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鉴真与徐福..汇编
13徐福东渡日本,促成了Fra bibliotek代“弥生文化”的
诞生。那时,日本还没有文字,也没有农耕。
在日本徐福的传说中,日本人认为徐福带来了
百工、谷种、农具、药物及生产技术和医术,
对日本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尊徐福为“司
农耕神”和“司药神”。日本人每年11月28日
是祭祀徐福的日子。
徐福东渡给日本所带去的一切文明,都是
第二次与第三次:出海遭遇飓风或触礁接 连失败。
6
第四次:鉴真一行留驻山阿育王寺,等待 再次东渡机会的时候,越州(余姚郡,今绍兴)僧 人获悉荣睿、普照迎请鉴真去日本的消息,即 告官府说:“日本国僧荣睿诱大和上欲往日本 国”。山阴县尉立即差人捉拿荣睿,“著枷递 送于京”。走到杭州,荣睿生病,“请假疗治, 经多时,云病死,乃得放出。
在中国造船技术和高超的航海技术基础上得以
实现的。
14
这是一部记述包括“徐福渡来”在内的弥生 时代历史的日本最古老的典籍。饭野孝宥据此 考证了徐福在日本的家世。
15
据徐福七世裔孙秦福寿著文载,日本第七代孝灵天 皇之时,徐福渡来日本列岛,先后抵筑紫(九州)、南 岛(四国)、不二山(富士山)。徐福把7个儿子改为 日本姓氏,长子姓福冈,次子姓福岛,三子姓福山,四 子姓福田,五子姓福畑,六子姓福海,七子姓福住,然 后把他们分别派往7个地方。从此,徐福的子孙遍及日 本各地,逐渐繁衍起来。徐福则自称秦之徐福。 后代秦姓或者带有福、羽田、波田、波多、畑、畠等字 的姓氏和地名,皆与徐福的子孙或与徐福一起东渡的秦 人子孙有关。
。
3.鉴真担任大僧都的数年期间,协助朝廷采取了几
次大举措,对整肃佛教产生了重要作用。
10
鉴真的授戒师道岸亲自监造荐 福寺内的小雁塔,所以鉴真有机会 从设计到施工及装饰等全过程中得 到观察学习。他在洛阳时又学习了 龙门的佛教石刻艺术。在日本国内 经他规划设计并主持营建的寺院僧 舍、指导塑绘的就有八十多处,教 著名的有唐招提寺。
9
1.鉴真在东大寺建立戒坛院,成为日本全国的中
心戒坛,与后建的西部观世音寺戒坛和东部药师寺戒
坛被后人称之为“天下三戒坛”,成为日本佛教史上
正规授戒的开始。
2.鉴真东渡之后,立即将自己及弟子所带来的经书
无私地交付东大寺的写经所,以供他们转抄,鉴真及
其弟子曾先后在唐招提寺大力讲解这些章疏,这为之
后日本佛教天台宗的创立播下了种子,奠定理论基础
11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 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 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 、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 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 高。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 。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 后,李斯的时代。
12
最早记录徐福事迹的是《史记》,作为当 时西汉武帝时太史令的司马迁,距离徐福东 渡的时间只有七八十年的时间,定是因为此 事影响甚广,所以他记录了当时求仙这一盛 况:“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 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 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发童男女 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8
第六次: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青河一行 在回国时,特意在扬州拜谒鉴真,再次请他东渡。鉴 真不顾高龄和双目失明,毅然决定随日本船第六次东 渡。十一月十六日,他们从洲黄泅浦出发了。同行弟 子中包括僧尼3人和胡人安如宝、昆仑人军法力、占 婆人善所。鉴真所乘船于754年一月。十七日(日本天 平胜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到达萨摩国川边郡秋妻屋 浦(今鹿儿岛县川边郡秋目浦),一个多月后(754年三 月二日)在盛大隆重的欢迎下进入首都奈良。
1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7
第五次:行至东海,又遇狂风巨浪,航船迷 失了方向,随波漂流。 “舟上无水,嚼米喉干, 咽不入,吐不出。饮咸水,腹即胀”“人总渴水 ,临欲死”。后来航船漂流到了万里之外的海 南振州(今三亚附近的崖县),这才脱离险境,上 了岸。也是在这一次,荣睿在随同鉴真由陆路 北返扬州途中,不幸病逝于“端州龙兴寺”。 此后不久,鉴真的双目也失明了。
鉴真与徐福..
③僧人隆尊和舍人亲王,首先认识到了借用 佛徒所信奉的释迦的最高命令———戒律来约 束僧侣整饬佛教界秩序的必要性。
于是隆尊奏请舍人亲王,“差遣僧人荣睿, 随谴唐使同行,迎请可传戒之师,在我日本,传 授戒律”。舍人亲王准奏,即命荣睿、普照携 带敕书入唐迎请。
2
道璇是大福先寺增算的弟子(又作信算),据 说还是华严寺普寂的弟子。他长于律学,也通 天台、华严。相信道璇学问人品的荣睿他们, 便首先与他交涉,希望他能到日本传律授戒,道 璇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没多久,便搭乘日本遣 唐副使中臣名代的使船去了日本。
3
然而,道璇的声望和影响还不够大,荣睿等 人觉得仍有必要再迎请一位学养深厚、德高望 重的律宗大师及其门人赴日。再说,道璇的东 渡,仍没有凑够授戒必须的“三师七证”十位 律师的人数。于是荣睿和普照,一面在唐留学, 一面继续物色合适的戒师人选。
4
鉴真曾先后随从两位著名律宗大 师道岸和弘景受菩萨戒和具足戒,青 年时期,“巡游二京,究学三藏”。是 一位很有学养的高僧。
赞宁《宋高僧传》称颂鉴真说:“ 虽新发意,有老成风。观光两京,名师 陶诱。三藏教法,数稔该通。动必研 几,曾无矜伐。言旋淮海,以戒律化诱 ,郁为一方宗首。”
5
第一次:第一次东渡,因随行僧人道航与高 丽僧如海发生矛盾,如海诬告道航等人与海盗 勾结,结果渡海舟船被官府没收,荣睿、普照及 和僧玄朗、玄法4人被捕,在扬州的监狱里羁押 了4个月。后经唐玄宗亲下敕令:“宜委扬州, 依例送谴。”始得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