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县水库大坝现场安全检查报告水库大坝现场安全检查组二OO三年十二月.报告编写:报告审核:报告校核:参编人员:.水库大坝现场安全检查报告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现场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一、大坝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溢洪道防洪安全问题三、输水隧洞存在的问题四、放水涵洞存在的问题五、通讯观测设施的问题六、防汛公路问题七、管理设施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安全鉴定工作建议一、水库洪水复核二、大坝稳定、渗流及变形分析三、溢洪道安全复核四、输水隧洞安全复核五、工程老化分析六、大坝抗震稳定分析七、大坝安全鉴定综合报告附件一:水库现场安全检查提纲附件二:水库安全检查表附件三:1、水库工程位置图.2、水库枢纽工程平面布置图3、水库工程部分照片.第一章概述水库位于××县××镇村境内,属××河流域××河上游,距××县城25km,属小(一)型水库。
水库工程始建于1958年9月,主体工程1965年基本竣工。
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发电、养殖的小型水利工程。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输水隧洞、放水涵洞、溢洪道及水电站等组成。
水库集雨面积28.4km2,总库容751万m3(原库容825万m3)。
50年一遇的设计水位54.72m(原设计水位55.13m),500年一遇的校核水位55.78m(原校核水位56.43m),兴利水位52.20m,死水位39.93m,死库容8.5 万m3,兴利库容424万m3,防洪库容323.57万m3。
水库多年平均降雨量1083mm,多年平均径流量2272万m3。
水库有坝后式电站一座,装机3×75千瓦。
水库可灌溉农田1.36万亩,水库下游防洪保护面积42km2,涉及××镇14个行政村,1.9万人口,近3万亩耕地,206国道和下游一批厂矿企业的安全。
一、大坝为粘土铺盖心墙砂壳坝,现有坝顶高程58.77m,最大坝高21.8m,坝顶长195m,坝顶宽度3m,上游边坡1:2.5,下游边坡分别为1:2.5、1:3.0,戗台高程为51.00m。
二、输水隧洞:输水隧洞为圆拱直墙式压力隧洞,位于坝头左山上从溢洪道下穿过,1984年施工开挖,1986年完工。
输水隧洞全长236.8m,其中泄洪洞长167.8m,进口高程41.00m,出口高程为39.80m,上游设排架启闭机台,下游设竖井控制输水隧洞至溢洪道,最大泄量28.0m3/s。
发电支洞长.69.0m(泄洪洞与发电隧洞分岔点至出口),设计灌溉流量1.35m3/s,灌溉结合发电。
三、放水涵洞:放水涵洞于1959年建成,原为糯米石灰浆砌砖拱涵,建成后即漏水,1960年内衬钢筋混凝土圆涵(现浇),直径0.8m,外砌砖未拆除。
进口底高程39.93m,出口高程39.80m,总长109m,由竖井启闭机控制;上游侧为80×80cm钢筋砼方涵,中间为φ80cm钢筋砼圆涵,出口为浆砌块石圬工结构,各段具体长度不详。
四、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的西侧,在高程为50.20m的岩石基础上砌2.00m高的浆砌石堰,堰顶高程52.20m,堰顶长28m。
控制断面以下接第一级消力池,池底高程为39.00m,池长36m,池尾做消力槛一座;一级消力池下接二级消力池,池底高程为36.00m,池长25m,池尾与老河道衔接;1998年泄洪时二级消力池冲毁严重,又临时修筑三级消力池,长度为9m。
溢洪道靠近土坝侧挡墙浆砌石结构损坏严重。
五、水电站:位于大坝的西岸下游(输水隧洞出口),采用压力涵箱引水至厂房,发电尾水进入渠道灌溉下游农田。
第二章现场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水库是××县重点小(一)型水库,属县水务局管辖。
该库大坝建于1958年,工程遗留问题较多。
自投入运行后,多次出现险情,虽然多次加固处理,但处理方案受经费限制,处理不到位,险情未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为了确保水库大坝安全,2003年12月由××市水务局、××市水电勘测设计院、××县水务局等单位组成的大坝安全检.查组,根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先后多次对水库大坝工程进行了现场全面的检查。
现综合现场发现的问题分述如下:一、大坝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坝基施工中,放水涵洞以东约40m左右未清砂卵石及放水涵采用糯米石灰砌砖拱涵,水库初蓄水即发现坝下游渗水,开始以散浸形式逸出,随着时间延长,渗流在下游河床上以泉眼形式出流,且泉眼逐年增多,渗流量逐渐加大,泉眼口处有明显的水头和沙沸现象。
1989年冬库水放空后,在低涵东侧25—30米处,大坝内坡脚高程在40m左右有一跌窝,窝深0.2 m,口径5 m。
1994年春又发现渗流从泉眼中带出心墙粘土。
目前,坝脚下游渗漏段占下游坝脚线纵向长度约2/3,问题相当严重。
2003年9月29日又发现坝内坡距东边山脚52米,高程在45.2m处有一跌窝,跌窝口径1.5m,深度1.3m。
据水库管理人员对大坝蓄水时观察,大约库水位在49m左右高程,下游河床渗流出口处就有沙沸现象,说明已形成管涌通道,坝基渗漏已严重威胁着坝身安全。
二、溢洪道防洪安全问题1、溢洪道一级消力池上游陡坡跌水开成后未护砌,经几十年溢洪,坡面冲刷成大窝小坑,特别是靠坝头处,防洪墙底部已被淘空,危及坝身安全。
2、1998年6月26日溢洪道过洪1.5m,冲毁二级池底,池后河床形成长12m、宽29m、深2.5m的方塘,直接影响坝脚安全。
3、溢洪道下泄洪水贴坝脚进入下游河道,既影响大坝稳定,又影响观察大坝渗漏情况。
