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普及,中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招生量滑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
的重视。

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的主旨是以“理”为主,以“管”为辅。

与此同时,教育
工作者还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以树立学生的
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职生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
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级中学三类。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不断
普及,中等职业院校的规模有所减小,但是对于中职院校的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
却不能有任何放松,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打好基础,其
他的工作才可以事半功倍。

1.中职院校的现状
1.1中等职业学校方面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各高中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使得中职院校萎缩,招
生量连续滑坡,对于招生要求也不断放低,这就从侧面影响了中职院校和技工学
校的生源和学生的整体质量和综合素质。

这种境况增加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培
养的难度。

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难度提高了又会造成所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就业情况,而就业情况又会反作用于学校,导致招生时学生数量的减少,陷
入一个恶性循环。

在过去,职业教育一种优势群体的教育,主要是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为
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人才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观念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普通的职业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
他们的需要了。

为了解决生源不断减少的问题,一些中职院校甚至实行“零门槛”
入学来吸引生源。

如此一来,学生的质量更加难以得到保证。

职业学校的很多学
生都是参加高考失利的,一方面学习基础有些差,在思想品德、行为举止等其他
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1.2中职生方面
从学习行为的角度来看,中职生确实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
并没有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习套路,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时听
不懂,下课时不复习,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课下很少和老师进行沟通;对于自
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善于也不及时总结;对于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这些
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学校开展管理工作。

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还
不成熟,对于外界各方面产生的诱惑,会产生一定的迷茫与困惑。

其中一部分学
生的学习成绩相对而言较差,会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然而由于自身的性格和
成长环境等其他因素,他们会极度希望获得他人的赞扬,于是就会经常以自我为
中心,在人际交往时就会急于表现自己,不注重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有时会产生
一些矛盾或者冲突。

这也是对学校的管理工作的一种挑战。

2.加强中职学生管理的措施
2.1建立适合的评价体制和鼓励机制。

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是无可争论的事实,但他们毕竟都还是孩子,他
们自然也有自己可爱的一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着眼于学生的优点,善于发
现他们的一点点成绩与一点点的进步,采用对他们进行不断肯定的方式来激发他
们的斗志和勇气,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并树立起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2.2 注重教育方式,要以“理”为主“管”为辅。

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和体系,维护良好的校园氛围,
这才是管理的本意。

但“管”字当头,势必会造成压、扣、罚甚至于开除等一些比
较强硬的措施,然而被管理者往往会口服心不服。

这样不仅与我们提倡的依法治
校和以德治校的宗旨相违背,也经常达不到管理本身的正确导向作用。

所以,在
管理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谨记“管”只是一种形式,“理”才是主要的内容。

对学生
要有充分的尊重,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自我管理约束能力为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成为管理的主人。

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
动参与到管理中去,彻底改变他们心中自己是被管理者的形象,改变他们自认为
处于管理工作中的从属和被动地位的观念,以消除他们内心对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习惯。

2.3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重点突出教学实用性和技术性。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与中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事实,
应该对中职院校的课程进行重新设置。

减少一些理论课程或者降低理论课程的难度,重点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指导性、启发性和生活性,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学生
对课程的兴趣。

除此之外,还应尽量增加实习实训的课程,让学生边做边学,边
动手边思考,理论联系实际; 改变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通过实习实训的
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最大限度的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2.4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与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所以中职院校的教师要提
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努力发展成双师型教师。

与此同时还要尽量提升自己的教学
吸引力,要深刻掌握自身所教专业的知识体系,形成独特见解,能够在授课时深
入浅出,把知识讲授的通俗易懂,以感染学生,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另外,
还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明白关心学生不仅是教育力量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打破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

只有让他们真切的感受
到老师是真心的的关爱他们时,我们所做的教育与帮助工作才能容易的被他们接受。

2.5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把家庭教育与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所有的父母都会望子成龙,每一个孩子也都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与肯定。

家长的态度会对孩子的学习动机与动力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采
用建立家访制度与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很多种方式,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
况及时的反馈给家长,提醒家长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通过学校和家长之间
的交流与互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结语
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一直是中职院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管
理工作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
中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不可放松,应尽量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来加强对学
生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薛晓楠.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之我见[J].职业教育,2012,(1)
【2】吕强.如何突破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困境[J].学生管理,2012,(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