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 (2)

七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 (2)

2016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初教学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 120 分.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40分)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2.在科学学习中,对数据的估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毫米 B.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0克C.教室的体积大概是200分米3 D.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3.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B.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联合而成C.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4.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甜的汁液来自细胞中的()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5.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图中 A 位于 B 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6.下列属于人体器官的是()A.血液B.心肌 C.血管 D.皮肤表皮7.下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 B C D操作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在镜筒下降时转动转换器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目的调节光线强弱眼镜要注视目镜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正中央A.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B.若观察过程中没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C.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D.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8.纸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会再升高,没有达到纸燃烧的温度D.纸锅里的水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9.严寒的冬天,为保证汽车正常运行,要把汽车水箱里的水更换成防冻剂,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C.防冻剂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10.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求达到的目的,其中正确的是()11.有五位同学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宽度,测量值分别为18.52cm,18.48cm,23.80cm,18.49cm,18.51cm,下列数据最接近真实值的是()A.19.564cm B.19.56cm C.18.505cm D.18.50cm12.2016 年 9 月 28 日今天 17 时 30 分许,强降水引发的泥石流在丽水遂昌县北界镇苏村冲毁了一些民房,初步确定 27 人失联。

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地质灾害,经常与之相伴发生的地质灾害还有()A.火山 B.地震 C.山体滑坡 D.台风13.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

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

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选项A B C D1被子植物纲植物体人体系统2裸子植物门植物器官器官3蕨类植物目植物组织上皮组织4藻类植物种细胞肌肉组织况判断正确的是()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14.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被砸伤和挤压伤致死的,而是由于自救不当致死。

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A.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B.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C.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D.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15. 如图甲所示,把 10℃牛奶放在初温 60℃的热水中加热,每隔 1 分钟测量一下水和牛奶的温度,描绘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A.曲线 E 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B.牛奶吸收热量,温度上升C.水放出热量,温度下降D.从上述变化过程中可以得出水的比热容比牛奶的比热容大16.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17.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

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 R 类动物的是()1a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类1b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 (2)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 类2b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 (3)3a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S 类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4)A B C D18. 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

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

为了验证猜想,他用材料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乒乓球进行了以下实验,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桌面,比较反弹的高度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桌面,比较反弹的高度C.让乒乓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到桌面,比较反弹的高度D.让乒乓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到桌面,比较反弹的高度19. 同学们用如图装置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所用的沙子和水的质量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B.实验中,物体吸热的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20.“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图示的实验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 ) A. B. C. D.二、填空题(共 32 分)21.(3 分)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将下列选项填在相应的实验操作后。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仪器破裂 C.减小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1)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其目的是▲(填序号,下同)。

(2)使用过的滴管,经清洗后才能吸取其它液体,其目的是▲。

(3)蒸发液体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其目的是▲。

22.(4 分)下列分别是蜗牛、麻雀、青蛙、蝴蝶、鲫鱼 5 种动物。

请分析回答:A B C D E(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 A 同组的有▲(用字母表示)。

(2)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

如 C 用▲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上述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用字母表示)。

(4)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其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具有▲的特征。

23.(4 分)如图所示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圈层 A 的名称▲。

(2)假如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图中的▲(选填“A”“B”或“C”)(3)岩石圈包括字母▲所示的圈层和字母▲所示圈层的顶部。

24.(3分)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的过程。

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过程,④表示▲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是由图中的▲组织构成。

25.(6 分)科学中常用各种工具进行有关测量,使用下列三种工具时测量的结果是:硬币直径▲;温度为▲;质量为▲。

26.(6 分)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 30 分,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神舟载人飞船。

(1)为保护发射架,发射台一般建在水池上方。

火箭发射时,我们看到的大量“白汽”,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神舟载人飞船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合金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密度▲(选填“大”或“小”)、硬度大等诸多优点。

(3)下列任务不能在太空的飞船上完成的有▲。

A.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B.用体温计测体温C.用量筒测水的体积 D.用刻度尺测身高27.(6 分)读右边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米。

(2)写出图中 A 的地形部位名称▲。

(3)图中①②③三处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 34 分)28.(6 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的步骤是:①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②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 V2;③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2-V1。

乙同学的步骤是:①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 V3;②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 V4;③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将乙同学的步骤③补充完整。

(2)若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石块的体积是▲ .(3)乙同学测得的石块体积比甲同学的大,其原因是▲。

时间/min 0 1 92 2 94 3 96 4 98 5 99 6 99 7 ? 8 99 温度/℃ 90 时间(min ) 0 2 4 6 8 10 12 14 试管内物质的温度(℃) -200 0 0 0 0 10 20 29.(6 分)如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细胞的实验步骤。

①滴生理盐水 ②放洋葱表皮 ③盖上盖玻片 ④滴红墨水染色(1)以上实验步骤中,第 ▲ 步(请填序号)有明显错误。

(2)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 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的操作是防止 ▲ 。

(3)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在结构上不同的是 ▲。

30.(10 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 (选填“A ”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 杯中倒入热水,小明所用温度计是根据 ▲ 的 性质制成的。

(3)在水温升高到 90℃后,小明每隔 1min 观察 1 次 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 持续 3min 后停止读数。

①小明在第 7min 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 ℃;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 ▲ 图(选填“C ”或“D ”) ;③另一组同学在相同环境中使用了与小明同样的实验器材,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的时间更长,原因可能是 ▲ 不同。

31.(6 分)在探究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测得 100g 某种固体受热时温度 随时间变化如右表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