.三、输水隧洞存在的问题1、因大坝险情日趋严重,为保证水库安全,1984年~1987年在坝左侧设置一2m×2m门洞型隧洞,因经费不足隧洞洞身未衬砌,经多年运行,洞身冲刷、剥蚀、崩塌严重。
该隧洞位于溢洪道下,覆盖厚度较薄(2米左右),加之岩石风化,现已塌穿一处,影响隧洞的正常使用。
2、隧洞进口启闭设备老化失灵,启闭困难,钢闸门、栏污栅锈蚀严重。
3、泄洪竖井启闭设备老化失灵,目前只能利用发电闸门对水库进行控制运用;竖井砼质量差,渗漏严重,影响正常蓄水和泄洪。
4、隧洞泄洪洞出口未设置消能设施,加之紧贴坝脚,危及大坝安全。
四、放水涵洞存在的问题1、放水涵洞用糯米石灰砌成,建成后漏水严重,于1960年冬内衬直径0.8m钢筋混凝土圆涵,原砌体未拆除,库水仍沿圆涵四周下漏。
2、启闭设备多年使用,锈蚀老化严重,控制闸门为木闸门已腐烂,现用袋装土堵死闸门,无法调控水位。
五、通讯观测设施问题1、通讯设施落后:水库现有的通讯设施仅程控电话一部,加之处于线路末端,导致通讯不畅,不能满足防汛需要。
2、观测设施老化:水库雨量、水位观测、洪水测报工作均建于六十年代,数据采集慢、精度低,不能适应现代水利的发展要求。
.六、防汛公路问题水库防汛公路4km,宽度不足5m,现有路面为泥石路面,坑洼不平,路况差;边坡不稳定,塌方严重,汛期经常造成交通中断,给水库的防汛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七、管理设施存在问题1、水库管理所办公设施及观测设施落后,无法满足运行管理需要。
2、交通设施落后:因水库地处偏僻地带,缺乏必要的防汛抢险工具,无法满足防洪需要。
第三章安全鉴定工作建议为了切实搞好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根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结合水库工程实际情况,本着客观、全面、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本次安全鉴定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水库洪水复核依据现行规范要求,确定水库洪水标准。
按1984年××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和省水利厅(83)347号文件精神,选定设计及校核洪水过程线,进行调洪演算及防洪安全复核。
二、大坝稳定、渗流及变形分析根据现状坝体、坝基及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大坝典型断面,计算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坝体渗流及稳定状况,并对有关问题提出评价及处理建议。
.三、溢洪道安全复核复核溢洪道设计、校核等工况下的过水能力,确定特征水位值;分析溢洪道两岸稳定情况,提出总体要求和建议。
四、输水隧洞安全复核查明隧洞工程地质情况并作出分析评价。
对输水隧洞进行结构复核。
五、工程老化分析1、对大坝、输水隧洞、放水涵洞及溢洪道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评价,对裂缝、腐蚀、碳化情况作出定性分析,提出评价意见。
2、对输水隧洞及放水涵洞闸门、启闭机、控制系统及电气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启闭机使用情况、丝杆弯曲情况、锈蚀情况、使用年限),并作出安全性能评价。
六、大坝抗震稳定分析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水库坝址区域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6度,不需进行抗震计算。
七、大坝安全鉴定综合报告根据各分项报告进行综合,提出总体安全评价及加固处理意见。
.附件一水库现场安全检查提纲一、现场检查组织××县水库现场安全检查由××市水务局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二、现场检查的准备1、做好各方面安排,为检查工作所需动力做准备;2、安装临时设施,便于检查人员进行检查;3、准备交通工具和专用车辆;4、同运行管理、设计、科研部门就检查工作进行商讨,弄清检查工作的内容和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问题。
三、现场安全检查项目1、坝基大坝坝基检查应注意其稳定、渗漏、变形等。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①两坝肩区:溶洞、断层、裂缝、渗漏、位移、滑坡。
②下游坝脚:渗流、湿润、反滤棱体。
③坝体与岸坡交接处:土坝与岸坡交接处的位移、脱离、渗漏。
④其他异常情况。
2、大坝坝体大坝检查注意应注意沉陷、渗漏、渗透、动物危害现象等。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①坝顶:裂缝、错动、沉降变形等情况。
②上游面:裂缝、剥蚀、破损、塌坑、隆起、松脱、蚁害。
③下游顼:渗漏、护坡草皮、裂缝、散浸、滑坡、白蚁。
④马道:裂颖、漏水、沉陷、隆起等。
⑤棱体:变形、排水是否畅通、排水量的变化。
⑥观测设备工作情况。
⑦坝全外观现象。
⑧下游坝面排水沟淤塞、坍塌情况。
⑨其他异常现象。
3、溢洪道溢洪道检查,应着重于溢洪道衬砌质量,泄洪能力和两岸边坡稳定情况,主要检查项目概列如下:①两岸山体稳定情况。
②护砌情况及浆砌石质量。
③溢洪道淤积、埸方、堵塞情况。
④溢洪道出口冲刷情况。
4、输水设施隧洞设施检查应注意隧洞露筋、剥蚀、冲刷。
应对进出水口、工作台、启闭设备运行、闸门及各组成部分分项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概列如下:①进水隧洞:溶洞、断层、露筋、裂缝、剥蚀、冲刷、砼等级。
.②进水口:拦鱼栅、工作和检修闸门、启闭设备、控制设备。
③出口:翼墙、尾水渠、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