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降低精炼电耗
制定对策
我们对确认的主要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在生产全过程中落实应 用,由专人负责,见对策表: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1
钢水出钢温 提高钢水出钢 钢水出钢温度高于
度低
温度
1580 ℃
措施
加强转炉冶炼 终点温度控制
地点
完成时 间
负责人
现场 11.06 王二林
2
中包温度控 制偏高
合理控制上钢 温度
中包温度控制 根据连铸信息,
合计
支
热量 /kJ
132389 32805 12511 16695 83136 1885 3390 11240
250 199
200
数 150
次 100
70
72
50
20
4
0
4
5
6
7
8
吊包时间/min
通过统计计算,钢包吊运时间平均为 5.42min
1.职工冶炼操 作不规范
2.钢包隔热保温 性能差
3.钢水出钢温度 低
4.精炼时间过 长
5.钢包吊运时 间过长
6.中包温度控 制偏高
7.LF 炉造渣制 度不合理
要因确认分析六
2.钢包隔热保 温性能差
3.钢水出钢温 度低
4.精炼时间过 长
5.钢包吊运时 间偏长
6.中包温度控 制偏高
7.LF 炉造渣制 度不合理
确认标准:钢水出钢温度高于1580 ℃
确认方法: 测量分析 确认人:董光欣 王家胜
确认时间: 2011.04.21
确认情况:钢水出钢温度低,到站温度随之降低,升温幅度增大,造成电耗增大。 经过统计,目前82B出钢温度高于1580℃的炉数仅为66.5%。
降低SWRH82B精炼电 耗
QC小组情况简介
注册课题 降低SWRH82B 精炼电耗
注册类型 攻关型
注册号 AG2011/05-05
QC小组 转炉车间“成本攻关”
QC小组
小组人数 9人
成立时间 2011.01
活动时间 2011.01-2011.12
小组成员简介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杜 勇 男 39 本科 董光欣 男 33 本科 王家胜 男 33 大专 王二林 男 25 本科 胥延丽 女 33 本科 索立军 男 39 技校 王瑞亮 男 36 技校 姜太平 男 30 本科 王小平 男 27 本科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对策制定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与验证
巩固措施 与总结
说明: 计划进度:
45
实际进度:
2011 年 6 7 8 9 10 11 12
制表人:王二林 时间: 2011年01月
选题理由
82B生产工艺流程图:
在82B 生产流程中,钢水在LF 炉进行送电加热升温,消耗大 量电力。
选题理由
现状
2.钢包隔热保 温性能差
3.钢水出钢温度 低
4.精炼时间过 长
5.钢包吊运时 间偏长
6.中包温度控 制偏高
7.LF 炉造渣制 度不合理
确认标准:在保证冶炼效果情况下,精炼时间不大于46min
确认方法: 统计分析
确认人: 王家胜 王二林
确认时间:2011.04.30
确认情况:精炼炉冶炼时间延长,进而加热保温时间增长,电耗随之增加。经过统计 确认,目前精炼时间小于46min的炉次达到97%。
1480- 1490 ℃炉次 及时调整送电
达到90% 以上
量
现场
11.07 董光欣
对策实施一
实施一:提高转炉出钢温度
转炉的最终出钢温度取决于入炉铁水的温度、成份,以及其它炉料 的加入量,小组成员根据转炉的入炉原料,认真进行了热平衡计算。
项目
铁水物理热 元素氧化放热 其中: C
Si Mn P Fe CO潜热 烟尘氧化热 SiO2生成潜热
47%
11% 3%
39%
40-42min 42-44min 44-46min 》46min
从图中可以看出,精炼时间大于 46min 炉次仅占 3%,通过 统计计算, 82B冶炼时间平均为 43.26min
1.职工冶炼操 作不规范
2.钢包隔热保温 性能差
3.钢水出钢温度 低
4.精炼时间过 长
5.钢包吊运时 间过长
2010 年,由于 生产组织操作等 原因,82B 冶炼 电耗各月差异较 大, 操作水平很 不稳定。
现状调查
调查二 2010年82B精炼电耗过高炉次分类统计
2010 年SWRH82B 精炼电耗超过 44kwh/t 钢炉次分类统计
1260
产生原因
炉数 累计炉数 比例/% 累计比例/%
1000
