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社会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题(课程代码264004)第一章孔德的社会学理论第一节生平和著述一、生平(life)孔德(1798——1857),法国社会学家。

他的父亲是一个政府官员,也是一个热心的天主教徒和保皇分子,极力鄙视革命。

像所有人一样,孔德在青年时代是激情而狂热的,他放弃了家庭的保守信念,树立了自由、共和的信念。

1817年,孔德认识了圣西门(60岁),并作为他的秘书和朋友工作了七年之久。

在合作的这段时间里,他受到了圣西门的巨大影响。

正是在圣西门的影响下,他开始由自由共和思想转向精英主义,而且把社会作为独特的研究对象来看待,并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因名义之争和政见不合,1824年孔德与他的导师分道扬镳,开始了孤独的研究生涯。

由于自己的成就,他又和密尔等人成了朋友。

孔德晚年沉迷于“人道教”(the Religion of Humanity)的建立,他再次陷入学术的孤独之中,但是他却开始和许多政界要人联系,来推销自己的人道教思想。

二、著述(works)1830至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1844,《论实证哲学的精神》;1851至1854年,《实证政治体系》;1848,《实证哲学概观》;等等三、社会背景(social context)1.孔德生活的法国处于社会和政治秩序紊乱的年代。

The belated coming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导致了法国社会的急速变迁,整个社会结构出现了迅速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为了取得政治地位,也促使一浪高过一浪的政治运动。

孔德一生便经历了七种政治体制和无数次的群众运动。

孔德出生于罗伯斯庇尔极端统治之后相对温和的热月政府时期;两年后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又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拿破仑莱比锡战败,路易十八又统治了法国;虽然拿破仑曾经历过100天的复辟,但路易十八和查尔斯的统治一直维持到1830年的七月革命。

直到1848年二月革命后路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政治运动背后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

在工业革命之前法国的主要阶层有封建主、手工业者、工艺制作者和农民;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法国出现了资本家和工厂工人。

各个阶层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也谋求获得政治地位;1789年法国大革命其实是资本家领导的推翻封建主的资产阶级革命;但1820年后的革命,主要是传统阶层和工厂工人不堪经济衰退带来的生活困境,起来反对现存的资产阶级封建主统治。

2.孔德一代处于社会结构中的尴尬地位。

经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大量的年轻人占据了统治和管理地位,出生于1798年的孔德成年以后面临着就业机会的减少。

再加上当时的经济萧条的影响下出现的doctor without patient, lawyer without client状况,年轻一代更是对前途一片茫然。

于是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和政府统治产生了不满。

社会状况和个人状况都促使孔德谋求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四、思想渊源(the intellectual context)1.进步传统(the tradition of progress)2.秩序传统(the tradition of order)3.自由传统(the tradition of liberalism)4.圣西门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Saint-Simon)第二节孔德的社会学方法论一、人类发展三阶段说(the law of human progress or the law of three stages)1.早在1822年,孔德便决心找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从而说明人类社会如何从类人猿一步一步发展到了当时的文明社会。

2.三阶段的内容。

他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和个人智力的发展是一致的,他说:“我们每一个重要观点,每一个知识部门,都会相继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者虚构的阶段(theological or fictitious);形而上学的或者抽象的阶段(metaphysical or abstract);科学的或者实证的阶段(scientific or positive)。

在神学阶段,人类试图寻找事物的本质属性、各种现象的最终和直接原因……假设所有的现象都是有超验存在决定的……在形而上学阶段,人类假设抽象力量和不同实体决定了所有社会现象……而在科学阶段,人类放弃了对终极信条的追求,而是寻找宇宙和世界的因果规律。

”3.三个阶段在进化过程当中的关系。

新的阶段只有在上一阶段衰败后才会取而代之,因此就的阶段无法预测新阶段的特征。

在某一个阶段处于统治地位的稳定时期,社会处于平衡状态,而在新旧阶段的转型时期会出现紧张紊乱态势。

4.三阶段说的影响范围。

三阶段说不仅可以用来说明个人智力和人类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社会秩序(social order)、人类生活物质条件(material conditions of human life)的发展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孔德虽然强调人类智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从未承认人类智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的发展。

