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外购半成品等。
原材料的取得或者发出,在会计处理上,原材料的会计分录具体怎么做呢?
一、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取得
①发票与材料同时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发票先到
借:在途物资(含运费)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③材料已到,月末发票账单未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注:下月初,用红字冲回,等收到发票再处理
(2)发出
平时登记数量,月末结转
借:生产成本/在建工程/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二、原材料的概念
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
原料一般指来自矿业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品;材料一般指经过一些加工的原料。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外购半成品等。
原材料是企业存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种、规格较多,为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和核算,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
(1)原材料的分类
原材料可分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原材料按其存放地点可分三类:在途物资,库存材料,委托加工物资。
(2)明细分类的核算形式
原材料明细分类核算的财务组织通常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两套帐”形式,其核算的工作量较大,而且重复记账;第二种,“一套帐”形式,亦称“帐卡合一”。
以上,就是原材料的会计分录的相关内容,关注,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