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教案
讲授内容
教法
学法备注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心灵之茶:*第一个环节-----心理互动:齐唱《小草》
课前练讲:阅读心理网,收集心理防御常识
复习检查:大学生心理困扰?:
导入新课:正确的认识自己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最重要前提。
板书课题: 第二讲 人贵有自知之明
---------坦然接受自己,书写魅力人生
心理沟通
心理感动
心理提升
讲授内容
教法
学法备注
意义。”你从中受到哪些教益
*第九环节-------心语心动
拿破仑、希尔:信心是生命和力量,信心是奇迹,信心是创立事业之本。只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动一座山。只要你相信会成功,你一定能赢得成功。
巩固新内容:
学生整理笔记
小结:
总结知识要点,强调学以致用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
如何克服呢?关键在于改变自己
(1)要真视社会现实(2)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3)加强自我修养。
2、自我评价的误区
有3/4的大学生对自我评价偏高,部分自我评价偏低
如何纠正自我评价的偏低:
(1)注意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2)学会在与别人的正确比较中评价自己;(3)内省调试法:是指运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4)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5
青春期12-18岁
自我认同感—角色混乱
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
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
6
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感—孤独感
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的基础
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
7
成年期25-65岁
创造感—自我专注感
热爱家庭,热爱公益,扶持后进
自我放纵,,不管他人,不顾未来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
1、弗洛伊德将自我分为三部分: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化
2、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自我分为不同的种类:
从自我是认知者还是被认知者来看: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
从自我是否是现实的角色来说:现实自我、镜中自我、理想自我
从意识活动的内容上来看: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3、自我体验的误区
自卑,大学新生中52%左右的学生缺乏自信和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的原因:(1)相当多的学生对考入高职高专感到自卑;(2)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挫折体验;(3)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4)家庭经济困难;(5)就业过程中被歧视
克服自卑心理:(1)提高自我评价能力;(2)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3)多积累“小成功”;(4)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5)要保持自信的体态。
(二)自我意识
1、含义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新旧连接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谈话法
案例教学
心理激发
接受 健康教育
联系实际
讲授内容
教法
学法
备注
2、自我意识的分类
内容\结构
2、大学生自我意识优化的途径
(1)正确地认识自我
(2)积极地悦纳自我
(3)有效地控制自我
(4)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努力提升实现自我)
*第四环节------心理案例
个子矮带来的苦恼
*第五环节-------心理放松 歌曲《隐形的翅膀》
*第六环节------心理工具
坦然接受自己,增添个人魅力
1、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人(例戏剧大师卓别林的成材之路)
6、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7、别为小事抓狂
医学研究表明,人若经常处于烦恼和忧愁的旋涡之中,频频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加速衰老,而且会引起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那么,我们怎样对待小事情呢?(1)认真对待,及时处理;(2)视而不见,糊涂处之。
8、增添自己的个人魅力:内在魅力、外在魅力
9、谦虚处世,抑制自负
另一种:(教材)
1、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
2、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强的自卑感
3、自我中心和从众心理
4、过分的独立意向与过分的逆反心理
四、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
(一)健全自我意识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独立的自信意识
2、有利于大学生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意识
3、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年龄
心理危机(发展时期)
发展顺利
发展障碍
1
婴儿期0-1岁
信任感—不信任感
对人信任,有安全感
与人交往焦躁不安
2
儿童早期1-3岁
自主感—羞愧怀疑感
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
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
3
学前期3-6岁
主动感—内疚感
有目的、方向,能主动进取
畏首畏尾,无自我价值感
4
学龄初期6-12岁
勤奋感—自卑感
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格越出越高。回到院里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份较昨天又涨了十倍。但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价值、有
指导阅读法
学生阅读汇报
讲授内容
教法
学法备注
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体验,喜欢用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外部世界,产生了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动力。
二、自我的困惑与迷失:人生发展的两大难题
(一)人生发展的两大难题
“我是谁?”
“我将往何处去?”
解决两大难题的过程称为“自我统合”过程或“自我同意性”过程
讨论法
谈话法
心理放松
学以致用
主动分析
讲授内容
教法
学法备注
3、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面对错误,不逃避,而是自责,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修养。)
4、坦然接受独一无二的自己(例如演员索菲亚、罗兰)
5、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
故事;一只火鸡和牛的故事(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要经常“充足电”
比尔、盖茨曾这样告诫他的员工:“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你比别人快,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机会。”
10、美丽是修炼出来的
。居里夫人:“17岁时,你不漂亮,你可以怪罪于你的母亲,她没有遗传给你好的容貌;但是,30岁了你依然不漂亮,你就只新的东西。”
11、给自己多一点宠爱
宠爱自己是一种责任,就想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一样。努力让自己吃好、睡好、工作好、身体好、心情好,只有这样才会拥有健康的身心。
2、读《生命的价值》的故事后,你从中受到哪些教益?
课外拓展:
1、学唱歌曲《你快乐吗?》
2、完成我的自画像
3、 阅读心理网收集自我调节方法
心理提升
学以致用
8
老年期65岁以上
自我完满感—失望感
随心所欲,安享天年
悔恨过去,悲观绝望
2、发展阶段
自我中心期(8个月左右----3岁左右):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界的现象,认为外部世界是为他而存在,以他为中心。
客观化时期(3岁----14岁);服从于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
主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开始到青春后期)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三十九岁时下肢瘫痪,然而他却成为美国最受爱戴以及最具影响力的领袖,并且史无前例地四次当选美国总统。
14、不要苛求完美
#心理调节(辅导)方法:《音乐心理疗法》
*第七环节-------心理互动
*第八环节-------心理净化
心理故事: 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院长总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爱自己并不是孤芳自赏或放纵,而是接受真实的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并时时激励自己将深藏的潜力开发出来。
学以致用
讲授内容
教法
学法备注
12、按照“尽善尽美”的标准做事
13、利用一个个不完美成就完美
*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既盲又聋哑,却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感动全世界的文字,让所有人都为其生命力和才华而感叹。
心理自我
对自己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
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豁达。
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3、自我意识的特点
自我意识的个体性 自我意识社会性
自我意识能动性 自我意识同一性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1、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三分结构论
本我 自我 超我
(2)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
躯体我 社会我 精神我
(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需要的五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美国的精神病专家、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