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赣剧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赣剧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赣剧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赣剧: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赣语剧种。

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

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
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
弋阳腔于是更名为赣剧。

赣剧的弹腔,以二黄、西皮为主,其它还包括秦腔、
高拨子、浙调、浦江调和文南词诸腔,其中优美动听的文南词腔调尤受群众的
欢迎。

2.弋阳腔:弋阳腔诞生于江西弋阳,自诞生之日起,始终透露着江西民间文化
的光彩,弋阳腔产生后的500多年里,在全国衍生出一个庞大绮丽的高腔体系,而后以它前所未有的魅力迅速地弥漫于中国的戏曲舞台,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烙
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弋阳腔被称为是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

3.自报家门:戏曲中主要人物自我介绍的一种方法,它由引子,定场诗,坐场
白组成。

所谓自报家门,其实就是角色向观众直接进行自我介绍,既用自己的
口吻进行叙述,又客观的交代角色的情况,以便观众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剧情的
发展。

4.跑圆场:表演动作程式,演员在舞台上所走的路线于圆圆行,周而复始,称
为圆场。

圆场的速度多为由慢到快,因此又称为跑圆场。

二.填空题
1.中国戏曲的三个基本特性:程式性、综合性、虚拟性。

2.赣剧演出中对人物间的对白或独白的总称。

3.戏曲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曲牌体,如尾曲、高腔等;一为板腔体,如京剧、评剧,各类梆子戏等。

4.行当的基本类型:生、老、净、末、丑作为行当的基本类型。

5.老生指生行中的中年或老年形象,以戴胡须(即髯口)为其特点,又根据其不同的表演特点,分为唱功老生、做功老生和靠把老生三类。

三.判断题
1.旦行,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对)
2.彩旦,有时将其归入丑行,主要表演拿下漂亮可爱(滑稽)或温柔(凶蛮)的青年女子,动作和化妆都极尽奇丑。

如《凤还巢》中的程雪艳等。

(错)
3.青衣: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正旦(青衣),南方剧种多称青衣(正旦)。

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错)
4.脸谱中的红色变现忠贞,英明的人物性格,如关羽,姜维。

(对)
5.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云分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的豆腐块。

(对)。

四.简答题
(一)分别列举脸谱的色彩并说明其代表含义。

1.红色:表示忠贞,应用的人物性格,如关羽,姜维。

2.蓝色:表示刚猛,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单雄信。

3.黑色:表示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包拯),尉迟恭。

4.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司马懿。

5.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武天虹,青面虎。

6.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7.紫色:表示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如专谱。

8.金色、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如孙悟空,杨戬。

(二)试谈建国后赣剧的发展。

建国后,于1953年,赣剧进入南昌,并成立了江西省赣剧团。

其后又创办了戏曲学校。

1960年建立了江西省赣剧院(下设三个团),集广、饶两班于一堂,并把流行于都昌、湖口一带的九江青阳腔也划入赣剧范畴。

至1985年,江西
省共有十个赣剧团。

曾先后到武汉、长沙、广州、福州、上海、南京、天津、
北京,以及安徽、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演出。

此外,还于1958年
在弋阳创办了一个专唱高腔的专业剧团。

建国后,在50年代曾出现许多著名
演员,如广信路的花旦潘凤霞、祝月仙,小生童庆·卓福生,正生乐一生,花脸陈犹红,青衣萧桂香,老旦李菊香和饶河路的旦角陈桂英、胡瑞华等。

中青年
演员有小生万良福、萧曼如,正生晏致健,花旦段日丽、熊振淑,青衣熊中彬、高金香,贴旦邹莉莉、童明明,武旦侯爱蓉、陈丽芳,老旦熊丽云,花脸汪炎振,小丑刘安琪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