钢水升温幅度大 1013 氩气搅拌强度大 94 合金加入量大 69 渣料加入量大 59
50
45
46.2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82B
18.32 Q235B
28.12 35K
32.4 25.6
70
30MNSI
厂部要求
2011年底82B精炼电耗必须 降低2kwh/t钢以上,控制在 44kwh/t钢以下。
2010年, 82B钢种精炼电 耗比其他钢种高 10kwh/t钢以上。
选择课题
制表人:王二林 时间:2011年2月26日
要因确认分析一
1.职工冶炼操 作不规范
2.钢包隔热保 温性能差
3.钢水出钢温度 低
4.精炼时间过 长
5.钢包吊运时 间长
6.中包温度控 制偏高
7.LF 炉造渣制 度不合理
确认标准:对职工进行理论与实操考试,90分为基本合格条件;考查职工是否严 格按照LF炉标准化作业制度进行操作。
现状调查
调查一 2010年82B精炼电耗逐月统计
50
49
82B48
吨 钢
47
电 46
耗 45
46.72 45.89
46.12 45.8
44.89
48.2 47.56
47.23
45.13
45.44
46.5 46.2
/kwh 44
43.21
43
42
41
4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 月 12月 累计
渣层厚度150-200mm
严格控制总渣 量,造渣埋弧, 形成精炼泡沫 渣,增加渣层 厚度,提高升
温速度。
渣量得到有效 控制,渣层厚 度得到保证, 既减少钢渣吸 热,又起到保
温效果。
改善钢渣流动 性,提高渣钢 之间的传热效 率,改善升温 效果。
要因确认
1
转炉出钢温度偏低
要因确认结论
2
中包温度控制偏高
6.中包温度控 制偏高
7.LF 炉造渣制 度不合理
要因确认分析五
确认标准:钢包吊运时间(从炉后至精炼坐包)不大于7min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胥彦丽 索立军
确认时间:2011.05.10
确认情况:钢包吊运时间过长,会造成钢水温降越大,进而钢水升温幅度增大,电耗 增加。经现场调查,由于生产组织安排得当,吊包超时现象基本排除。
7 LF炉造渣制度不合理
确认方法 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 测量分析 统计分析 现场调查 调查统计 调查统计
确认标准 对职工进行理论与实操考试,90 分为上岗基本条件;考查职工是 否严格按照LF炉标准化作业制度 进行操作。
钢包外壁平均温度不高于320 ℃
钢水出钢温度应高于1470 ℃
在保证冶炼效果情况下,精炼时 间不大于46min 钢包吊运时间(从炉后至精炼坐 包)不大于7min
1013 1107 1176 1235
80.40 7.44 5.46 4.71
80.40 87.84 93.30 98.02
炉 750 数
500 250
80.40
87.84
93.30
98.02
100
80 累 计 比
60 率 %
40
20
测温枪误差 合计
25 1260
1260
1.99 100.00
100.00
0
0
钢水升温 氩气搅拌 合金加入 渣料加入 测温枪
幅度大 强度大
量大
量大
误差
确定目标
依据现状调查情况,确定了小组的活动内容和目标,即在对 策实施完毕后 ,将“SWRH82B精炼电耗由 46.2kwh/t钢降低 到44kwh/t 钢”作为本次攻关活动的目标(见下图)。
目标设定图
46.2 44
实施前 实施后
中包温度控制1480-1495 ℃之间
渣层厚度150-200mm
负责人
王家胜 王二林
索立军 王瑞亮 董光欣 王家胜 董光欣 王二林 胥延丽 索立军 索文峰 王瑞亮
杜勇 王家胜
完成时间 2011.03.31
2011.04.11 2011.04.21 2011.04.30 2011.05.10 2011.05.20 2011.05.30
确认标准:中包温度控制在1480-1490℃
确认方法: 调查统计 确认人:索文峰 王瑞亮
确认时间: 2011.05.20
确认情况:中包温度控制偏高,精炼岗位人员必定需要送更大电量,增加电耗。经 统计,在标准范围内炉次占比例仅为57.2%,中包温度平均1492℃。
48
/kwh 46
耗 电
44
钢
吨 42
3.钢水出钢温度 低
4.精炼时间过 长
5.钢包吊运时 间偏长
6.中包温度控 制偏高
7.LF 炉造渣制 度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