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的调查报告篇一:对于广场舞的调查报告对于广场舞的调查报告摘要:“社会对广场舞所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我们根据网友的建议和自身的看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那么在真正的生活当中,大部分人对广场舞的看法又是怎样的,人们又为什么喜欢或者讨厌广场舞。
”“通过我们对广场舞的研究,我们对广场舞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理解。
”关键词:广场舞优缺点社会反映调查结果建议正文:一..广场舞定义: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最庞大的系统,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
广场舞在公共场所由群众自发组织,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大妈居多。
广场舞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专属于人民群众的舞蹈,因为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的不同所以广场舞的舞蹈形式也不同。
广场舞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所以又叫现代舞,是现代都市人们健身舞,一般广场舞很多都是结合现代流行因素进行编舞,所以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从广场舞的定义上来看,广场舞应是人民艺术的一种。
在现实的生活中,大多数参与广场舞活动的是老年人。
其本来的目的就是锻炼身体。
不可置疑的是,在广场舞进行的过程当中,大部分的老年人的确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排解了由于儿女忙碌而得不到照顾与关爱的寂寞。
然而在如今,支持广场舞的人有不少,而反对广场舞的人也有很多。
广场舞三个字似乎成了一个矛盾的混合体。
在下面的几则摘要中,就充分的体现了社会对广场舞所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二.群众对于广场舞的看法以及调查现如今在中国掀起的广场舞热,不仅创造了“大妈一族”的崛起,而且也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针对现在的广场舞现象,我们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和表格统计等方式对此做了系统的分析和调查。
1.法国《欧洲时报》呼吁以平常心看待广场舞大妈,不要将她们看作另类群体,把广场舞做为中国社区文化中的一个元素。
接纳、包容并规范广场舞,也是社会的责任。
2.“音乐声吵死了,我孙子前段时间要参加中考,在家吵得都不能学习。
”家住湘银小区一居民的诉苦声引得其周围数人连连点头。
由于小区唯一的小广场四面环楼,广场舞音乐往上飘,易形成回音,为此该广场附近的业主深受其害,一些情绪激动的居民为了阻止跳舞行为,有常在窗口高呼“吵死了”以示愤怒的,也有偷偷剪掉电源线的,甚至在该小区还发生过居民将饮料瓶装满水扔向跳舞人群的事件,所幸没有砸伤人。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对广场舞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那么在真正的生活当中,大部分人对广场舞的看法又是怎样的,人们又为什么喜欢或者讨厌广场舞。
对于广场舞,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为了对此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组对泉城广场中的路人做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一百四十六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一百份。
数据结果如下:三.建议大部分人对广场舞并没有排斥心理,而广场舞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大反响的原因,主要就是其扰民问题难以解决。
此外,场地的乱占,占用公共用地的现象也激起了居民的不满。
对此,我们根据网友的建议和自身的看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在各小区划定广场范围,有关居委会或物业有义务为大妈留出专用的广场舞场地。
2.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小区内音量的大小问题进行严格的规范,防止扰民现象的发生。
3.在社会舆论上为广场舞大妈提供公正而合理的社会环境,并对老人的行为采取尊敬的态度。
诚然,广场舞在为老人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确实在社会生活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通过我们对广场舞的研究,我们对广场舞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理解。
也希望广场舞能够改掉其弊端,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标志。
篇二:社会实践 - 广场舞调查舟山定海区广场健身舞调查报告海洋科学学院姚杨调查时间:XX年7.10— 7.20调查地点:舟山市定海文化广场调查对象:广场健身舞的参与者调查方法:实地考察与资料查询摘要:【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舟山市定海区文化广场健身舞开展情况进行了现状调查与分析。
研究表明广场健身舞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同时可以舒缓情绪、缓解压力、娱乐身心,除了具备健身价值、健心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美学价值。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舟山非遗保护与舟山广场健身舞的发展有机结合。
尝试将舟山渔歌和舟山民间舞蹈与舟山广场健身舞相互融合,在打造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舟山广场健身舞品牌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审美要求和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现代传媒和网络的文化节目吸引了一大批受众,导致人们对民俗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淡化,参与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的热情越来越低。
更为令人不安的是,还有许多人虽然对于我国的文化保护有热情和认同感,但对于民间艺术本身却相当冷漠,他们更喜欢流行音乐和大片。
而一些爱好民间艺术人员却在为谋生计日夜奔波,致使参加民间艺术表演的人员愈来愈少,组织舞蹈队伍愈加困难。
因未能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民间舞蹈的主要活动阵地逐渐缩小。
