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估价试题答案

工程估价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评分标准:每要点1分)1.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或工序为测定对象,确定建筑工人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某一施工过程或工序所需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2.飘窗:为房间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出外墙的窗。

3.门斗: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度空间。

4.砖腰线:沿房屋外墙的横向方向,在上下两排窗洞之间,做有凸出墙面的横向砖线,主要起装饰作用。

5.门窗走头:指木门窗的木框上下横框两端所伸出框外部分,主要使木框压在砖墙内,起固结作用。

6、建筑面积:指房屋建筑的水平面面积,包括地上、地下各层外围结构内的水平面积之和,以㎡为计量单位。

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建筑技术指标,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建筑经济指标。

7、混水墙:指墙的两面均为抹灰或块料装饰者。

一般房屋内墙大多为混水。

8、预算定额:是指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条件下,规定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必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以及价值的消耗量标准。

9、非周转性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砂、石、钢筋、水泥等。

10、平整场地:指土层标高在±30㎝以内的挖填找平的土方工程。

工程造价的构成(要求掌握,按笔记或者查看武汉工程大学精品课程网工程估价课程网站中课程讲义和课件)工程造价计价特点及各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一、特点1.单个性计价2.多次性计价3.工程结构分解计价二、建设程序各阶段的工程造价确定依据建设程序,工程造价的确定与工程建设阶段性工作深度相适应。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在项目建议书阶段,按照有关规定,应编制初步投资估算,经主管部门批准,作为拟建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计划和开展前期工作的控制造价。

2.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投资估算,经主管部门批准,即为该项目国家计划控制造价。

3.在初步设计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经主管部门批准,即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

对初步设计阶段,通过建设项目招标签订承包合同协议的,其合同价也应在最高限价(总概算)相应的范围以内。

4.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按规定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标准的初步设计概算。

经承包方双方共同确认,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预算,即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

5.在施工准备阶段,按有关规定编制招标工程的标底,参与合同谈判,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格。

对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招标投标的工程,承包合同价也是以经济合同形式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6.在工程施工阶段,根据施工图预算、合同价格,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作为工程价款支付、确定工程结算价的计划目标。

引进工程设备与技术费用的构成及计算一、进口设备抵岸价进口设备的交货方式,可分为内陆交货类、目的地交货类、装运港交货类。

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与进口设备的合同价格或协议价格二、引进设备与技术的价格计算程序进口设备预算价格=货价+国外运输费+国外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消费税+增值税+海关监管手续费+国内运杂费+现场保管费。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主要区别二、预算定额的应用(一)预算定额的直接套用当设计要求与定额项目的内容相一致时,可直接套用定额的预算基价及工料消耗量,计算该分项工程的直接费以及工料所需量。

(二)预算定额的换算在确定某一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预算价值时,如果施工图纸设计的项目内容与套用的相应定额项目内容不完全一致,则应按定额规定的范围、内容和方法进行换算。

使施工图设计内容与预算定额内容要求相一致(或调整)过程,就称为预算定额的换算(或调整)。

以下仅对混凝土与砂浆的换算方法进行说明。

混凝土的换算:由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而引起定额基价变动。

必须对定额基价进行换算。

在换算过程中,混凝土消耗量不变,仅调整混凝土的预算价格。

因此,混凝土的换算实质就是预算单价的调整。

其换算公式为:换算价格=原定额基价±定额混凝土用量×两种不同混凝土的基价砂浆的换算:砂浆的换算实质上是砂浆强度等级的换算。

这是由于施工图设计的砂浆强度等级与定额规定的砂浆强度等级有差异,定额又规定允许换算。

在换算过程中,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一般不变,仅换算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单价和材料用量。

方法与混凝土换算相同。

一、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土石方工程(一)平整场地在土方开挖前,须对施工现场高低不平的部位进行平整,以便进行房屋的定位放线。

平整场地指土层标高在±30cm以内的挖填找平的土方工程。

其工程量应按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形每边各加宽2cm后计算面积。

以矩形建筑物为例,如图所示,其平整场地工程量为:S P=ab+4(a+b)+16式中S P——平整场地工程量(m2);a——建筑物底面长度(m);b——建筑物底面宽度(m)。

