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保温、隔热构造

建筑保温、隔热构造


9.1.2 水汽对建筑热工性能的影响:


室内外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不相等时,水蒸汽分 子会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围护结构向压力低的一 侧渗透。在此过程中,如温度达到了露点温度, 在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层中出现结露的现象,会使 材料受潮,降低材料的保温效果 。 如水汽不能够被排出,就可能使材料发生霉变, 影响使用寿命。 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如水汽进而受冻 结冰,体积膨胀,就会使材料的内部结构遭到破 坏,称为冻融性的破坏 基本对策 —— 阻止水汽进入保温材料内,即在 保温层下面做一层隔蒸汽层;并安排通道以使进 入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的水汽能够排出
常用外墙面保温层的设置位置:
常用外墙面的保温构造做法
1、外墙内保温 硬质保温制品内贴 保温层挂装


2、外墙外保温 保温浆料外粉刷 外贴保温板材 外加保温砌块墙

3、外墙中保温
在多道或双层砌体墙的夹层中放入保温材 料或并不放入保温材料,只是封闭夹层空 间形成静止的空气间层,并在里面设置具 有较强反射功能的铝箔,起到阻挡热量外 流的作用。
9.2.3 建筑外门窗保温构造

外门窗保温构造要点: 加强门窗缝的气密性以及选择具有良好 热工性能的门窗材料
9.2.4 建筑地面保温构造


地面保温构造要点: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底层室内如果采用 实铺地面构造,则对于直接接触土壤的周边地区, 也就是从外墙内侧算起2.0m的范围之内,应当作 保温处理 如果底层地面之下还有不采暖的地下室,则 地下室以上的底层地面应该全部作保温处理。保 温层除了放在在底层地面的结构面板与地面的饰 面层之间之外,还可以考虑放在底层地面的结构 面板,即地下室的顶板之下
9.2 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
1、屋面保温材料: 松散状:膨胀珍珠岩、矿棉、岩棉、玻璃棉、 炉渣 混合材料:沥青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珍珠岩、 水泥膨胀篮石、水泥炉渣等。 板状材料:加气混凝土板、泡沫混凝土板、膨胀 珍珠岩板、膨胀蛙石板、矿棉板、聚苯板、泡 沫塑料板、岩棉板等 卷材:玻璃棉毡、岩棉毡 块材:水泥聚苯空心砌块 前两种材料可与找坡层相结合。
3、内保温——保温层放置在屋面结构层之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坡屋顶的保温构造

坡屋顶的保温层一般布置在瓦材下面、或 檩条之间、或吊顶棚上面。
保温材料可根据工程具体要求选用松散材 料、混合材料或板状材料。 在有吊顶的坡屋顶中,常将保温层铺设在 顶棚上面,可以收到隔热、保温的双重功 效。见图4-9-2-3、4-9-2-5、4-9-2-6。
第九章 建筑保温、隔 热构造
9.1 建筑热工构造原理综述

保温、隔热基本目标: 1.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质量 2.建筑节能
9.1 建筑热工构造原理综述



9.1.1 建筑热工构造基本知识 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的过程即热传 递。 热传递的基本方式: 1.热传导——物体内部高温处的分子向低温 处的分子连续不断地传送热能的过程 2. 热对流——流体(如空气)中温度不同的各 部分相对运动而使热量发生转移 3.热辐射——温度较高的物质的分子在振 动激烈时释放出辐射波,热能按电磁波的 形态传递


钢砼坡屋面上设保温层檐口处构造示意
在钢结构建筑檩条与屋面板之间设保温层
9.2.2 建筑外墙保温构造



建筑外墙面的保温层构造应该能够满足: 1.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及空鼓; 2.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 3.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4.在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不产生破坏; 5.罕遇地震时不从基层上脱落; 6.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7.具有防止水渗透的功能; 8.各组成部分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的组 成材料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
三种传热的基本方式,在建筑外围护结 构传热的过程中表现为:其某个表面首先 通过与附近空气之间的对流与导热以及与 周围其他表面之间的辐射传热,从周围温 度较高的空气中吸收热量;然后在围护结 构内部由高温向低温的一侧传递热量,此 间的传热主要是以材料内部的导热为主; 接下去围护结构的另一个表面将继续向周 围温度较低的空间散发热量
9.3 建筑外围护结构隔热构造

隔热的有效方法及原理: 热源——主要来自太阳光的辐射热 最为有效的隔热方法——在外围护结构表 面设置通风的空气间层,利用层间通风, 带走一部分热量,使屋顶或外墙变成两次 传热,以减低传至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 度。
我国南方地区应用较多。 1. 架空隔热:架空高度100~300


减少热量通过外围护结构传递的途径: 1.减少外围护结构的表面积 2.选用导热系数较小,即传热阻较大的材料 (孔隙多、密度小的轻质材料 )来做建筑 的外围护构件 加大构件厚度的做法不经济



热桥:建筑外围护结构中,某些易于传热 的热流密集的局部通道 平均传热系数: 将组成外墙的各种材料所具有的导热 系数与该种材料做成的构件的垂直于热流 方向的表面积的乘积之和去除以外墙的总 的表面积,得到的平均导热系数被认为更 能够接近真实情况
常用屋面保温构造层次: 1.保温层放置在屋面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下设隔 蒸汽层
2.“倒铺屋面” ——保温层放置在屋面防水层之上 (保温材料必须自防水)
倒铺屋面的构造要求: 1. 防水层宜采用柔性防水层 2. 保温材料选用吸水率低的材料,沥青膨胀 珍珠岩、沥青膨胀蛭石、聚苯乙烯泡沫板 等 3. 保温层上做保护层,用细石混凝土、水泥 砂浆、卵石等。 倒置式屋顶的保护层要比正置式的厚置一些。 倒置式保温屋面因其保温材料价格较高, 一般适用于高标准建筑的保温屋面。
屋面保温的聚苯乙烯板材
粒状岩棉

保温层的位置有两种处理方式:
普通保温体系做法:防水层在保温层的上 面,保温层的下面做隔气层,是传统的做 法。 倒铺保温屋面(倒置式):保温层在最上 面。见图4-9-2-2

隔气层(蒸汽层)
当建筑物室内外湿度不同,水蒸气含量不 同时,要通过围护结构相互渗透。当蒸 汽压力过大时,会在构件上出现凝结现 象而降低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此时就 要在保温层下面设一道“隔气层”和 “透气层”。其做法: 在隔气层下设透气层 保温层设透气层 保温层上架空通风透气层
2.
蓄水隔热屋面:适用于南方地区防水等级 为Ⅲ级的建筑物。蓄水深度150~200,防 水层应为刚性。
3.
种植屋面:覆土或无土种植。屋面坡度 ≤3%。
墙体隔热

本章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