过去非动用民间歌舞不可的场面不复存在,传统的节日逐步为现代节日所代替,民间歌舞表演在广大农村的展示机会正在减少。
关于广场健身舞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本文中的“广场健身舞”是指以自发性以健身为目的的在广场上开展的健身舞蹈。
广场健身舞历史悠久,早期的广场舞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宗教祭祀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后来逐渐发展到宗教仪式、民间节日、祈祷节庆等等不可缺少的舞蹈表演形式。
现在的广场健身舞主要是以自娱,健身为主要目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音乐题材的丰富性。
2.动作元素的多元性。
3.参与形式的少局限性、广适应性。
广场健身舞具有健身价值。
绝大多数舞曲时长在3至5分钟之间,属于中等耐力有氧运动。
通过定量练习,会大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
广场健身舞具有健心价值。
广场健身舞和其他运动休闲方式一样,可以使人获得一定的感官满足和精神的释放。
参与广场健身舞还能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亲密感,增进思想交流,有效降低心理负荷,增强健康信心。
广场健身舞除了具备健身价值和健心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
广场健身舞对时间要求不高,一般每次锻炼30min左右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与者以提高健康水平、支配空闲时间、扩大社交范围为目的,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大家一起跳”的形式决定了参与者必须组成一种临时的或相对稳定的活动群体。
广场健身舞音乐和舞步的多样性和异域性,体现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美。
一、舟山广场健身舞的调查研究(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广场健身舞的参与者200名,年龄在10--70岁之间。
本研究选取舟山市定海区的不同广场、公园为研究范围。
根据研究需要,选取定海区4个广场健身舞活动点为调查对象,实地走访了6个乡镇街道的6个活动点。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二)研究结果与分析1.广场健身舞参与者的基本情况本研究调查了定海区广场健身舞参与者200余人,其中发放问卷200余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为200份,有效率为100%。
基本情况如下所示。
分析:从年龄上看30一50岁参加广场健身舞锻炼的人数占66%,50一60岁参加广场舞锻炼的人数占24%,60岁以上仅占10%。
由此看出:由于广场健身舞的运动特点,低龄老人更乐于参加。
从文化程度来看,参加广场健身舞的中老年妇女大学或大学以上占17%,高中占22%,初中占42%,其他占13%。
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对健康的认识不同。
文化层次高的老年人对健康相关知识了解较多,对自身健康更为重视,很容易投人到健身舞锻炼中来。
因此,我们在加强广场健身舞推广的同时,也应加强健康知识的宣贯。
2.参加广场健身舞的目的通过调查,参与者锻炼的目的依次分为:健体、运动减肥;调节情绪、消除疲劳、愉悦心情;认识朋友、增进人际交往;还有的是为了消磨时间等。
资料表明,广场健身舞能满足人们健身娱乐、调节心情、重建与人交往的需要。
3.参加广场健身舞的时间安排每周练习次数、每次练习时间(表2、表3)表2、表3显示:大部分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坚持天天练习,每次练习1一1. 5h。
通过调查了解到清晨和晚餐后是参与者普遍选择的锻炼时段。
30一40年龄段的女性锻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化性;41一50岁年龄段的女性由于工作、家务繁忙,只能靠挤时间才能进行广场健身舞锻炼,而且计划性不足;50岁以上女性空闲时间多,生活比较有规律,因此,锻炼时段比较固定。
4.广场健身舞的场地情况从受调查者200人中可见,主要以广场、公园为主。
其中146人利用广场、小区空地,占73%;有54人利用公园,占27% o5.广场健身舞的组织情况广场健身舞的组织类型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由社区组织,锻炼人数占广场健身舞参与者的15%;一类是民间自发的非社区组织,占广场健身舞参与者的75%。
从问卷调查中显示,有65%的广场健身舞练习者认为:由于练习中缺乏有效指导,使得练习带有盲目性,学习效率不高。
因此,建立和完善一个强有力的活动组织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场所,是非常必要的。
6.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心血管、呼吸系统锻炼效果分析从访问研究对象的了解情况来看,属正常的有186人,占其中的93%的人属于健康状态,说明广场健身舞在调节参与者血压,维持心脏正常运转方面有一定功效。
在肺功能方面,参与者的肺活量均稍微大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7.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心理功能结果分析广场健身舞的参与者记忆力明显好于一般同辈人群。
这与在舞蹈活动中,需要记忆大量舞蹈动作,并需要注意肢体的协调配合不无关系。
在放松心理缓解压力方面,参与者由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利于彼此交流的社交圈子,相互间的倾诉变得极为普遍。
二、舟山定海区广场健身舞的发展研究舟山作为中国著名的渔都,海岛人民在长期的生息劳作中创造和积聚了饱含海洋奇特风采的民间艺术。
浓郁的海岛风情,无华的艺术写真,纯朴的思想感情,使它特有的海洋韵味,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民间艺术的弘扬和发展,既需要做好基础性的普及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努力做好提高的工作。
让传统的舟山海洋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的审美情趣相融合,为广大的群众接受喜爱,才能做到真正的传承和发扬。
因此,在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要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迎合大众的口味,成为广大群众都喜闻乐见,积极参与。
尝试结合非遗保护,将舟山锣鼓、舟山渔歌和舟山民间舞蹈与广场健身舞有机结合,在打造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舟山广场健身舞品牌方面进行发展探索。
1.着力于创作推动:在这些形式多样的舟山海洋民间艺术中,舟山锣鼓、舟山渔民号子和跳蚤舞作为舟山民间音乐舞蹈的翘楚,极具个性、独树一帜。
将舟山锣鼓、舟山渔民号子、跳蚤舞等舟山传统的民间音乐舞蹈与广场健身舞这一形式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出一批具有浓郁舟山海洋特色的广场健身舞作品。