(二)挖土挖土要根据土壤的类别、挖土的部位、施工方法等分别计算。

因此,要掌握挖地槽、地坑、挖土方之间的区别,以及地下水资料等。

1.挖地槽a. 不放坡和不支档土板的体积按下式计算:V=L中(a+2c)H+L内(b+2c)H(m3)式中 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m);L内——内墙槽底净长线长度(m);a、b——垫层宽度(m);H——挖土深度(m);c——工作面增加宽度(m)。

b.由垫层下面放坡。

V=L中(a+2c+kH)H+L内(b+2c+kH)H(m3)式中k——坡度系数c.由垫层上表面放坡。

V=[L中aH2+L内bH2]+[L中(a+kH1)H1+L内(b+kH1)H1] (m3)式中H1——自然地面至垫层上表面的深度(m);H2——垫层厚度(m)。

b.带挡土板又设工作面时,如图所示。

因需支挡土板,基础每边增加10cm工作面。

V=L中(a+2c+0.2)H+L内(b+2c+0.2)H(m3)2.挖地坑a. 不放坡的计算式为:V=abH(m3)b.放坡的计算式为:V=(a+2c+kH)(b+2c+kH)H+1/3k2H2 (m3)式中1/3k2H3——地坑放坡一个棱锥体的体积(m3)。

3.挖土槽底宽在3m以上,或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或挖掘浓度在30m以上者为挖土。

(三)回填土1.槽、坑回填土工程量为:V填=V挖-设计室外标高以下埋设的基础及垫层等体积。

2.室内回填土工程量为:V填=墙与墙间的净面积×填土厚度(m3)(四)运土V弃=挖土体积-回填土体积(m3)或V取=回填土体积-挖土体积(m3)砌筑工程(一)基础工程1.基础与墙(柱)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2.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面±300mm以内时,以不材料为分界线,超过±300mm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线。

(二)墙体和柱1.砖墙一般不分清水墙、混水墙,分别以不同墙厚、砂浆种类及强度等级,内墙、外墙分别列项计算。

外墙墙身长度按中心线长(LP)计算;内墙长度按净长线(L内)计算。

a.外墙。

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檐口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度另加20cm。

平屋面算至钢筋混凝土顶板面。

b.内墙。

位于屋架下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

位于屋架之间,而与天棚衔接者,算至天棚底再加10cm。

钢筋混凝土按楼板隔屋者,应算至楼板面。

计算砖墙工程量时,应扣除门窗洞口、空圈、嵌入墙身的钢筋混凝土柱、梁、过梁、圈梁、钢筋砖过梁等所占的体积。

不扣除砖平拱、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的加固钢筋或木筋、铁件所占的体积。

嵌入外墙身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头和凸出外墙面的窗台虎头砖、门窗套及三皮砖以下腰线等增减均已在定额中考虑,计算工程量时不再计算。

实砌内墙的梁板头已综合考虑,计算时不再扣除。

混凝土工程1、钢筋工程量为钢筋重量,计算方法通常为分别算出不同直径的钢筋长度,再乘以不同直径钢筋每米比重得到钢筋重量2、模板的工程量按模板与混凝土构件的接触面积计算3.基础(1)混凝土基础与墙或柱的划分,均按基础扩大顶面为界。

4.柱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柱高计算。

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术基上表面至楼板上表面计算,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计算,框架柱的高,有楼隔层者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的楼板上表面计算。

无梁板隔层者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依附在柱上的牛腿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计算,依附在柱上的悬臂梁按过梁有关规定计算。

5.梁定额中将捣制梁按用途、形状和施工方法分为基础梁、单梁和;连续梁、异形梁、圈梁、过梁等项目。

梁体积=梁长×梁宽×梁高式中梁长——当主、次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当次梁与柱或主梁连接时,次梁长度算至柱侧或主梁侧面;伸入墙内的梁头,应计算在梁长度之内;梁头有捣制梁垫者,其体积并入梁内计算;梁高——梁底到梁顶面的高度。

圈梁与过梁连接时,分别套用圈梁、过梁定额,其过梁长度按门、窗洞口外围宽度两端各加50cm计算,如图所示。

期末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三、判断改错(每题2分,共8分,判断正误并改错)四、简答题(两题共16分)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45分)计算题重点:1、建筑面积(结合场地平整、檐高、层数、工程类别等计算判断)2、进口设备预算价格3、预算定额基价换算和材料分析4、基槽土石方计算(掌握由垫层上表面和下表面放坡)5、混凝土梁的模板、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和费用的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