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区域与城市规划_04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2解析
区域与城市规划_04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2解析
区域与城市规划
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一 城市用地概述
第
城市用地概念
四 章
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包括已建设利用的 土地和尚待开发利用的土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 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Βιβλιοθήκη 城 市 构城市用地属性
成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经济属性 法律属性
与 用 地
城市用地区划
规
行政区划 用途区划
划
产权区划 地价区划
用地归属与管理
区域与城市规划
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第
二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四 章
❖ 城市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及评价
城 市
❖ 城市用地建设条件分析及评价
构 成
❖ 城市用地综合评价与用地选择
与 用
地
规
划
区域与城市规划
❖ 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一)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
四
影响用地布局
影响城市分布:水深、水速
港口布局
影响城市环境景观
影响市政设施建设:流量、洪水位
考虑河流洪水位,重要城市、工业中心、大城市应 按100年一遇的洪水位来定防洪标准(高于最高洪水 位0.5~1米)
按城市规划布局要求,一般造 成水污染的工业企业、 污水 处 理设施及排污管道出口, 应布置在城市的下游河段;相 反,城市居住地、水源地特别 是取水口应安排在城市上游河
1 自然环境影响城市规划建设
章
(1)自然环境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之一
城
(2)影响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 (3)自然条件影响城市个性
市 构 成
(4)影响土地利用、工程建设、投资效益
与
2 城市活动影响自然环境
用 地
(1)改变自然地形与地表构造,破坏植被
规
(2)形成特殊的“城市气候”(热岛效应)
划
(3)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市 构
统
一般服务性产业
成
各要素的空间位置
与
的 构
城市空间系统
城市的空间集聚程度 城市空间形态
用 地 规
市政基础设施 供电、给排水、供热、燃气、电信 划
成
社会设施系统 文教医疗卫生、商业服务行政管理
区域与城市规划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第一节 城市的系统构成 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第三节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第四节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
段。
安徽省铜陵市港口选址
(2)水文地质条件
含义: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地表水 沼泽水
潜水
土壤水 上层滞水 潜水面
潜水来自地表, 受大气降水补给, 潜水位与地面状 况有关。
承压水
隔水层 隔水层
承压水受大气影 响小,不易受到 地面污染,是城 市主要水源。
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① 地下水影响城市选址与工业项目选址 ② 过度开采,易形成“地下漏斗”,引起地面沉降 ③ 地下水流向决定城市用地布置 ④ 地下水埋藏深度影响建筑物的布局
(3)冲沟
(4)地震
确定地震烈度,制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
烈度≤6°,对城市建设影响不大。 烈度7°-9°,应考虑防震工程和措施。 烈度>9°,一般不宜作为城市用地。
合理规划用地与设施
避开危险地带:如强烈褶皱带、活动断裂带、矿藏采空区、 大型水库下游等。
9°以上的强震区,不能布局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业项目和 基础设施项目
区域与城市规划
自然环境影响城市发展规模和布局(兰州)
自然条件影响城市个性
雪域高原 江南水乡 山城重庆
城市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 带来地面沉降, 造成大雁塔倾斜
(二)自然条件分析
1 工程地质条件
第
四
(1)建筑地基
章
不同物质,建筑承载力不同
城
同一物质,建筑承载力随物理性状而改变
市 构
防风----西北地区,植树造防风林 通风----华南地区,建筑结构,天井设计 ,绿地 ,道路 建筑抗风设计------台风,暴雨 环保要求------工业区应当地盛行风向位于居住区下风向
风向对城市规划布局的影响
盛行风向: 道路、绿地平行于盛行风向布局,以利于通风
工业区按照当地盛行风向布局于居住区下风向
静风污染:
盛行风向
地方风: 海陆风 山谷风
日:海风
城市风
夜:山风
(3)温 度
气温:与纬度、海拔和经度有关 气温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影响
热岛效应
为减弱“热岛效应”, 应注意城市规划布局 和城市人口、建筑密 度的控制,以及开敞 空间的建设。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第一节 城市的系统构成 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第三节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第四节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
区域与城市规划
第一节 城市的系统构成
一 城市作为系统的特性
第
整体性和综合性
四 章
层次性和结构性
城
动态性
市
环境联系性
构 成
二 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
与 用
地震断裂带上一般可设置绿化带,不能作为城市建筑用地, 同时也不能布置城市的主要交通地段。
限制建筑高度,加大楼间距离,降低建筑密度。 加宽主干道,修建多条通向市郊的通道,供震时求援疏散
2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1)水文条件
含义:江河湖泊等水体 作用:水源运输、排水、改善城气候/洪水、冲淤 影响: 城市分布、用地布局、市政工程建设环境景观
不同的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同
成
a.工业建筑 >15-20t/m²
与
b.民用建筑 一层:5-7t/m²
用
二层:7-12t/m²
地
三、四层:12-15t/m²
规
>四层:>20t/m²
划
c.道路: 5t/m²
区域与城市规划
(2)滑坡与崩塌
多发区:丘陵、山区、河道、路堤 防 治:选择建设用地时应避免不稳定的坡面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系统内部是一 个具有自身变化规律的结构严密的整体。城市 系统构成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
地 规 划
间的关系总和。
区域与城市规划
第一节 城市的系统构成
政治系统
第
城
城市社会系统 人口系统
文化系统:教科文卫体广电
四 章
市
依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
城
系
城市产业系统
主导产业 依产业地位: 配套产业
3 气候条件
(1)太阳辐射
日照影响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我国大部分地区建筑物布 置以东南向为宜。建筑最佳朝向:上海为南偏东15°,重庆 地区为南偏东10°,广州为南偏东15 °和南偏西5 °。
(2)风象
风象包括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和风速(平均风速) 风向频率=该风向出现的次数/风向的总观测次数*100% 风玫瑰图:(风向频率图和风速图)(P73 图4-2-17) 盛行风向:又称主风向,以城市不同风向的最大频率来确定 风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