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ppt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ppt

1.月经改变:当肌瘤使子宫腔面积
临床表现
增大,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或黏膜下肌瘤,均可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 过多,治疗不及时可致贫血。
2.腹部肿块:当肿物较大或增长过快时 ,往往于小腹正中可摸到包块,质地较硬, 尤其清晨膀胱充盈时更易摸到。
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子宫腔面积 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 ,致使白带增多。若为黏膜下肌瘤,其表面 容易感染、坏死,产生大量的脓血性分泌物 ,伴有臭味。
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有以下的几种方法:
期待疗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子宫肌瘤 是没有症状的。对于肌瘤不大(<5cm), 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只需 要定期(每3个月到1年不等,需要根据肌瘤 的生长情况)行妇科检查和/或超声检查即 可。需要提醒的是:在绝经前,由于有雌激 素的持续作用,子宫肌瘤是不会自然萎缩的 ,因此定期的检查是必要的。对于未孕的患 者,尤其需要作定期的检查,以免对妊娠产 生不利的影响。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目前治疗子宫肌瘤无特效 的药物,现在所选用的药物有GnRH-a 、Ru486等药物,这些药物主要是用于 在患者手术前控制肌瘤的大小或是患 者近绝经期,用药后肌瘤能略为缩小 ,减少手术的难度或是使得患者近入 自然绝经期,避免手术。因为非根治 性治疗,在停药后肌瘤会重新增大。
根据肌瘤所在盆腔的位置
子宫体肌瘤:大多数肌瘤生长于子宫肌层,肌组织与血供均很丰
富的子宫体部。
子宫颈肌瘤:少数发生于子宫颈的肌瘤。
阔韧带内肌瘤:阔韧带是位于子宫体两侧的韧带,起到支撑子宫
的作用,偶尔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此位置可发生肌瘤被称之为阔
韧带内肌瘤。
根据子宫肌瘤的数量
单发肌瘤:在一个子宫上只有一个肌瘤。
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粘
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
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宫颈内腔成梭形称宫颈管,成年妇女长2.5~3.0cm,其下端称宫颈外口。
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的宫颈外口形成横裂,分为前唇和后唇。
2.组织结构:宫体和宫颈的结构不同。
(1)宫体: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由内向外分为子宫内膜、肌层和浆膜层(脏腹膜)。子宫内
膜从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影响,其表面2/3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功能层;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无周
期性变化为基底层。子宫肌层较厚。肌层由平滑肌束及弹力纤维组成。肌束可分3层:外纵,内环,中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主要内容
1. 子宫解剖 2. 子宫肌瘤的分类 3. 临床表现 4. 治疗原则 5. 治疗方法 6. 手术适应症 7. 麻醉及体位 8. 手术步骤 9. 洗手护士配合要点 10.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11. 与手术有关的护理问题 12. 健康教育
6.不孕:据文献报道,约占25%~40% 的妇女,由于肌瘤压迫输卵管或使之扭曲, 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或肌瘤导致宫腔变 形妨碍受精卵着床引起不孕。
治疗原则
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肌瘤的大小、 增长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临床症状的轻重、是否 有生育要求来决定治疗方案。可采用 保守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子宫解剖
子宫系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
1.形态
子宫是有腔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
容量约5ml.分宫体,宫底,宫角,宫颈。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因年龄而异,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为2
:1,老人为1:1.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两侧通输卵管,尖端朝下通宫颈管。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
交叉排列。肌层中含有血管,子宫收缩时压迫血管,可有效地制止子宫出血。覆盖在子宫表面的脏层腹
膜在子宫与膀胱间及子宫与直肠间形成两个腹膜反折:前面为膀胱子宫陷凹;后面为直肠子宫陷凹。又
称道格拉斯陷凹,为盆腔最低部位。
(2)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少量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宫颈管粘膜为单层高柱
状上皮,粘膜内腺体能分泌碱性粘液,形成粘液栓,堵塞宫颈管。宫颈阴道部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表
面光滑。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宫颈管粘膜也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
期性变化。
3.位置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
的支托作用。正常情况下宫颈下端处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
4.子宫韧带:共有4对(1)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
多发肌瘤:一个子宫上出现一个以上的肌瘤,最多的纪录曾经在
一个子宫上剔除了200多个肌瘤。
根据肌瘤生长方向
肌壁间肌瘤:于肌壁间生长的肌瘤,约占60%~70%;
浆膜下肌瘤:向子宫浆膜方向生长的肌瘤,约占20%;
粘膜下子宫肌瘤:向子宫粘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子宫腔的黏膜之
下,约占10%~15%。
临床表现
子宫肌瘤的早期,绝大多数无症状 ,往往在妇女普查或B超检查时被发现 。倘若肌瘤的生长影响子宫腔的形态 或子宫内膜面积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 理改变,或为粘膜下肌瘤,或长在特 殊部位(如子宫颈、阔韧带内),或 肌瘤较大、增长速度过快,则可引起 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有:
临床表现
4.排尿、排便异常:肌瘤较大或生长在子宫 颈、阔韧带等处,可出现挤压盆腔邻近脏器 的临床症状。如大便秘结,小便频数,残余 尿增多,输尿管移位、肾盂积水等。
5.腰酸腹痛:常见的是下腹部坠胀、腰 背酸痛等。有些特殊情况可出现急性疼痛, 如带蒂的肌瘤发生扭转,或妊娠时肌瘤发生 红色变性,这时可伴发热。
(2)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在宫体两侧的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大
量疏松结缔组织称宫旁组织。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
(3)主韧带:又称宫颈横韧带。是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
(4)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
子宫肌瘤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方式,子宫肌瘤可作不同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