设项目概况 3、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大气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5、地面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6、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7、环境噪声现状及影响评价 8、土壤及农作物现状与影响预测分析:
9、人群健康现状及影响预测和评价:包括评价区内人体健康及 地方病调查和人群健康影响分析两部分。 10、生态环境现状及影响预测和评价:包括陆生生态、水生生 态、海洋生态等不同的生态系统。也可分为森林、草原、农 田等典型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要素有野生动物、野生 植物等,评价其现状及建设项目对生物和其生境的影响。生 态环境影响评价还涉及到土壤农田、水产等资源问题。 11、特殊地区的环境现状及影响预测和评价:自然保护区、风 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自然遗迹、疗养区、学校、医 院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等地区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对这些地 区的影响预测及评价。 12、建设项目对其他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振动、电磁波、放 射性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对其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3、环保措施的可行性(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1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15、结论及对策建议 16.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
第三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实例(一)
本节以某热电厂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说明 如何编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与报告书。 一、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项目名称:某热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 项目概况:该热电厂为某煤矿建设,煤矿建设热电厂具 有燃料来源充足、廉价,能进一步延长生产链,提高煤矿 的经济效益等优点。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253号《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 HJ/T13-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 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 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 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为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 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 报告书的编制。 如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对原选厂址给出否定结论时,对新 选厂址的评价应重新进行,如需进行多个厂址的优选,则应 对各个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 (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 各专题其工作深度的划分,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 工作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各单 项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详细规定,可参阅相应导则。每 个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不一定相同。
报告书编制人员按行政总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技术审核人、项 目总负责人,依次署名盖章,报告编写人署名。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要点
(一)按照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点 1、总论 (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 (2)评价目的 (3)编制依据 (4)评价标准 (5)评价等级、重点、范围 (6)污染控制及保护环境的目标。
2、基础数据可靠 基础数据是评价的基础,必须可靠。 对不同来源的同一参数数据出现不同时应进行核实。 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 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参数也因 污染物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预测模式和参数选 择应“应地制宜”。应选择模式的推导(总结)条件和评价 环境条件相近或相同的模式。选择总结参数时的环境条件和 评价环境条件相近或相同的参数。 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 结论中必须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选址的合理性作出明 确回答,不能模棱两可。结论必须以报告书中客观的论证为 依据,不能带感情色彩。 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 凡带有综合性、结论性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正文中, 对有参考价值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附件中,以减少篇幅。 6、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质证书,报告书的署名,
按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图、流域水系分 布与质量评价图、海域环境质量评价图、区域动植物资源分 布图、自然灾害分布图、风景游览区环境质量评价图、区域 环境质量评价图。 按环境质量评价图的性质分为:普通图、环境质量评价图。 二、环境评价地图 凡是以地理地图为底图的环境质量评价图统称为环境质 量评价地图。它是环境质量评价所独有的图,专为表示环境 质量评价各参数的时空分布而设计的,环境质量评价地图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图型。 1、环境条件地图。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 2、环境污染现状地图。包括污染源分布图、污染物分布 (或浓度分布)图、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评价图等。 3、环境质量评价图。包括污染物污染指数图、单项环境 质量评价图、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图、生物生境质量评价图、 植被图等。 4、环境质量影响地图。包括对人和生物的影响,如土地 利用现状图、土壤侵蚀图、自然灾害分布图。 5、环境规划地图。包括功能区划图、资源分布图、产业 布局图等。
(2)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 (3)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 8、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根据项目特点提出项目建成以后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 测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要求。 9、结论 要简要、明确,客观地阐述评价工作的主要结论,包括 下述内容。 ①评价区的环境质量现状。 ②污染源评价的主要结论,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③建设项目对评价区环境的影响。 ④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⑤从“三个效益”统一的角度,综合提出建设项目的选址, 规模、布局等是否可行,建议应包括各节中的主要建议。 10、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 附件:主要有建设项目的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 复,评价大纲及其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