二、科学分类和层级体系1.科学分类体系(classification of the science)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整体,按照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五类:天体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

与此相应,科学也划分为五种:天文学(astronomy),物理学(physics),化学(chemistry),生物学(biology),社会学(sociology)。

2.科学等级体系(the hierarchy of the science)整个宇宙现象是相互联系的,那么研究这些现象的各门科学也是相互联结的。

他们既不是平行的,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这个结构就是科学等级体系。

科学等级体系和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说是一致的。

任何一种达到实证阶段的知识和他的一般性(generality)、简明性(simplicity)和独立于其他知识(independence of other department)是相一致的。

所以天文学由于其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的特点,首先达到了实证阶段,取得了科学等级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然后是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sociology。

从逻辑的角度看,随着科学阶梯的升高,知识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和依赖性在增加。

三、社会学方法论1.知识论。

孔德则认为社会有客观的发展规律而且我们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这种规律。

2.方法论。

在孔德看来,自然科学已经建立了关于自然现象的规律体系,下一个阶段就是在社会学研究中作这项工作。

3.本体论。

在论述社会学与科学体系中其他学科的关系时,孔德强调了社会学对相邻学科——生物学的依赖及其相似之处,阐发了关于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的基本思想。

4.学科功能。

社会科学也要像自然科学一样为人类服务,社会学的研究最终要给人类带来福利,用来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他认为,一旦发现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有益于人类的行动也可能性。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observation)孔德断言,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很早就采用了观察的方法,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也要建立在对社会事实(social fact)进行观察的基础上。

形而上学的理论家认为观察是没有理论指导的纯经验活动,因此反对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中去,这是由他们反实证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

孔德非常重视观察中理论指导(the guidance of a preparatory theory)的作用,并把实证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称为“合理的观察”,认为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得的只是一些孤立的事实。

孔德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划分为静态现象和动态现象两种,观察也相应地分为静态观察和静态观察,前者在社会静力学的指导下进行,后者在社会动力学的指导下进行。

孔德又根据观察的对象把观察划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前者直接观察所要研究的社会事实,后者通过历史和文化遗迹来观察社会事实。

2.实验法孔德把实验法分为直接实验和间接实验两种,他说:“如果说直接试验用于复杂的生物现象就已很困难,那么这一方法用于社会科学则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根据共存和演替的规律,对于社会任何一部分的任何人为的干预都会影响到其它部分。

所以这一方法如果全部实行,将由于不可能将现象的条件或结果单独分离出来,而失去其全部的科学价值”。

所以,孔德主张在社会学研究中采用间接试验的方法,所以间接试验,是指实验者——社会研究人员,不是在人为的条件下,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情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开展的社会研究。

孔德认为,当社会现象的正常进程(the regular routine of social phenomenon)受到某种确定方式的干扰时,试验的作用就表现出来了,病态现象(pathological cases)是真正具有科学意义的纯实验的同义语,即通过对社会病态现象的分析,比较革命时期和和平时期的不同,从而找出影响社会和谐和演替的原因,进而发现社会现象正常进程的规律。

3.比较法(1)孔德认为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

这种方法在其他方法中都有体现。

(2)通过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了解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类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澄清人类社会的本质。

(3)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可以发现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其各个部分分别低、但以一致的方式在进化,由于种种原因,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进化速度不同,于是造成了在同一历史时期里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由于西方文明在过去的发展阶段上没有留下明显的历史痕迹,研究它的过去就有很大困难,所有通过比较的方法,可以推论出西方文明的过去发展历史。

4.历史法孔德认为,历史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最适合于是社会现象的考察。

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顺序和连续性上考察社会学现象的一种方法。

孔德也指出,历史法本质上是一种比较的方法,只不过他们比较的时空纬度不同。

如果说一般的比较方法是相对于现有事物的一种横向的和共时性的比较,那么历史的方法则是相对于过去事物的一种纵向的和历时性的比。

五、评价关于社会学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论述是孔德社会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替充分体现了孔德要把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思想和努力,为进一步发展和最终形成一门具体学科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社会静力学(socials statics)一、社会静力学的研究对象社会静力学是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学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